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策/王金平的論述是一塊試金石

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拋出兩岸新論述,主張「兩岸治權互不隸屬,主權同而不分」;並認為「分治而不分立」是兩岸現階段化解對立的最務實作法。王金平的論述,對曾經宣稱「中華民國是最大公約數」的賴總統,無疑是一塊試金石。

王金平拋新論述後,綠營民代和側翼發出攻擊,但行政部門的回應卻相對和緩。

例如,陸委會回應稱,任何相關討論,都必須確保台灣自由民主體制,正視中華民國的存在;陸委會將持續了解王金平此談話的用意。內政部長劉世芳更說,王金平願挺身而出,凝聚台灣共識,提出真誠的看法,她尊重王金平對兩岸未來發展的聲音。

外交部長林佳龍認為,區分主權與治權容易陷入名詞之爭,最重要的是要透過民選政府進行治理,與國際交往;民選政府要能夠保障人民的人權跟產權。

相對於綠營民代動輒將王金平的論述扣上「一國兩制」的紅帽子,行政部門的回應可謂四平八穩,似乎也留下未來討論的空間。

這可能有兩個因素,一是倡議者王金平代表國民黨本土派勢力,也是民進黨較容易爭取支持的力量,賴政府更願意聽一聽他們的看法。其次是王金平的主張雖部分觸及兩岸「深水區」議題,但仍未脫離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的兩岸關係定位,若強力批判王的倡議,豈非根本漠視中華民國憲政體制?

尤其,賴總統自五二○就任以來,接連拋出中華民國論述。最具指標意義的是,賴總統在十月五日國慶晚會拋出祖國論後,十月九日民進黨中常會上特別向中常委說明:「中華民國是當前讓所有國人團結的最大公約數;當前最能團結國家的就是中華民國。」還稱「中華民國是台灣幾十年來在國家認同方面累積的資產」。

該問的是,賴總統若是真心擁抱中華民國,向中華民國論述靠攏,那他會如何看待和回應王金平的新主張?

綜觀王金平的倡議,有三大特點。一是未直接使用九二共識名詞,試圖尋求台灣內部共識的最大化。二是從李登輝時期發展鋪陳,談及國統會的背景及面對憲法前言「兩岸尚未統一」等等,凸顯中華民國歷史沿革不能切割。三是更積極面對兩岸關係癥結的「主權議題」,從「互不承認」走向「同而不分」。

更進一步看,這三個特點,似分別對應綠營、藍營和北京的最大關切。綠營拒絕接受九二共識,王便提出了新的說法,希望能為當前的僵局解套。而藍營長期主張面對憲法現實,王便從國統會、國統綱領一脈相承。至於北京向來強調兩岸「非國與國關係」,王便提出分治而不分立、主權同而不分。

王金平過去被形容為「喬王」或者「公道伯」,隱含他深具調和鼎鼐、平衡各方利益,進而撮合不同意見者的功力,如今在兩岸關係領域出手,更顯不易及用心良苦。

只不過,當前兩岸關係低迷,賴政府連舉辦行之有年的台北上海雙城論壇都要卡了又卡,實在令人難對兩岸關係未來過於樂觀。但也正如王金平所言,再錯綜複雜的問題,只要排除意識形態的干擾,回歸理性,追根溯源,回到最根本的歷史事實,都可找到合理可行的解決之道。

賴總統既試圖回到中華民國路線,以此作為團結國人的最大公約數,何妨從正視王金平的主張開始。

中華民國憲法 王金平 關係

延伸閱讀

南一中創校103周年表揚傑出校友 王金平贈功勳貢獻珍相畫作

王金平兩岸論述 民進黨團:主權相同就是一國兩制

王金平拜會國民黨團 盼立院完成宗教基本法立法

為宗教法拜會國民黨團 王金平透露:仍關心立院事

相關新聞

兩岸觀策/王金平的論述是一塊試金石

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拋出兩岸新論述,主張「兩岸治權互不隸屬,主權同而不分」;並認為「分治而不分立」是兩岸現階段化解對立的最...

港澳人士定居許可數超去年 前十月達1749人

為關懷選擇在台灣定居、居留的港澳人士,台港策進會和陸委會自去年起,在全台巡迴舉辦十多個場次的座談會,昨日於桃園舉辦年度系...

北市府質疑一貫道案「無溝通管道」 海基會回應:多些關注就多份幫助

就一貫道人士在陸被補一案,面對台北市副市長林奕華質疑海基會是否沒有與對岸溝通管道,藍營議員抨擊推卸責任,海基會14日回應...

美議員批「大陸大蒜吃不得」 林劍貼1圖回擊:吸血鬼才會怕

針對美國佛羅里達州參議員史考特(Rick Scott)日前批評,大陸大蒜是在「污水中生長再被漂白」,過程中還涉及「奴隸和...

陸學者分析:川普上台美國通脹降低 更能打貿易戰

中國官方強調,以高關稅打中美貿易戰會兩敗俱傷。但中國學者賀江兵預測,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上台後,美國通脹會降低、可大幅降息...

福建艦傳第5次海試 疑測試艦載機起降

針對中國福建艦是否已完成第五次海試的問題,中國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13日回應說,福建艦下步將逐步展開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