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非對付在野好辦法」 陳水扁曝大罷免若成功最後悔的人是他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不只是環境貢獻 農業ESG的社會面實踐 彈性、多元切合企業需求 婦女小農皆受益
永續發展箭在弦上,ESG的全球浪潮也迅速席捲臺灣。隨永續報告書的法規正當性與市場價值提升,農業的ESG定位與機會也備受關注。就農業永續性而言,環境面(E)最為直覺,諸如維護生物多樣性、碳匯功能,過往對於社會面(S)的探討較少,本文特別著重於蘆葦女力、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的行動,透過組織成員的經驗與心得,探討農業的ESG價值如何在企業需求與政策引導下,更加被凸顯。
TNFD自然相關財務揭露 引企業投入生物多樣性 農業永續新顯學 資誠永續:不只減碳還要利於生態
企業投入ESG,過去熱愛種樹造林以抵消碳排放,近年有企業重視生物多樣性,投入物種保育等行動。中國信託於澎湖復育海草床,華碩電腦參與改善臺中大雪山國有林的棲地,守護穿山甲。「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框架風行,只要讓企業了解生態退化情形、農業ESG機會在哪,企業就有能力推臺灣永續一把。 國內最早導入TNFD揭露框架的資誠永續發展服務公司,剖析引入TNFD的必要性,提供選擇ESG行動的建議,以及掌握三大原則避免「漂綠」議題。
無印良品開拓臺灣農業 「ESG就是我們的DNA」 良品市場實踐在地化展現永續行動豐碩果實
在臺灣擁有68家門市的知名日本零售通路品牌「MUJI無印良品」,從2020年開始即投入臺灣農業相關產品開發,至今全臺29家門市內設有「良品市場」,貨架上多達300種商品,與農友契作面積從70公頃擴大到350公頃。每一種商品背後均富含對農業ESG環境、社會面向的在地行動與關懷。
上市櫃公司領頭 金管會:ESG揭露帶動轉型 為永續經濟訂立指標 「參考指引」納農林產業
近年全球颳起ESG風潮,企業除了自己的營利本業,往往致力於更多對環境、社會友善的行動。中華電信公司自2022年起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推動8年15萬棵植樹造林計畫,補償其因架設基地臺可能對森林棲地造成的衝擊;台灣糖業公司也響應聯合國「千分之四倡議(4 Per 1000 Initiative)」,將製糖所產生蔗渣、濾泥等副產物回歸田間,增加土壤碳匯。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推動企業ESG相關永續資訊揭露,從今(2025)年起,全體上市櫃公司均應編製ESG永續報告書。企業需要實際ESG行動才能揭露於報告書,因農業是唯一具有碳匯功能的部門,且能提供多元生態服務價值,與企業合作、對接企業ESG行動的需求,可為農產業發展導入資源,有助農業、企業與環境、社會多贏。
農業部開店ESG STORE 盼明年底成功媒合百件專案 雙向一站式服務 企業實踐永續最佳場域
含括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公司治理三大概念的ESG是企業經營重要指標,在農業領域中實踐ESG也成為重要趨勢。農業站在氣候變遷第一線,不僅生產過程與環境交互影響,也牽動糧食安全,是社會安定的基石。企業投入農業ESG,協助農業永續發展,自然環境、社會大眾也能受益。為促進企業對農業ESG的參與,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成立「ESG STORE」平臺,期待明(2026)年底平臺能成功媒合100件農業ESG專案。
林業保育署搭建媒合平臺 緊扣國際ESG趨勢 專注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 資金回饋在地部落
2022年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從轄下的國有林出發,透過一系列政策誘因,並貼合實踐ESG的需求,引導企業主動前來平臺媒合專案。不僅要延續過往與企業的合作,更要以林業保育署管轄的國有林範圍,推出「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專案媒合平臺」,將主力放在森林碳匯、生物多樣性、山村與原住民部落等相關議題。目前與企業合作的ESG方案已有顯著成果,對減碳的實質效益也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