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台灣有事要撤僑 日本政府傳告知日商「自己想辦法」

金融時報19日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日本政府官員告訴企業,若中國大陸對台灣發動攻擊,日企必須撤離人員時,恐得「自己想辦法」。這項通知對台灣最大外國直接投資來源之一的日商造成寒蟬效應。東京方面的警告,也凸顯各國政府與企業為潛在台海衝突做準備時,所面臨的現實挑戰與政治難題。
根據報導,美國軍方一直與盟國討論台海衝突情境下的作戰計畫,但要取得政治層級的承諾仍困難重重。金融時報12日就曾披露,美國國防部正施壓日本與澳洲,要求兩國表態,若美中因台灣開戰,將扮演何種角色,此舉讓日澳意外且感到挫敗。
2位日本官員向金融時報表示,根據日本的和平憲法,自衛隊僅能在獲得地主國政府同意的情況下,才能部署至海外。鑒於日本與台灣並無外交關係,其中一名官員指出:「從我們的立場來看,台灣並不存在政府。」並補充說,中國不太可能讓自衛隊進行撤離行動。
雖然日本政府從未正式確認此一方針為官方立場,但據外交官與企業高層透露,類似警告已持續傳達給企業約三年。一位曾參與相關會議的人士說,日本外交官員曾對公司風險主管表示:「如果你在台灣投入大量資產,那就得自己想辦法了。」
據報導,這些警告已對在台日商產生寒蟬效應。一位知情美國官員表示:「這已經抑制投資。現在有大量新的美國資本進入台灣,但日本幾乎沒有。」
2022年,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引發共軍大規模圍台軍演。此後,許多跨國企業重新評估在台灣與中國資產的風險。但企業高層和顧問表示,自那之後,對戰爭風險的強烈擔憂已大致消退。
熟悉美日軍事同盟的知情人士表示,東京方面向企業釋出的訊息毫無助益。其中一人指出,在危機時刻,作戰需求很可能遠遠超過「日本官僚鑽牛角尖、繞進制度迷宮」的節奏。
阿富汗神學士2021年推翻北約支持的喀布爾政府後,日本自衛隊曾在未獲當地政府批准的情況下參與撤僑行動。一些軍事專家將該次行動視為台灣可能的先例,但一位日企高層表示,在東京或華府均未提供安全保障的情況下,台灣作為投資目的地的風險評估「幾乎讓我們提不起興趣」。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