零組件雜誌以「全球中文文化性」為編輯觀點,來報導相關電子零組件之設計應用、生產製造與行銷通路,是一份提供電子零組件完整解決方案的產業知識媒體。

CTimes零組件

追蹤
零組件雜誌以「全球中文文化性」為編輯觀點,來報導相關電子零組件之設計應用、生產製造與行銷通路,是一份提供電子零組件完整解決方案的產業知識媒體。
59篇文章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圖一 : 思渤科技CAE 資深技術副理陳冠忠

CPO引領高速運算新時代 從設計到測試打造電光融合關鍵實力

光電整合將涉及半導體、光學、封裝、系統架構四大領域的深度協作。隨著AI運算需求增加。模型日益複雜、算力需求呈指數級增長,傳統傳輸技術正遭遇頻寬、功耗與距離的物理極限挑戰。光電整合憑藉高頻寬、低延遲與高效率,成為突破傳輸瓶頸的創新核心解方。

86 雜誌

5G RedCap為物聯網注入新動能

5G RedCap的出現不僅填補了高階5G與低速物聯網技術間的空白,更為中速率、低功耗、高密度的IoT應用提供了標準化升級路徑。隨著網路架構逐步成熟與裝置成本降低,RedCap有望成為5G時代推動「萬物聯網」的關鍵技術。

90 雜誌
圖一 : 處於防護殼體中的量子電腦系統

QPU啟動量子時代 運算核心引爆科技新賽局

隨著人工智慧、製藥、金融模型、密碼學等高強度運算應用的快速崛起,傳統電腦已逐漸逼近效能極限。在此關鍵轉折點上,量子運算被視為突破瓶頸的關鍵技術,而其中扮演「心臟角色」的量子處理單元(QPU)正成為各國與科技企業加速布局的核心關鍵。

71 雜誌
圖一 : IBM Quantum Starling大規模容錯量子電腦,將於202...

量子電腦與量子通訊的應用

在21世紀的科技浪潮中,量子計算與量子通訊已成為引領下一次技術革命的關鍵領域。這些前瞻性技術不僅挑戰了傳統計算與通訊的極限,更為解決人類社會面臨的複雜問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潛力。

91 雜誌
圖一 : 量子位元運作的虛擬圖示

量子位元的應用原理與發展

在還沒有量子位元的概念之前,很早就有量子電腦發展的其它模式或雛形。1981年Richard Feynman提出經典電腦難以模擬量子系統的行為,因為量子態是指數級增長的。他認為要模擬自然界的量子現象,需要用量子規則來建造電腦,雖然他沒有提出 qubit,但這個想法是量子電腦理論的根基。

51 雜誌
圖一 : C-V2X應用對通信的可靠性和延遲要求極高。

驅動智慧交通的關鍵引擎 解析C-V2X發展挑戰

智慧交通系統快速發展,使得車聯網技術(Vehicle-to-Everything;V2X)也成為實現自動駕駛和智慧城市的重要基石。其中,基於蜂巢式網路的車聯網技術(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C-V2X)因其高可靠性、低延遲和廣泛的覆蓋範圍,逐漸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110 雜誌
AI應用正從雲端逐漸向邊緣和終端設備擴展。 路透社

微控制器的AI進化:從邊緣運算到智能化的實現

AI應用正從雲端逐漸向邊緣和終端設備擴展。微控制器(MCU)作為嵌入式系統的核心,正在經歷一場由AI驅動的技術變革。傳統的MCU主要用於控制和管理硬體設備,但在AI時代,MCU不僅需要滿足傳統應用的需求,還需具備處理AI任務的能力。

142 雜誌
圖一 : MEMS 技術使感測器尺寸更小、功耗更低、並實現更高的精度和靈敏度。

感測元件的技術與應用

近年來,隨著物聯網 (IoT) 和人工智慧 (AI) 的快速發展,環境感知元件作為數據採集的核心,其技術突破和應用也日新月異。環境感知元件,例如感測器和傳感器,能夠感知周圍環境的物理量,如溫度、濕度、壓力、光線、聲音等,並將其轉換為電信號,為智慧系統提供關鍵數據。 本文將深入探討環境感知元件最新的技術突破,包括製程技術、整合技術以及與 AI 的結合,並分析其在智慧交通、環境監測和工業自動化等領域的應用案例,同時探討產業應用所面臨的挑戰。

89 雜誌
從自動駕駛汽車到智慧家居,從工業機器人到無人機,越來越多的應用需要機器能夠感知和...

