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畫刊》為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出版的市政刊物,以圖文並茂的內容傳達臺北市的市政資訊、生活型態及與市民習習相關的實用資訊,為中、外人士認識臺北生活的代表性刊物。近年來《臺北畫刊》設計風格朝向年輕、活潑、健康走向,內容方面除了生活資訊外,並以生活休閒及觀光旅遊議題為主,更符合現代人的需求。

臺北畫刊

追蹤
《臺北畫刊》為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出版的市政刊物,以圖文並茂的內容傳達臺北市的市政資訊、生活型態及與市民習習相關的實用資訊,為中、外人士認識臺北生活的代表性刊物。近年來《臺北畫刊》設計風格朝向年輕、活潑、健康走向,內容方面除了生活資訊外,並以生活休閒及觀光旅遊議題為主,更符合現代人的需求。
54篇文章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四把椅子劇團的《太陽》以史詩場面描繪文明演化與權力,入圍最佳戲劇獎。 (攝影/黃...

臺北戲劇獎首登場 點亮劇場榮耀時刻

從黑盒子般的實驗小劇場,到大型劇院的華麗舞台,無數劇場人以其才華、熱情及對夢想的追尋,在台北寫下獨特的文化風景。2024年創立的「臺北戲劇獎」,以台灣劇場活動最活躍的台北為舞台,打造屬於劇場人的榮耀時刻,也為台灣劇場產業開啟新篇章。

119 雜誌
「迷上甜點-可麗露de秘密基地」的「伯爵茶可麗露」為融合英倫茶香與法式甜點的佳作...

市場裡的午茶時光 用味蕾體驗城市文化

走進台北的傳統市場,如同走進一座展示在地生活的城市博物館。這些市場不僅承載著鄰里間的集體記憶,隨著創意職人的加入,更展現耳目一新的風貌,「2025臺北傳統市場節」便以「點心運動會」為主題,吸引市場職人一展身手,等著老饕們前來一探究竟。

260 雜誌
南港公園的環湖步道是旅客遊憩與賞景的絕佳去處。 (攝影/楊弘熙) 

雲水之間的南港風景 探尋城市水文記憶

南港曾為埤塘錯落之地,隨著都市發展與產業轉型,昔日的水文地景已轉化為公園綠地與民眾日常的休憩場域。捷運昆陽及南港站正坐落於這片水系縱橫之地,夏日時節不妨沿著水畔散步、賞景,感受自然與都市共生的節奏,展開一場輕快的夏日漫遊。

284 雜誌
棲息於潮溼溪溝的藍色斯文豪氏赤蛙僅分布於陽明山一帶。 (攝影/蘇立坤)

生態夜觀 城市夜間自然探尋

夜幕降臨,城市看似歸於沉靜,但有許多野生動物此時才開始活躍起來,蛙類在葉影間鳴叫求偶、貓頭鷹高踞枝頭尋覓獵物,都讓靜謐的夜晚充滿生機。在生氣蓬勃的夏夜,不妨走進台北的夜觀勝地,探索這座城市充滿生命力的樣貌。

126 雜誌
圓覺寺步道沿途鬱綠森林與潺潺溪流相伴,讓人身心沉靜放鬆。 (攝影/蔡耀徵)

風格山旅 都會山系生活節奏

會與自然相依的台北,群山環繞、交通便利,讓生活其中的人們,在市區就能望見稜線起伏的山巒,更可在半小時內置身山林。YouTuber「柯式野生活」柯柯與喜愛自然的作家陳德政從切換台北都會與山林間的日常生活場景談起,分享城市山系生活風格,以及適合夏日的親山旅行路線。

767 雜誌
大佳河濱公園夏季開放的兒童戲水區讓孩子們可以盡情玩水。 (攝影/王均峰)

水岸輕旅 愜意出走悠閒迎夏

台北近在咫尺的水岸,是夏日放鬆、納涼的絕佳去處,豔陽下戲水嬉沙的孩子、草坡上野餐的小家庭及星夜煙火下的浪漫旅人,紛紛展現夏日水岸旅行的不同姿態。今夏不妨放慢腳步,在水畔感受台北悠然的城市節奏。

43 雜誌
廣慈博愛園區配合周邊地理環境規畫,園區內的綠帶可延伸至四獸山。 (圖/蕭力仁建築...

設計驅動美好未來 以人本思考提出城市解方

台北市近年透過諸多城市空間改造,創造出融合自然與人文的宜居環境,無論 是社會住宅、捷運綠廊或社區公園,以人的需求為核心、尊重在地文化,並將 周遭環境納入考量的設計,正一點一滴改變台北的樣貌。

476 雜誌
用關渡平原所產稻米做成的米食點心,延續了北投百年來的蓬萊米歷史。 (圖/八仙六代...

