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避重就輕?石明謹列台師大抽血案記者會「10重點」 網酸:立意良善

交往孫綻2年爆感情危機 米可白回應了!親揭婚事進度

國際創新網絡專案計畫成果發表 8國、15團隊角逐兩大獎

體育署自2016年倡議成立ASPN,號召APEC經濟體的體育官員及業界專家共同推廣運動創新教育。圖/體育署提供
體育署自2016年倡議成立ASPN,號召APEC經濟體的體育官員及業界專家共同推廣運動創新教育。圖/體育署提供

教育部體育署委託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辦理之「2024 ASPN國際創新網絡專案計畫」第2期成果發表會將於7月25日在三創生活園區登場,本次共計來自8國、15個運動創新團隊入選,將共同角逐「體育署獎」及「ASPN獎」兩大獎項,以爭取ASPN網絡內相關資源,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

ASPN全名為APEC運動政策網絡(APEC Sports Policy Network),是屬於APEC人力資源發展工作小組的國際體育交流平台,體育署自2016年倡議成立,號召APEC經濟體的體育官員及業界專家,共同推廣運動創新教育。2018年起結合區域產官學資源,培育運動創新人才,至今已成功培育來自25個國家、130個優秀運動創新團隊,建構運動創新培育人才生態圈。其中去年獲獎團隊灼見數據(StatsInsight),更結合團隊研發之棒球數據分析技術,在協助我國於去年世界棒球經典賽12強中奪得冠軍扮演了關鍵角色。

本期計畫呼應國際奧林匹克總會(IOC)倡議之性別平權議題,強調女性參與,另外也加強運動科技與大型運動賽會應用,共計50組國內外團隊報名,最終將由來自以色列、美國、印度、澳洲、瑞士、南韓、香港及台灣15個運動創新團隊進行競賽簡報,爭奪獎項。團隊產品包含AI水域安全監控系統、即時影音自動化生成平台、追蹤身體健康狀況之皮膚貼片及提供運動分析之智慧鞋墊等,同時也邀請到2032布里斯本奧運組委會董事Sarah Kelly分享如何透過運動科技結合大型賽會,提升辦賽單位能力及優化參賽體驗。

另體育署表示,運動部即將於9月9日掛牌成立,而推動運動外交正是其中要議題之一,透過ASPN網絡,將有效深化與其他國際夥伴之連結,並建構拓展運動創新人才生態圈,期未來能持續透過ASPN網絡及相關資源,建立區域合作,加強推動運動外交,讓世界看見台灣。

歡迎有興趣的民眾透過ACCUPASS踴躍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go/ASPNDemoDayBatch2),現場除有運動創新團隊展攤互動體驗,還有超值禮品可以兌換,相關資訊可至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產業加速器中心臉書(https://zh-tw.facebook.com/IAPS.NYCU/)查詢。

🔥 《獅吼臺南棒球訂製書》嘖嘖好評延長!

▪ 結帳輸入UDN專屬折扣碼【lion88】現折$88

延伸閱讀

被AI篡位!《Candy Crush Saga》員工遭開除 還被自己訓練的AI工具取代

農糧署收購彰雲嘉南災害稻穀 輔導清園助復耕

楚門的世界猛禽版!屏科大各地農田設猛禽棲架 9年努力獲銀獎肯定

金曲歌后助陣 新北南島文化節7月26日十三行博物館登場

相關新聞

日本羽賽/楊博涵劉廣珩不敵世界第1男雙 無緣冠軍戰

BWF超級750系列的日本羽球公開賽,台灣男雙「寒流組合」楊博涵、劉廣珩今天在4強以19比21、11比21不敵世界排名第...

亞洲盃女籃/林文佑、韓雅恩飆41分 中華隊返一級差1勝

亞洲盃女籃二級四強賽在今天登場,我國與資格賽時曾交手過的蒙古再度碰頭,不過與上次對決以36分差距大勝相比,今天中華女籃開...

世大運/桌球女團直落三勝印度 晉級4強銅牌保底

我國桌球女團上屆世大運拿下銅牌後,今年由上屆班底的簡彤娟、黃愉偼再度領軍出擊,今天下午的8強賽面對印度隊,兩人也與鄭樸璿...

世大運/高承睿領銜退南韓 桌球男團挺進4強銅牌起跳

德國萊茵魯爾世大運桌球賽事,今天舉行團體8強賽,其中我國男團在8強賽遭遇南韓,最終在高承睿、馮翊新、黃彥誠攜手連拿3點且...

世大運/為留下的3位隊友而戰 中華女籃首秀延長賽惜敗波蘭

世大運中華女籃今天凌晨在分組賽首戰遭遇強敵波蘭,雙方一路拉鋸到延長賽最終以69:77敗下陣來,賽後總教練林紀妏也透露,不...

拔河/我國首次取得世運會滿額入場券 女子隊鎖定6連霸

台灣拔河代表隊將於8月6日啟程飛往中國大陸成都,參加2025第12屆成都世界運動會,今年台灣女子拔河代表隊除鎖定6連霸,...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