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快訊/教宗方濟各辭世 享壽88歲

藍營北檢集會 檢警將傳喚「首謀」朱立倫?傳最快今完成通知

《臺北畫刊》為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出版的市政刊物,以圖文並茂的內容傳達臺北市的市政資訊、生活型態及與市民習習相關的實用資訊,為中、外人士認識臺北生活的代表性刊物。近年來《臺北畫刊》設計風格朝向年輕、活潑、健康走向,內容方面除了生活資訊外,並以生活休閒及觀光旅遊議題為主,更符合現代人的需求。

臺北畫刊

追蹤
《臺北畫刊》為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出版的市政刊物,以圖文並茂的內容傳達臺北市的市政資訊、生活型態及與市民習習相關的實用資訊,為中、外人士認識臺北生活的代表性刊物。近年來《臺北畫刊》設計風格朝向年輕、活潑、健康走向,內容方面除了生活資訊外,並以生活休閒及觀光旅遊議題為主,更符合現代人的需求。
67篇文章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臺灣文學基地」善用歷史建築空間,策畫文學主題展覽。 (攝影/鄒保祥)

台北休日藝文時光 發掘街區文化風景

台北市有豐富多元的藝文景點,無論是活化再造的歷史建築,或是隱身街角的特色書店、風格咖啡館,處處散發濃厚的文化氣息。假日不妨放下手機、遠離社群,跟著插畫家WHOSMiNG來場休日藝文之旅,細細品味台北的文化特色。

70 雜誌
「塔吉摩洛哥料理」的燉羊膝陶鍋料理香氣四溢且軟嫩入味。 (攝影/李智為)

尋味穆斯林美食 歡慶開齋時刻

作為多元文化融合之都,台北致力於打造友善穆斯林的環境,不僅多年來持續舉辦開齋節歡慶活動,更積極推廣穆斯林友善餐廳,讓穆斯林族群在台北也能安心享用美食,並讓民眾從更多元的面向認識穆斯林文化。

96 雜誌
「王大閎建築劇場」運用中式建築元素,於臥室加入月洞窗設計,展現傳統與現代交織的風...

通往圓山的時光列車 循著城市軌跡旅行

沿著捷運圓山站周邊漫遊,有如穿梭於不同時空,無論是融合人文美學的現代建築、重獲新生的日式房舍或承載百年信仰的廟宇,都是城市發展的見證,更訴說傳統與當代交織的故事,每個角落都蘊含台北獨特的記憶,等待旅人細細探索。

729 雜誌
西門町美國街是韓國男團MV取景之處,成為粉絲的追星景點。 (攝影/林煒凱)

偶像同款旅行 台北追星迷指南

近年不少韓國綜藝節目及偶像MV在台北取材,許多明星來台工作之餘也會順道探訪台北美食與景點,在應援文化盛行的當下,粉絲們紛紛跟隨偶像的腳步造訪城市景點,串聯起台北的魅力星圖。

114 雜誌
韓國男團M.O.N.T在台北舉行演唱會期間,特地前往「客廳咖啡」與粉絲見面。 (...

追星文化探索 粉絲應援新場景

隨著韓國的「應援文化」傳入台灣,台北也開始出現有別以往的追星場景。為偶像應援的燈箱廣告、看板、多媒體宣傳車及生日咖啡廳活動,成為街頭風景,這股影響力更帶動跨國文化交流,為台北帶來另一番活力。

76 雜誌
2024年12月舉行的周杰倫台北大巨蛋演唱會,為台北的演唱會經濟熱潮揭開序幕。 ...

粉絲經濟潮流 城市追星嘉年華

知名歌手舉辦演唱會,總吸引成千上萬粉絲到場支持,甚至不惜成本跨國追星,也帶動起演唱會經濟。在台北大巨蛋啟用後,台北多了一處舉辦大型演唱會的場地,從去年的天王周杰倫、天后張惠妹,到今年的韓國歌手泰妍、「上帝美聲」安德烈・波伽利將在大巨蛋接力開唱,揭示台北迎來追星經濟的黃金年代。

113 雜誌
「台北茶花展」結合茶花與畫展,為賞花盛會增添風雅情致。(資料照) (資料照)

春遊台北繁花盛宴

台北擁有豐富多樣的美景,每年春天,台北便成為一座花城,不妨趁著花季遊賞城市中的花海,無論是野餐踏靑,還是拍下絕美打卡照,都讓人不虛此行。

78 雜誌
「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展呈現台灣膠彩畫繽紛多元的樣貌。 (圖/臺北市立...

臺灣膠彩百年尋道 看見紛繁的時代色彩

膠彩畫於日本時代隨日籍畫家傳入臺灣,歷經百年發展,轉變為今日多元繽紛的樣貌。臺北市立美術館「喧囂的孤獨:臺灣膠彩百年尋道」特展,展出橫跨日本時代至今的146件作品,其中不乏以台北地景為題材的畫作,讓人從中看見台北的變遷。

65 雜誌
「珠記大橋頭油飯」的油飯鋪上半熟荷包蛋,再配一碗魚丸湯,是老饕最愛的經典組合。 ...

大稻埕百年滋味 打開台式小吃時光膠囊

大稻埕於19世紀末因港口貿易興起,成為經貿與文化薈萃之地,也形塑了當地獨特的飲食文化。儘管歷經時代變遷,這片舊城區仍以豐富的小吃,保留百年來的生活樣貌。農曆年節將近,讓我們走進大稻埕,尋訪記憶中的老滋味。

160 雜誌
「2024街事美術館:城中轉身術」以藝術作品呈現台北今昔變遷。 (圖/臺北市立美...

