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習近平玩真的?BBC分析大陸連日搬出大咖 關稅戰絕不讓步

李樹人

追蹤
共發表1644篇文章

高醫副校長林志隆救回近乎癱瘓的校友會長邱良進 相信奇蹟

身為醫師,是否相信奇蹟?高雄醫學大學副校長、神經外科教授林志隆相信醫學建立在證據、知識與技術,...

生活

諾華藥廠八度捐贈樂生醫院藥物 協助防治根除漢生病

全球有數百萬人因漢生病導致肢體殘疾、失能,也飽受汙名之苦,但漢生病若及早治療,不僅可消除傳染力...

生活

相對論/回首舊岔路…魏沒選最愛建築 趙擦肩台大牙醫

人生有很多選擇,如果趙少康不從政,會選擇什麼樣的人生?魏崢不懸壺濟世,又會選擇哪種志業?人生沒...

要聞

相對論/心臟名醫助人「活著上天堂」 政治金童自許「保有赤子心」

心臟外科名醫魏崢,四十年來換心手術近六百案例,他懷著一顆幫病患「活著上天堂」的初心從未改變。趙...

要聞

相對論/政醫雙雄 趙少康、魏崢「開心後我們交心」

年逾隨心所欲,在醫界、政界各自寫下多項「第一」紀錄擁有非凡成就的兩人,站在手術房前,談「開心」...

要聞

為自己留住一線「生」機她化療前凍卵 5年後喜獲龍鳳胎

卅七歲陳姓女子於診斷乳癌後,果斷接受凍卵評估及檢查,凍了廿八顆卵,為自己保留一線「生」機。五年...

生活

衛福部粉專再談護理師月薪7萬 基層怒批長官「大腦袋」

衛福部日前公布全台400多家醫院護理人員薪資,但遭各界質疑數字灌水,美化數據。衛福部臉書專頁昨...

生活

豎笛音樂家喉痛揪出口咽癌 國、高中共吹樂器染HPV恐是起源

因吞嚥困難、喉嚨卡痛,40多歲專攻豎笛的男性音樂家就醫後意外確診口咽癌,依據病毒檢測報告,極可...

生活

冷眼集/急診塞車難解 總統奢談健康夢

賴清德總統上任後推動「健康台灣」政策,昨天第三次會議,仍期盼二○三○年達成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

要聞

2025全球最佳醫院公布 台灣上榜醫院35家 名單一次看

「World's Best Hospitals 2025」排名公布,這是美國「新聞周刊(New...

生活

壯男動疝氣手術竟引發敗血症 醫籲重視抗藥性病菌危機

原本只需住院一兩天的疝氣手術,卻因傷口感染抗藥性病菌、反覆發燒,一度引發敗血症,讓40多歲陳先...

生活

衛福部對策 挨批紙上談兵

為解決急診壅塞困境,衛福部昨宣布短期三大強化因應策略、中長程二大改革方向,但在眾多急診醫師群組...

要聞

解決急診壅塞被稱讚 台北榮總公布作法曝「這件事」最重要

近期醫院急診嚴重壅塞,日前衛福部醫事司公開稱讚台北榮總。統計至今晚九時,台北榮總急診待床人數卅...

要聞

急診壅塞 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批衛福部「跨院協調機制」名存實亡

急診壅塞,引發民怨,醫事人員也怨聲載道,衛福部提出「三大因應策略」、「兩大改革方向」。台北市職...

要聞

「醫界昆凌」王姿予推動馬祖皮膚遠距 獲聘亞東榮譽顧問醫師

長期致力於遠距醫療服務,被喻為「醫界昆凌」的皮膚科醫師王姿予,她大力促成連江縣馬祖離島民眾每周...

生活

缺病床…高雄1重症 聯繫10多家醫院才收治 不幸過世

一名重症患者日前被送至高雄某醫學中心急診,但院內加護病房滿床,無法收治,聯繫高雄、台南、嘉義等...

要聞

「今年急診壅塞已達前所未有嚴重」急診醫學會罕見求救

近日急診塞爆讓急診醫護苦不堪言,台灣急診醫學會22日晚在臉書專頁提出呼籲,急診壅塞本質為急診住...

生活

回響/石崇良:健保擬監測醫院 保障病患

全民健保即將迎來開辦卅年,為保障健保點值,「醫院個別總額」將於今年第二季全面上路,外界擔心產生...

要聞

健保30/專訪石崇良:醫學中心營收占比門診不應逾55%

全民健保即將迎來開辦卅年,本報推出「健保三○—永續還是大限」報導,外界擔心今年第二季全面上路的...

要聞

健保30/專訪石崇良:避免年輕世代負擔 討論補充保費

聯合報今天推出「健保三○─永續還是大限」報導,提及高齡人口增加與少子化,未來年輕世代保費加重,...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