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一家八人靠精神疾病拿數千萬保險判無罪 專家揭露真相

花蓮某家族8人被控佯裝罹患精神疾病,長期在醫療院所住院治療,向多家保險公司詐領數千萬元保險理賠,台灣高等法院判仍在世的7人無罪確定。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花蓮某家族8人被控佯裝罹患精神疾病,長期在醫療院所住院治療,向多家保險公司詐領數千萬元保險理賠,台灣高等法院判仍在世的7人無罪確定。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花蓮一戶家庭以精神疾病為由,向保險公司申請數千萬元保險理賠,卻被發現住院期間頻繁外出逛街、聚餐與遊玩,遭控詐欺;但法院因無法證明其裝病,判決無罪確定,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該家庭包含七、八名成員,多人先後以精神疾病住院,成功向保險公司申請巨額理賠。調查發現,這些人在住院期間多次請假外出,不但逛街、吃飯,甚至旅遊,與一般對精神病患的認知大相逕庭。社會大眾質疑是否故意「裝病」,藉此獲取保險金。

法院在審理過程中嘗試委託多家醫院進行精神科鑑定,確認是否存在裝病行為以及住院的必要性,卻皆遭拒絕。多數精神科醫院認為鑑定困難且報酬不足,無法提供客觀判斷。最終法院認為,目前醫學無法以客觀證據判定裝病,依法判決被告無罪。

精神科醫師沈政男指出,精神疾病診斷迄今仍主要依靠病人主觀描述與醫師的臨床判斷,缺乏可供客觀驗證的生物標記。這使得真假病患難以分辨,也給了部分人「詐病」的空間。他舉例,曾有住院病患在期間請假外出,甚至因此懷孕回院,說明精神病房的監控與病人行為有時存在差距。

沈政男說明,精神醫學的生物標記研究雖已累積上萬篇論文,但常因無法重複實驗結果而未能突破。他以美國1973年的一項著名實驗為例,八名正常人佯裝有幻聽入院,七人成功獲診斷為思覺失調症,這項實驗揭示精神科診斷的模糊性。

此案暴露出精神病診斷與司法間的矛盾,司法需有明確證據方能定罪,精神醫學卻無法提供絕對客觀的判斷標準,導致難以偵測詐病。此外,精神病房的住院及外出管理仍存挑戰,醫師若嚴格限制,病人可能轉而尋找其他醫療機構。

沈政男呼籲,社會大眾應理解精神疾病的複雜性,並期望精神醫學界能在未來研發出更精確的診斷工具。同時,他建議精神病院應提高透明度,開放外部監督,以消除誤解,促進病患權益與公共安全的平衡。而一般人,包括司法人員,對於精神病房的運作還是相當陌生與困惑,甚至質疑,亟需加強理解與溝通。

醫學 病患 保險

延伸閱讀

風災凸顯執政傲慢 醫師批側翼網路言論審查如小獨裁者

中一中女學霸遭撤台大醫學系資格 名醫曝「1關鍵」:她沒必要抄襲

沈政男見726封關民調預言大罷免不會得逞 還能拚完封

高中學霸「最佳辯士」遭4校封殺!分科測驗前發聲 名醫讚:氣度超乎想像

相關新聞

等不到骨髓移植 3歲病童亡 母嘆病床難等

三歲男童恩碩去年底因猛爆性肝炎就醫,在南部某醫學中心確診為「嚴重型再生不良貧血」,需骨髓移植才能救命,該院無骨髓移植病房...

骨髓移植病床設置條件嚴苛 6成6在北部

據衛福部統計,全台總計有一二一張骨髓移植病床,其中八十張床設在雙北與桃園,占比達六成六。推估台灣每年約有三百例需骨髓移植...

「值一喘二」 互助喘息服務納長照3.0

值班一天可以換取兩天的喘息!家庭關懷者總會推行「互助喘息服務」,衛福部長照司決議將其納入長照三點○中,服務據點擴大至五十...

非法旅宿最高罰200萬 拚9月上路

交通部預告修法,非法經營旅館、觀光旅館、旅行社、觀光遊樂業者,最高罰責一口氣變四倍,從現行五十萬元,提高至兩百萬元,新法...

互助喘息服務 照服員配照顧者 找到可行模式

從「時間銀行」概念發想,催生出的「互助喘息服務」,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說,試辦初期,低估每一位照顧者的實力與限制,互助不僅讓...

一張骨髓移植病床至少得等2個月 全台121張床近七成在北部

異體骨髓移植過程中,患者免疫力幾乎喪失,需在「高度無菌」的環境進行,才能降低感染的機率,根據衛福部統計,全台總計有121...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