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不建議放冰箱冷藏 想讓麵包保鮮更久可試著和1蔬菜一起存放

【台灣味:追垃圾車】林禹瑄/趕車

▋依照不同顏色的垃圾袋分類

又回到趕垃圾車的日子。

確實是因為搬了家,但也只搬了五公里,還在廣義的布魯塞爾市裡。收垃圾的規則也沒有改變──每周固定時段將垃圾放到家門前,垃圾車隨後沿街收取。裝一般垃圾的白袋一周收兩次,回收鐵鋁罐塑膠的藍袋、紙類的黃袋、廚餘的橘袋、花園廢棄物的綠袋則一周收一次。每個街區有各自的清運時刻表,時間、日期、垃圾袋顏色的排列組合必須記清楚,否則垃圾是上不了車的。無賴一點的人索性無視垃圾袋上的敬請領回字條,任由熟悉的垃圾在接下來幾天被鳥啄被風吹被行人踩踏得狼藉一地面目全非,無人能指認也就無從感到羞恥;臉皮薄的只能默默帶回不符規定的垃圾,再一起過幾個汙濁低微的日子。

被垃圾車摒棄的垃圾不免顯得更髒、更礙眼、更意難平。本來就不能丟也就算了,明明可以丟的卻丟不掉,格外令人懊惱。萬物有時,垃圾也不例外。看著送不走的垃圾,想起往日錯過的種種人事,這樣憂傷像一粒沙忽忽落進眼裡的時刻,久住布魯塞爾的人大多都經歷過幾次。

▋自由從來就是相對的概念

之所以強調布魯塞爾,是因為倒垃圾成為居民集體經驗一種的地方似乎不多。在比利時其他地區,甚至周圍鄰近國家,家中垃圾大多都能丟到社區或自家的子母車裡,不分日夜袋子滿了就倒,垃圾車固定會在無人留意的時候前來收運,彷彿子母車是一個通往平行時空的黑洞。生活裡少見垃圾車的人到了布魯塞爾總要抱怨連連,不明白為什麼倒垃圾這麼輕盈不入眼的事必須弄得如此複雜,星期三晚上白袋黃袋,星期四早上橘袋綠袋,星期六晚上白袋藍袋,規則一條條將日程縮束得更緊,套句我幾次聽到的氣話:「連倒垃圾也不能自由。」

自由從來就是相對的概念,尤其在垃圾上。從台灣到布魯塞爾,我的文化衝擊顯然在大多異鄉人的反面。布魯塞爾的垃圾收運雖有定時,與台灣相比仍算寬鬆,一般有至少六個小時能放置垃圾。有時表定放置時間晚上六點至午夜,到了第二天早上垃圾車仍未經過,還是來得及將垃圾送出門。一袋袋垃圾堆在人行道上幾個小時,免不了袋子破洞碎屑四散的意外,罷工的日子更常見整個街區淹沒在廢棄物裡。歐盟首都街頭彷彿垃圾場的景象不只讓初到的我震撼,許多年來也一直是市政改進的討論焦點。

或許作為應對政策,我新搬進的街區放置垃圾的時間只有兩小時,晚上八點一過垃圾車就急急來收。許多次我回家得晚,眼看垃圾車安靜地開走,留我獨自為家裡那包發臭的垃圾沮喪不已,四周尋找多年前也趕垃圾車的時候,帶著同樣沮喪停滯在街頭、交會時互相寬慰的眼神。

街上空空蕩蕩,連〈給愛麗絲〉的餘音也沒有。

延伸閱讀

垃圾車通常行駛回收車前方 雲林土庫率先換位原因是這樣

丟錯最高罰6000!咖啡渣不是一般垃圾 內行曝消耗法:很實用

基隆垃圾車換新妝 充滿濃濃藍色海洋風

影/基隆垃圾車黃改藍大換裝! 海洋彩繪車+鋼琴組曲音樂

相關新聞

不是金錢、不是激情 哈佛教授揭示婚姻存亡關鍵因素

哈佛教授亞瑟·布魯克斯(Arthur Brooks)指出,婚姻是否能走得...

【台灣味:追垃圾車】姜泰宇/沒有白追的垃圾車

不清楚垃圾車的路線,我只好棋盤式前行,循著可能的少女祈禱聲步步逼近,直到汗水滴落我的鬢邊,我是追逐風追逐太陽在人生的大道上的勇士……

【台灣味:追垃圾車】林禹瑄/趕車

布魯塞爾的垃圾收運雖有定時,與台灣相比仍算寬鬆……

【台灣味:追垃圾車】沈信宏/巷口的特權階級

我始終不記得垃圾車明確的到來時間,只知道垃圾和媽媽常常一起消失……

【2025第五屆台灣房屋親情文學獎‧佳作】柯方渝/滅燭,憐光滿

凌晨兩點半,乳房中的涓涓細流開始回旋,生命的召喚,在身體深處悄然湧動。

【女性成長】逗好/導航帶我前進

「我現在會看導航了。」傳出訊息,要朋友放心,我能自己前往並準時到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