城中文藝光影 探索台北城記憶

「2025台北燈節」2月將於捷運西門站、中華路一段與台北市中山堂一帶登場,漫步於此,除可觀賞特色花燈,還能欣賞不同時代的建築與精彩的藝文展演,也可遊逛各具特色的產業聚落,感受新舊交織的風情。

47 雜誌
參與台北馬拉松的選手沿著街道體驗台北城市風光。 (圖/中華民國路跑協會)

運動輕旅 體驗城市精彩風光

無論是邁開步伐跑越街道、騎乘自行車瀏覽水岸風光,或是攀登山岳挑戰自我,在旅行的過程中,規畫參與體育活動或觀賞運動賽事,不但可挑戰自我,更能為旅程增添豐富體驗。

43 雜誌
台北市建置優質的運動場地,讓每個人都能享受運動帶來的健康活力與樂趣。 (攝影/台...

動感生活 共享全民運動熱潮

在台北,運動已是生活的一部分。從幼兒到長者,無論專業運動員或一般民眾,都能找到適合的運動方式與場所,感受運動帶來的健康、朝氣與歡樂,這股運動風氣也讓台北成為全民參與的運動城市。

44 雜誌
「昭和浪漫洗濯屋」保留洗衣店的老招牌,並將懷舊物件陳列在店門口,營造復古氛圍。 ...

老屋新生延續美好 串聯不同世代情感記憶

一幢幢充滿時間感的老房子,是城市中常見的風景,記錄著這座城市的文化與生活記憶,同時也連結過去、現在及未來。在老房子眾多的台北,老屋新生不僅讓老建築有了新生命,也延續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與故事。

108 雜誌
「盈科」選用日本與台灣的當季生魚,搭配發酵牛番茄醬汁、紫蘇油,突破生魚片的傳統吃...

米其林指南新進榜 跨文化美食盛宴

今年8月,《台灣米其林指南》公布最新星級餐廳及必比登推介名單,吸引眾多美食愛好者與專業人士關注。今年入選的餐廳再次展現台灣餐飲業的多元文化與高成熟度,其中台北新上榜的餐廳涵蓋精緻餐飲與常民小吃,各具特色的料理共同描繪出創新的飲食樣貌,勾勒出這座美食之都的獨特魅力。

48 雜誌
前身為大學宿舍的「青田七六」保有日式建築風華,如城市巷弄裡的祕境。 (圖/鄒保祥...

東門慢時光巡禮 台北悠活散策

走出捷運東門站,沿著永康街、青田街、金山南路及金華街而行,除了品嘗美食、走逛特色小店,還可深入蜿蜒巷弄,欣賞日式建築及庭院綠樹,在幽靜閒適的氣氛中,探索屬於台北的人文記憶。

275 雜誌
丹鳳山風景優美且多為原始野徑,是江晏慶十分推薦的台北郊山越野跑路線。 (攝影/李...

越野山林 釋放冒險靈魂

台北山區環境多變,短短的一段越野跑路線可能穿越鬱閉的森林、遼闊的稜線,踩踏石階、土徑、岩塊,甚至涉水過溪,或跨越倒木及腐葉層疊的泥濘。跑者在動作轉換間不斷調適身體、靈活應對環境變化,從中釋放壓力,享受在這座「野城市」奔跑的樂趣。

37 雜誌
台北101煙火秀為台北的跨年夜增添絢爛奪目的光彩,使整座城市格外熱鬧璀璨。 (圖...

不羈之夜 暢遊魔力夜都

英國文化媒體《Time Out》於今年發布「全球最佳夜生活城市」排行榜,台北名列亞洲第二、全球第十二。台北的夜生活魅力在於其多元、豐富的面貌與活動,兼容休閒、娛樂、文化與藝術等各種型態,即便到了夜間,也能延續白晝的精彩,展現其充滿自由、野性的特質。

144 雜誌
鄭子靖(左)分享西門町的街頭文化,展現台灣最具特色的塗鴉風采。 (圖/台灣多元藝...

狂野街頭 翻玩繽紛派對

街頭舞者隨著音樂即興旋轉、翻跳,整條街道彷彿隨之舞動;騰空飛躍的滑板與極限單車,以破框而出的爆發力撼動街頭;塗鴉藝術則野生不馴地蔓延牆身,為城市刷上大膽色彩。台北的街頭不僅是次文化的遊樂場,更是讓人盡情表達自我的舞台,展露這座城市最恣意奔放、也最具熱情活力的一面。

36 雜誌
郭怡美書店空間前身為大稻埕當地的商行。 (攝影/李智為)

新世代書店報到 不一樣的城市閱讀風景

近年台北出現不一樣的閱讀風景,著重主題選書,並以此延伸出講座、展覽、音樂祭、新媒體或文史導覽的複合式書店,不但形塑自身獨特風格,也以多元經營方式,打開大眾對閱讀的想像。

4173 雜誌
「小王煮瓜」的滷肉飯及清湯瓜仔肉是艋舺在地美味。 (攝影/陳俊銘)

萬華常民小吃指南 巷仔內的老滋味

艋舺曾是清代台灣三市街之一,也是台北最早開發的地點。1920年此處更名為萬華,從此「萬年均能繁華」的祈願與地方居民共存共生,百年來各種常民小吃也沿著信仰中心艋舺龍山寺周邊匯聚、發展,成為品味萬華歷史風情與飲食文化的最佳媒介。

134 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