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黃國昌表態選新北市長 李四川首發聲「願為國家做事是好事」

午後有雨濕答答!5縣市大雨特報 雨彈一路炸到晚上

雙普會一對一很危險?外媒:無專業外交官在側 川普恐任由普亭宰割

《豐年》創刊於民國40年,是第一份深入農村的重要刊物,為國內農業產銷技術權威刊物。時至今日,依然伴隨農友,遵循「農民之友,生產之道」,期望與農友們一同努力,開創台灣農業新風貌。

豐年

追蹤
《豐年》創刊於民國40年,是第一份深入農村的重要刊物,為國內農業產銷技術權威刊物。時至今日,依然伴隨農友,遵循「農民之友,生產之道」,期望與農友們一同努力,開創台灣農業新風貌。
7篇文章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林篤毅是十大神農獎得主,目前臺灣有七成的臺灣鯛魚苗出自他經營的繁殖場。

高鉦打造臺灣鯛種苗王國 年供苗億尾 市占全臺七成

「高鉦臺灣鯛繁殖場」繁殖出的魚苗,在臺灣市占率超過七成。之所以會有這麼高的市占率,除了優異的育苗技術外,以科學化管理、智慧設施,精準把關的規格化產品與精準出貨量,是商譽與口碑的關鍵。有了好的魚苗,才有好的成魚;在極端氣候肆虐的今天,高品質魚苗帶來的高抗病、高環境抗壓,更是臺灣鯛產業鏈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源頭。

10 雜誌
莫三比克口孵非鯽(Oreochromis mossambicus) (攝影╱趙士...

是吳郭魚還是臺灣鯛?

臺灣引進品系 在物資缺乏的年代,吳郭魚是一種很方便取得的動物性蛋白質來源。繁殖力強,容易飼養是吳郭魚的特色。但為了養殖、食用、商業需求,水產試驗所在臺灣歷史上曾引進多種吳郭魚,嘗試配種繁殖出更好的吳郭魚。

7 雜誌
口湖漁類生產合作社總經理王益豐說,合作社專以1公斤以上規格臺灣鯛加工魚片外銷,以...

契約養殖穩供貨 口湖臺灣鯛魚片銷美勤 取得國際驗證符世界趨勢 智能養殖抗全球暖化

國產臺灣鯛有四成做外銷,「口湖漁類生產合作社」改變傳統向魚販收魚模式,直接與漁民契約養殖,穩定外銷供貨規格與品質;不僅水產養殖、加工取得多項國際認驗證,合作社更因應國際淨零趨勢,率先為自家魚片碳盤查,把握產品每個可能銷售的機會。全球水產養殖面臨升溫挑戰,口湖合作社更獨家研發智能養殖技術,要讓這尾臺灣鯛繼續游下去。

2 雜誌
郭紘瑜原本是工程師,30歲後回鄉承接家裡的養殖事業。

憑養殖實力單身 漁男養好臺灣鯛 工程師轉職 不懼日虧百萬元

原本是工程師的郭紘瑜,30歲後回到家鄉當漁二代。雖然情場失意,但他把養殖臺灣鯛事業打理得有聲有色,每個環節皆是他的獨門心法。雖然外銷漁市仍有讓人洩氣的地方,但他仍看好其他國家對臺灣鯛的需求。原因無它,就因為他全心投入在這個產業,最知道臺灣鯛的品質有多好。

1 雜誌
漁青王偉珉接班後,順一漁場擴大企業化經營,養殖規模已增加近1倍多。

順一漁場養殖70甲、產量全臺第一 總統也讚聲 第三代王偉珉接班 企業化經營首重養殖計畫

從臺南西港起家的順一漁場,6年前第三代漁青王偉珉接手家族事業,發揮管理專長,將傳統魚塭蛻變企業化養殖,採以承租方式養殖範圍分布北臺南7個行政區,產品包含各式規格吳郭魚,中間育成的魚苗、能裝進便當盒的菜魚,到1臺斤以上內外銷規格的成魚,自然也包括符合嚴格「臺灣鯛」標準的產品,占有國內產量一定的比重。

1 雜誌

毋免驚 臺灣鯛好吃國際攏知影 搶攻市場時機近 漁民業者須齊心

臺灣曾是第一個把吳郭魚賣到美國的國家,但後來被中國、東南亞等地生產的低價魚瓜分了市場。為了做出市場區隔,臺灣將國產吳郭魚取名為「臺灣鯛」,經過20多年時間,臺灣鯛深受在美華人喜愛。就好像紐西蘭奇異果一樣,臺灣鯛在國際上,也代表著產銷過程經過嚴格把關的最高品質吳郭魚。

1 雜誌
臺灣鯛產業發展數十年,平民美味背後是持續不斷的引種、育種與養殖技術演進。 (攝影...

從吳郭魚到臺灣鯛 源於非洲的臺灣之光

臺灣鯛是臺灣重要的水產,牠的另一個名稱吳郭魚,背後跟隨一段傳奇故事:臺籍日本兵吳振輝、郭啟彰將魚苗從新加坡帶回臺灣,順利繁殖成功並獲推廣,「吳郭魚」之名就是為了紀念他們。這段故事並非吳郭魚身世的結局,後續各試驗單位持續引進其他品種,嘗試選育肉質更佳、產量更大的吳郭魚,近年更以臺灣鯛之名行銷海內外。讓我們一起認識這條大家再熟悉不過的魚!

1 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