感測 無所不在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類與機器之間的互動方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從自動駕駛汽車到智慧家居,從工業機器人到無人機,越來越多的應用需要機器能夠感知和理解周圍的環境。而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便是環境感知技術及其核心零組件。

56 雜誌
示意圖/ingimage

突破速度與連接極限 Wi-Fi 7開啟無線網路新篇章

Wi-Fi 7標準是基於802.11be的技術規範,強調極低延遲與更高吞吐量,目標是支援高達46 Gbps的峰值速率。其多頻聚合特性可支援2.4 GHz、5 GHz 和 6 GHz頻段,允許在多頻段中同時傳輸,提升頻寬利用效率。而頻寬提升至320 MHz,是Wi-Fi 6最大頻寬的兩倍,提供更高的傳輸速率。

73 雜誌
AI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從邊緣推理到異構運算 看AI的全方位進化

2025年,AI市場將持續高速發展,涵蓋從生成式AI、邊緣AI到工業自動化等多元應用領域。隨著運算需求的增加,邊緣運算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企業對低延遲、高效率的解決方案需求持續攀升,促使AI技術向終端設備深入滲透。

161 雜誌
圖/路透

電動車、5G、新能源:寬能隙元件大顯身手

隨著運算需求不斷地提高,新興能源也同步崛起,傳統矽基半導體材料逐漸逼近其物理極限,而寬能隙半導體材料以其優越的性能,漸漸走入主流的電子系統設計之中。它以更高的擊穿電壓、更快的開關速度、更高的工作溫度,讓寬能隙半導體材料在 電動車、5G 通訊、再生能源等領域,展現出巨大的應用潛力,也為半導體產業帶來了一場全新的技術變革。

108 雜誌
圖一 : 英飛凌開發的300mm氮化鎵功率半導體技術

高功率元件的創新封裝與熱管理技術

隨著電子產品性能需求的快速提升,高功率元件在各種應用中的使用日益廣泛,涵蓋電動車、5G基地台、高效能計算(HPC)以及再生能源系統等領域。這些元件需要處理大量的電能並在高密度的工作環境中運行,這對於封裝技術和熱管理解決方案產生了更高的需求。

73 雜誌
圖一 : SiC MOSFET的晶圓(安森美半導體提供)

高功率元件加速驅動電氣化未來:產業趨勢與挑戰

全球正朝向碳中和目標邁進,各大產業也積極推動電氣化轉型,而高功率元件作為這一進程的核心技術,正在快速變革能源管理與應用的生態系統。從可再生能源發電到電動車(EV)與智慧電網,高功率元件的技術突破不僅加速了電氣化的進程,也帶來了全新的產業挑戰。

188 雜誌
圖一 : 副總編輯 籃貫銘

CTIMES編輯群解析2025趨勢

每年的一月,CTIMES編輯群們針對自身所關注的領域,提出各自對於科技產業的觀察心得與看法。今年AI應用在各產業所發揮的影響力更甚於以往,為產業增添許多的新變數,並持續為產業造就出更多的樣貌。

48 雜誌
圖一 : PCIe能滿足高效能數據傳輸應用。

驅動高速時代核心技術 PCIe邁向高速智慧新未來

PCIe(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是現代電腦和設備之間較為關鍵的設備連接技術。從提供高速數據傳輸到支持新代虛擬化應用,PCIe已成為十分重要的基礎技術。在過去幾年中,隨著設備需求的擴大,PCIe也一直是高速數位訊號的指標性技術。

49 雜誌
示意圖/ingimage

半鑲嵌金屬化:後段製程的轉折點?

半鑲嵌金屬化:後段製程的轉折點?

103 雜誌
圖一:臺師大跨域科技產業創新研究學院講座教授、現任職江陵集團創能中心執行長黃秉鈞...

「冷融合」技術:無污染核能的新希望?

近年來,全球各地面臨能源轉型的重要議題,台灣也不例外。在再生能源技術發展的同時,核能的存廢與應用再度成為討論焦點。本次的「東西講座」特別邀請臺師大跨域科技產業創新研究學院講座教授、現任職江陵集團創能中心執行長黃秉鈞博士,以「冷融合—無污染的核能技術」為題,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冷融合技術的發展歷程、現況和未來展望,並分享他投入冷融合研究的歷程與最新突破。

136 雜誌
示意圖/ingimage

以模擬工具提高氫生產燃料電池使用率

能源產業正在尋找更具永續性的新型燃料來源,而氫作為化石燃料的潔淨替代方案,具有巨大的潛力。要實現這樣的潛力,追求氫能應用的組織必須開發能安全有效地擴大氫生產、配送和使用率的製程和基礎設施。

94 雜誌
衛星示意圖。圖/Ingimage

VSAT提高衛星通訊靈活性 驅動全球化連接與數位轉型

VSAT(Very Small Aperture Terminal)衛星通訊技術,透過小型衛星天線實現雙向數據傳輸,已成為當前解決偏遠地區網路覆蓋、提升連接性能的重要工具。

146 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