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多名記者採訪挨打、攝影機被砸…湖南廣電協會聲援:挑釁法治底線

大陸湖南近日發生1起記者在採訪時被打的事件,幾家媒體記者和一位維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消費者前往湖南豐旭線纜採訪時,被該公司負責人推擠、搶手機、砸攝影機。(圖/取自中國記協)
大陸湖南近日發生1起記者在採訪時被打的事件,幾家媒體記者和一位維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消費者前往湖南豐旭線纜採訪時,被該公司負責人推擠、搶手機、砸攝影機。(圖/取自中國記協)

湖南近日發生1起記者在採訪時被打的事件,幾家媒體記者和1位維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消費者,一同前往湖南豐旭線纜有限公司採訪時,被該公司負責人推擠、搶手機、砸攝影機。湖南省廣播電視協會對此發布聲明表示,此次暴力行為是對公眾知情權與法治底線的公然挑釁。

綜合陸媒報導,湖南幾家媒體日前接到長沙市劉姓男子的投訴,稱在湖南豐旭線纜有限公司購買了一批電纜,為保證產品品質安全,他將一部分電纜寄到陝西1家檢測公司檢測,發現這批檢測材料不僅低於國家推薦標準,也並未達到該公司提供的企業標準。

15日上午,湖南幾家媒體記者與劉男,前往湖南豐旭線纜採訪,因在採訪時質疑電纜品質未達標,多名記者遭該公司負責人謝姓男子拉扯推擠,試圖搶奪記者手機,也將砸毀搶奪到的設備,造成攝影機、麥克風損壞。

當晚,湖南湘江新區公安局發布通報表示,經調查,7月15日上午11時15分許,謝某某(男,42歲,湖南豐旭線纜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與前往該公司採訪的記者發生爭執。其間,謝某某將記者的眼鏡、拍攝設備等物品摔毀。目前,謝某某因涉嫌故意毀壞財物罪被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進一步偵辦中。

針對此事,中國記協在其微信公眾號表示,採訪是記者的權利。正當輿論監督受法律保護。中國記協將持續關注。

湖南省廣播電視協會則發布聲明表示感到震驚和遺憾。稱在本次事件中,攝影機被砸毀,記者遭推擠、搶奪手機,甚至導致記者衣物破損、眼鏡碎裂及身體受傷。協會堅決支持記者依法履職,要求依法嚴懲責任人。

聲明並指出,輿論監督權是新聞媒體的重要職能。記者此次調查源於消費者提供的第三方檢測報告,證實該公司電纜未達國家標準及自標企業標準。此次暴力行為是對公眾知情權與法治底線的公然挑釁。

河南廣播電視台民生頻道推出的《小莉幫忙》,也是這類「陪同維權」式採訪。2021年2月,《小莉幫忙》記者陪同投訴人到海洋館採訪,海洋館多名工作人員搶奪攝影機、毆打記者;2018年5月,《小莉幫忙》記者陪同投訴人到售樓部採訪,遭到其工作人員毆打,攝影機被搶走、摔壞。

消費者 公安

延伸閱讀

美FCC擬推新規 禁海底電纜採用中國設備與技術

偷拍裙底風光被抓包!日本岩手縣職員成「北捷攝郎」 下場慘了

鞋藏攝影機偷拍女高中生裙底 日警被捕認罪:無法壓抑衝動

監視器拍到「不起眼醜毛球」探頭 專家曝清晰照淚崩:等了牠20年

相關新聞

收賄逾14億元 前西藏黨委書記吳英杰被判死緩

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16日公開宣判,十四屆大陸全國政協原常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原主任吳英杰受賄一案,以受賄罪判處被...

30公分活黃鱔從肛門進入體內!男子腸道被鑽破險死 緊急手術保命

異物進入肛門竟恐致命?近日湖南1名30歲男子因腹部劇痛到當地醫院求醫,並表示1條黃鱔離奇經肛門鑽進體內。醫生檢查後驚見1條30厘米長的活黃鱔鑽破了男子的乙狀結腸,並在其腹腔內「遊動」,導致男子出現腸道穿孔、板狀腹等情況,相當危急,若不及時取出黃鱔縫合破洞恐致嚴重感染甚至死亡。所幸經過手術及相應治療,醫生順利取出黃鱔,而男子撿回一命並恢復良好現已出院。

計程車後座變擂台!女怒摑男伴3巴後連挨13拳 司機嚇呆

計程車後座驚變「擂台」,兩男女揮拳互毆,司機嚇至目瞪口呆。網上今日(18日)流傳一段年輕男女在計程車後大打出手的影片,男方登車後猛力推開已坐下的女乘客,雙方均面露不悅,女乘客隨後還拖連摑三巴,其間男方一直「死忍」沒張聲,後來似乎已「谷到爆」,連環拳毆女方13拳。計程車司機全程透過後鏡目擊事發經過,亦不敢出言相勸。根據計程車四周的環境,懷疑地點是屯門鄉事會路。由於影片並無錄音,故兩人的關係是否情侶,又因何故把計程車變成「擂台」,目前尚且未明。

薇帕靠近陸華南沿海 港珠澳大橋將臨時封閉

颱風薇帕(陸稱韋帕)逐漸靠近大陸華南沿海。受其影響,廣東多地將現強風雨天氣,珠三角等地或現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廣東海域作...

陸氣象台發布預警 薇帕颱風料將自深圳到海南文昌沿海登陸

中國中央氣象台發布預警稱,颱風薇帕中心已於今天上午移入南海東北部海面,預計將以每小時20至2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

螃蟹吃到飽?深圳一海灘螃蟹亂竄 民眾一口氣抓60斤

深圳較場尾海灘日前受天氣和赤潮等因素影響,海邊淺水區與沙灘上滿是螃蟹亂竄,民眾到海邊抓大花蟹,有人表示自己一口氣抓了超過...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