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5縣市國家級警報響 上午10時48分嘉義大埔規模4.5地震 最大震度4級

查「死亡連署」罷免綠委伍麗華 屏檢搜索國民黨屏縣黨部

大谷翔平的力量來自每天睡10小時?醫:睡眠「先著重量」再來談品質

新北首創校園碳盤智囊團 培訓人才認證師資

碳盤查觀念進入校園,透過學生實際參與,逐步將永續思維扎根校園。 圖/紅樹林有線電視提供
碳盤查觀念進入校園,透過學生實際參與,逐步將永續思維扎根校園。 圖/紅樹林有線電視提供

為落實2050淨零碳排目標,新北市教育局持續推動「校園碳中和」行動,深化校園環境永續治理,日前在淡水區鄧公國小舉辦記者會宣布成立「新北市校園溫室氣體盤查人員團隊」,預計培育25名取得ISO 14064-1:2018認證的專業碳盤查人員,打造全台首批校園「碳盤智囊團」。

教育局表示,今年擴大校園碳盤查行動,在原先整合永續環境教育中心與11所學校之基礎上,再加入12所學校擴大參與。發布會地點特別選在鄧公國小辦理,該校為全台首座結合產官學民力量,設立公民電廠的校園。

現場展示了地方資源如何與學校合作,讓再生能源成為社會實踐價值的象徵,展現新北市在校園推動碳盤查、培訓師資與倡議環境行動的整體性規劃,邁向永續教育的新階段。

教育局長張明文指出,氣候變遷是當代最嚴峻的挑戰,教育局期盼透過系統化推動校園碳盤查計畫,促使學校在自然科、綜合活動課中融入用電、交通及飲食等面向的碳排資料紀錄與分析。

透過新北市與彰師大合作設計完整課程,從理論到實務,結合ISO國際標準進行系統性訓練,目標不僅是培育一線教師的碳盤查能力,建立區域性碳盤查種子師資庫。未來完成培訓的教師將回原校推動盤查實作,擴散碳管理意識,實現從盤查轉化為實際的減碳行動。同時延伸學校課程「我們的碳足跡」專題探究,透過學生實際參與,推動「低碳班級」及應用簡易碳盤查表,強化環境素養與公民行動力,逐步將永續思維扎根校園。

鄧公國小校長顏顯權分享,「碳盤查就像給學校做體檢!」,去年參與計畫後發現校園減碳仍有精進空間,今年決定鼓勵全校教師成為種子教師,持續深化碳管理行動,實踐淨零碳排校園。

石門實驗高中校長鍾兆晉強調,學校是價值養成的核心場域,透過與合格訓練機構合作,已成功協助首批教師取得ISO 14064-1:2018查證員證書,並實際參與盤查操作。教師不僅提升專業,也成為學生永續教育的領航者,讓學校的低碳行動不只是紙上談兵,轉化成日常可實踐的行為。

教育局表示,「淨零碳盤 永續校園」是新北教育的重要目標,目前已完成多校的盤查試辦與人才培訓,今年將持續投入課程設計、教師增能與跨校經驗分享,同時結合新北市的整體城市氣候變遷執行方案,推動智慧能源管理、綠色基礎建設與綠生活行動,持續建構具示範效益的永續校園典範。

校園 永續

延伸閱讀

世壯運經濟效益如何?新北市觀旅局:住房已增至6成

淡水某棒球場租用費比職棒球場貴 新北市研議調降

世壯運/好玩卡沒跟新北商圈合作?體育局:新北官網有呈現

輝達海外總部傳選址台灣 侯友宜力邀黃仁勳來新北

相關新聞

青少年的生命教育 混障綜藝團員感動嘉義學子

救國團嘉義團委會於今天在興嘉國小舉辦「有愛無礙-生命台灣」的青少年生命教育巡迴宣導活動,邀請國內首個混障綜藝團進行表演,...

大學性平會 1人負擔8千學生

性平法實施將邁入第廿一年,性別平等學生倡議連線針對大學性平課程開設、性平會組成和量能進行調查,發現校園性平會的遴選標準、...

金門國中段考題內容像話嗎?翁姓老師遭起底網路聲量飆破萬

金門金城國中段考考題出現強姦、愛滋、仇女不當用語引爆爭議,考題設計、老師背景、性平教育機制成輿論焦點,事件持續延燒中。

《弱美男英雄2》熱播掀共鳴!家長擔憂的「霸凌」近一年網路聲量近20萬筆

《弱美男英雄Class 2》看見校園霸凌真相,結合台灣兒福調查與網路聲量事件,全面解析學生受害比例、類型與心理創傷,提供父母實用陪伴建議與預防對策。

延托心酸/遲到僅收30元家長濫用 老師陷隱形加班地獄

公幼平價課後留園上路後,家長遲接小孩屢見不鮮,甚至出現家長無預警放鳥、老師報警找人等情事。公幼師薪水低備受詬病,如今低廉延托費又致政策美意遭濫用,讓幼教師陷入隱形加班地獄。

新北首創校園碳盤智囊團 培訓人才認證師資

為落實2050淨零碳排目標,新北市教育局持續推動「校園碳中和」行動,深化校園環境永續治理,日前在淡水區鄧公國小舉辦記者會宣布成立「新北市校園溫室氣體盤查人員團隊」,預計培育25名取得ISO 14064-1:2018認證的專業碳盤查人員,打造全台首批校園「碳盤智囊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