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美國力迎台積電,卻要賴清德「繞」境

賴清德總統出發前揮手向國人道別。記者黃仲明/攝影
賴清德總統出發前揮手向國人道別。記者黃仲明/攝影
賴清德總統出訪南太三邦交國。行前,共軍先發動聯合戰備警巡;我多位國安官員則頻密透過美英日等國際媒體釋放訊息,稱大陸將在總統出訪期間或之後於台海舉行軍演,並特別指出,大陸當局藉我元首出訪為由軍演,目的是向美國即將上任的川普政府畫線立威,展現「第一島鏈內是中國勢力範圍」。

雙十國慶前,國安人士也透過外媒放風中共即將軍演,手法幾近一致,連標題都雷同,這次還把川普候任政府拉上火線。賴清德雖然還無法走進美國本土,但國安官員藉大陸軍演議題將元首出訪崁入山雨欲來的美中關係,引人關注他會不會在出訪時發表有關兩岸的敏感言論。

此行是賴清德上任後首次出訪,相比前三任總統已延後數月,而且無法藉「過境外交」訪問美國本土。他將過境夏威夷及關島,這是循前總統蔡英文訪問南太邦國之例。然而,攤開地圖看便知,名為「過境」,實為「繞遠路過境」,這項慣例目的在於展示台美關係溫度。賴清德在馬紹爾、吐瓦魯和帛琉都各待一天,卻在夏威夷停留兩天,輕重之間,不言可喻。

雖然賴總統九月就稱「考量周邊情勢與地緣政治」,否認有過境美國的出訪計畫。但他的首次元首外交,顯然與民進黨執政自豪的「台美關係最佳時刻」,有很大差距。這像是「堅若磐石」、「和民主陣營站在一起」嗎?雖然正值美國政府交接敏感期,賴清德出訪必須低調過境美國本土以外地區,但外界仍認為多少顯示了美國對賴清德的疑慮未減。

半年來,美台關係與蔡英文任內相較,除軍援軍售外,相對「安靜」很多。牽涉台美高層互動的訊息,僅見於金融時報八月披露,國安會秘書長與外長前往大華府地區進行「特殊管道」會談。會後傳出美國官員憂心賴清德缺乏外交經驗,且比蔡英文更難預測。此後只要不利於賴政府的報導,國安局立即貼上「中共認知作戰」的標籤,連釋疑動作都省略。

美國不分朝野挺台,但白宮對蔡賴有別。除了蔡英文不在中共點名批判的紅區,更重要在於她的可預測性,避免挑釁兩岸主權爭議,也不主動觸擾美中關係,一貫迎合美國利益。賴清德選前用「走進白宮」突襲美國,上任用「新兩國論」突襲北京,賴政府又用紅漆屏蔽美中關係、台海情勢相關訊息;雖然賴清德逐漸向中華民國靠攏,但習近平當面向拜登、間接向川普指控賴清德的「台獨本性」,賴清德要取得美國信任,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揣摩華府對台灣問題的窗口,除了賴清德的繞道過境,明年二月台積電赴美開董事會,也是重要指標事件。台積電聲明:為讓董事會成員更了解營運,董事會會在台灣及海外各營運據點舉行;但業界解讀,此舉係考量川普新政府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成見,表達溝通誠意。各界都擔心川普要求台積電搬到美國,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卻迫不及待為台積電赴美訂下明年底期程,後改口說最快二○二八赴美。經濟部和國科會都說最先進技術留在台灣,但賴政府擋得住川普,或有心擋嗎?

賴總統何時能走進美國本土尚未可知,但台積電將先一步赴美開董事會。賴清德可以把「疑賴論」說成是中共認知戰操作,但川普政府一旦形成「只要台積電,拒絕賴清德」的立場,台灣就從棋子變棄子。賴清德仍在努力建立白宮的信任,與其讓國安人士替繞路外交加戲,官宣中共軍演向川普立威,更要小心言行別踩紅線。

祝福賴總統出訪順利,南太邦誼永固。

社論

延伸閱讀

賴清德出訪抵夏威夷 將參訪「亞利桑納號」

影/上任首次出訪南太友邦 賴清德:開創價值外交新時代

盼就職前敲定加薩走廊「停火協議」 美參議員曝川普堅定釋放人質

賴清德首出訪飛機餐大啖米其林三星 享用龍蝦、A5和牛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美國力迎台積電,卻要賴清德「繞」境

賴清德總統出訪南太三邦交國。行前,共軍先發動聯合戰備警巡;我多位國安官員則頻密透過美英日等國際媒體釋放訊息,稱大陸將在總...

聯合報黑白集/長照司令部的深蹲霸凌

賴政府連爆各部會「土皇帝」霸凌事件,除了人身攻擊、逼迫加班等常見態樣,衛福部長照司長涉及的「深蹲霸凌」,更令人大開眼界。

經濟日報社論/大陸軍工產業崛起的意義

兩年一度的中國珠海航展落幕了,今年第15屆的展出跟以往14屆比較有著根本性甚至是顛覆性的不同,可以分別從軍事、政治、經濟...

聯合報社論/霸凌遍野:綠營驕官仗勢欺人的文化底蘊

勞動部一場驚天霸凌案,掀起了公務體系的競相反抗。短短時間,衛福部、教育部、經濟部、交通部、國科會等都被爆出有主管不當對待...

聯合報黑白集/賴總統的「指教」

賴清德在總統府接見中華棒球隊,一一點名細數每人表現,予以嘉勉。但賴總統三番兩次叫錯名字,又反客為主,忽而「指導」捕手林家...

經濟日報社論/關稅人川普揮舞巨棒帶來挑戰

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上周提名避險基金經理人、理財專家貝森特出任新政府財政部長,令金融市場鬆了口氣,因為財政部長是政府財經團...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