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有望回正軌?建臺高中挺過「報錯考科」風波 新董座、代理校長出爐

薇帕遠離豪雨仍炸全台!各地明防大雨 這日前再有熱帶低氣壓發展

肝癌年奪7千命!逾半國人有「脂肪肝」恐致肝硬化

肝基會結合世界肝炎日舉辦「今年超了沒?」腹部超音波篩檢,3小時共進行5661人腹超篩檢。記者廖靜清/攝影
肝基會結合世界肝炎日舉辦「今年超了沒?」腹部超音波篩檢,3小時共進行5661人腹超篩檢。記者廖靜清/攝影

衛福部統計,每年約有1萬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全國主要死因第9位,肝癌則為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肝病是台灣國病,雖然近年死亡率下降,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總執行長楊培銘表示,多數國人因沒有病識感,錯失了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黃金時機,約有三成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

楊培銘指出,肝癌防治挑戰大,肝臟表層沒有神經,發炎不會痛且大多數沒有症狀,難以得知出現問題。據調查,死於肝癌的病患,約有70%為B型肝炎帶原者、20%為慢性C型肝炎感染者。B、C肝帶原者一定要定期追蹤,健保署已提供完整的治療與照護計畫,已經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大大增加肝癌發生率。

不過,肝病防治仍要靠「定期篩檢」,避免太晚發現肝癌的悲劇,增加治療難度、影響存活率。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今天舉行「今年超了沒?」全民腹超總動員活動,全台共30家醫療院所響應,包含離島同步於早上8點30分開跑,為民眾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

基金會動員100多位肝膽腸胃專科醫師、600多位護理人員與志工群,經過3小時的腹超篩檢,共完成5661人腹超篩檢。楊培銘說,檢查異常者達4614人,比例高達81.5%;其中,131人為疑似肝癌及性質不明肝腫瘤、11人肝硬化、498人為肝實質病變。另有1225人為良性肝腫瘤(血管瘤及肝囊腫等),脾臟腫大者有48人。

值得注意的是,高達3103受檢民眾有脂肪肝,相較於往年的平均值54.6%,今年脂肪肝比例54.8%,微幅上升。另外,膽息肉有612人,其他腹部腫瘤(胰、脾、腎臟等)有98人,肝內鈣化點、膽結石、胰/脾/腎囊腫與腎結石等其他問題有2149人。

楊培銘提醒,隨著飲食西化、精緻化,國人的脂肪肝盛行率非常高,有增加的趨勢。若置之不理,沒有及早靠運動、飲食改善,脂肪肝會讓肝臟一直呈現發炎狀態,恐進一步惡化成肝硬化、甚至形成肝癌,這是研究已經證實的肝癌三部曲。

楊培銘呼籲,B、C型肝炎帶原者至少每半年接受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年滿40歲以上民眾,每年都應該做腹部超音波檢查。除了肝炎,國人亦要注意形成脂肪肝的肥胖、糖尿病、高三酸甘油酯血症、酒精等因素,全民一起進行保肝運動。

今天上午8點30分,包含離島共30家醫療院所,同步為民眾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記者廖靜清/攝影
今天上午8點30分,包含離島共30家醫療院所,同步為民眾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記者廖靜清/攝影
肝臟是否健康有問題?要靠抽血檢查加腹部超音波。記者廖靜清/攝影
肝臟是否健康有問題?要靠抽血檢查加腹部超音波。記者廖靜清/攝影

醫師 運動 衛福部 脂肪肝 肝硬化 肝癌 肝病 癌症 死亡率 健保署

延伸閱讀

台灣肝癌早期診斷率落後日本 逆轉關鍵在定期腹超

彰化醫院腹部超音波檢查 逾7成肝異常脂肪肝若不治易發炎

小鎮醫師大作戰 苗栗苑裡李綜合連續5年超肝活動 累積治療712人

代謝異常脂肪肝「無藥可用」 醫示警:4位肥胖兒童1人中重度脂肪肝

相關新聞

薇帕遠離豪雨仍炸全台!各地明防大雨 周四前再有熱帶低氣壓發展

薇帕颱風遠離,但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張竣堯表示,明天受薇帕颱風外圍雲系及低壓帶影響,各地都有較大雨勢,花東更有局部大雨或豪雨...

返台班機故障滯留首爾!乘客等逾10小時爆氣 華航:調派飛機載客回台

華航CI161首爾仁川飛桃園機場班機,原訂今中午12時許起飛,但因飛機故障因而滯留仁川,不少民眾反映早上8時就在機場等待...

有心血管問題?魔鷹愛妻機上猝逝 醫曝與「2疾病」有關:恐引發肺栓塞

台鋼雄鷹隊洋砲魔鷹的太太來台相聚卻猝逝,令各界震驚。台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說,長途飛行下,隨著氣壓、濕度、...

雷雨轟炸!台中機場傍晚暫停地面作業 部分航班恐延誤

受到颱風外圍雲系及低壓帶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交通部民航局表示,台中機場今下午5時05分起暫停地面作業。部分航班可能因...

肝癌年奪7千命!逾半國人有「脂肪肝」恐致肝硬化

依衛福部統計,每年約有1萬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全國主要死因第9位,肝癌則為主要癌症死...

吃飯聊政治遭鄰桌客痛毆!醫籲冷靜:別為「清粥小菜」打架

有民眾到台北知名清粥小菜用餐,疑因席間聊政治被鄰桌顧客痛毆,有人認出動手的是知名溫體牛肉鍋員工,引發熱議。醫師、時事評論...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