嘗一口北投滋味 徜徉草山好食光

北投涵蓋關渡平原及大屯火山群,多元地形與其氣候特性,加上富含養分的土壤、穩定且潔淨的灌溉水源,使這片土地成為台北重要的農業產地。北投歐式麵包店創辦人陳心絨長期與北投小農合作,將在地農產融入各式風味麵包,她也樂於與每位到訪者分享北投的山田滋味,引領人們認識這片風土的故事。

221 雜誌
士林官邸正館與周邊盎然綠意構成秀麗景致,適合夏日走訪。 (圖/台北市觀光傳播局)

士林多元文化風采 穿梭古今交會的城市風景

隨著2025雙北世壯運到來,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齊聚台北,除了參與賽事,也能順道遊歷台北城市風光。捷運士林、劍潭站串聯多處台北代表性景點,從藝術殿堂到特色夜市,都能讓旅人深刻感受台北的魅力。

2559 雜誌
104歲的林友茂保有規律運動習慣,體現世壯運的終身運動精神。 (攝影/賴智揚)

熱血追夢身影 力挺全民運動盛事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吸引2萬5,000多名運動愛好者齊聚一堂,不僅有許多來自不同領域的代表,台北市政府也組隊出征,以實際行動力挺這場體育盛會,各路好手將以世壯運為舞台,展開追逐夢想的競技之旅。

180 雜誌
2025雙北世壯運開、閉幕典禮將分別於台北大巨蛋與新北市美術館舉行。 (攝影/王...

開閉幕嘉年華 展演台灣繽紛文化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不僅是一場體育盛會,更是一場文化交流盛宴。率先登場的遊行踩街及分別於台北大巨蛋與新北市美術館舉行的開、閉幕式,將透過觸動人心的音樂、舞蹈、藝術裝置與數位科技,展現雙北與台灣精彩多元的面貌。

199 雜誌
(攝影/王漢順)

跟世界拚一場 壯年盛會台北登場

2025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將於5月17至30日在雙北等6縣市、61個場館舉行,是世界壯年運動會自1985年舉辦以來,首度在亞洲舉行,來自全球的選手將踏上台灣的土地,以其熱血魅力引動全民運動熱潮,並共同見證這場精彩絕倫的盛事。

234 雜誌
「臺灣文學基地」善用歷史建築空間,策畫文學主題展覽。 (攝影/鄒保祥)

台北休日藝文時光 發掘街區文化風景

台北市有豐富多元的藝文景點,無論是活化再造的歷史建築,或是隱身街角的特色書店、風格咖啡館,處處散發濃厚的文化氣息。假日不妨放下手機、遠離社群,跟著插畫家WHOSMiNG來場休日藝文之旅,細細品味台北的文化特色。

82 雜誌
「塔吉摩洛哥料理」的燉羊膝陶鍋料理香氣四溢且軟嫩入味。 (攝影/李智為)

尋味穆斯林美食 歡慶開齋時刻

作為多元文化融合之都,台北致力於打造友善穆斯林的環境,不僅多年來持續舉辦開齋節歡慶活動,更積極推廣穆斯林友善餐廳,讓穆斯林族群在台北也能安心享用美食,並讓民眾從更多元的面向認識穆斯林文化。

108 雜誌
「王大閎建築劇場」運用中式建築元素,於臥室加入月洞窗設計,展現傳統與現代交織的風...

通往圓山的時光列車 循著城市軌跡旅行

沿著捷運圓山站周邊漫遊,有如穿梭於不同時空,無論是融合人文美學的現代建築、重獲新生的日式房舍或承載百年信仰的廟宇,都是城市發展的見證,更訴說傳統與當代交織的故事,每個角落都蘊含台北獨特的記憶,等待旅人細細探索。

737 雜誌
西門町美國街是韓國男團MV取景之處,成為粉絲的追星景點。 (攝影/林煒凱)

偶像同款旅行 台北追星迷指南

近年不少韓國綜藝節目及偶像MV在台北取材,許多明星來台工作之餘也會順道探訪台北美食與景點,在應援文化盛行的當下,粉絲們紛紛跟隨偶像的腳步造訪城市景點,串聯起台北的魅力星圖。

202 雜誌
韓國男團M.O.N.T在台北舉行演唱會期間,特地前往「客廳咖啡」與粉絲見面。 (...

追星文化探索 粉絲應援新場景

隨著韓國的「應援文化」傳入台灣,台北也開始出現有別以往的追星場景。為偶像應援的燈箱廣告、看板、多媒體宣傳車及生日咖啡廳活動,成為街頭風景,這股影響力更帶動跨國文化交流,為台北帶來另一番活力。

265 雜誌
2024年12月舉行的周杰倫台北大巨蛋演唱會,為台北的演唱會經濟熱潮揭開序幕。 ...

粉絲經濟潮流 城市追星嘉年華

知名歌手舉辦演唱會,總吸引成千上萬粉絲到場支持,甚至不惜成本跨國追星,也帶動起演唱會經濟。在台北大巨蛋啟用後,台北多了一處舉辦大型演唱會的場地,從去年的天王周杰倫、天后張惠妹,到今年的韓國歌手泰妍、「上帝美聲」安德烈・波伽利將在大巨蛋接力開唱,揭示台北迎來追星經濟的黃金年代。

150 雜誌
「台北茶花展」結合茶花與畫展,為賞花盛會增添風雅情致。(資料照) (資料照)

春遊台北繁花盛宴

台北擁有豐富多樣的美景,每年春天,台北便成為一座花城,不妨趁著花季遊賞城市中的花海,無論是野餐踏靑,還是拍下絕美打卡照,都讓人不虛此行。

82 雜誌
「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展呈現台灣膠彩畫繽紛多元的樣貌。 (圖/臺北市立...

臺灣膠彩百年尋道 看見紛繁的時代色彩

膠彩畫於日本時代隨日籍畫家傳入臺灣,歷經百年發展,轉變為今日多元繽紛的樣貌。臺北市立美術館「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特展,展出橫跨日本時代至今的146件作品,其中不乏以台北地景為題材的畫作,讓人從中看見台北的變遷。

69 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