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不分類 即時 要聞 運動 全球 社會 地方 產經 股市 生活 文教 評論 兩岸 Oops 旅遊 雜誌

核電與綠電共存 是國家發展與經濟永續最佳藍圖

核電與綠電各有其優缺點,兩者擁有明確的互補效應而非對立,核電帶來「穩定基礎」,綠電帶來「永續發展」,以社會的接受度及政治現實面挑戰,可望透過「核、綠共存」來相互解套。

911 雜誌

一檔最低估的散熱股:建準

隨著美國鬆綁輝達H20晶片銷中國禁令後,中國市場引爆強大買氣,將帶動H20晶片的追單。

495 雜誌

謝金河:這個世界在驚嚇、驚喜中運轉 財報效應帶來不同命運

自從川普在元月二十日登上美國總統寶座以來,這個世界總是在驚嚇、驚奇與驚喜中連番上演,四月二日的對等關稅是驚嚇,在那一瞬間,手上有持股的都是輸家。在那一刻大家目光都轉向手上有三○○○億現金的巴菲特,他的金言是海水退潮,才知道誰沒有穿褲子。

410 雜誌

瞄準玻纖布漲價概念股!

在2025/7/10萬寶週刊第1653期我們介紹富喬(1815)以來,當時股價僅37元左右,到目前8月初已經攻高到55元附近,玻纖布漲價題材持續受到關注

250 雜誌

鴻海&東元換股結盟 高度互補 搶攻兆元級AI資料中心商機

鴻海與東元宣布互持股策略結盟,強化AI資料中心與能源工程整合實力,劍指美國「星際之門計畫」龐大市場,搶攻全球雲端基礎建設商機。

223 雜誌

半導體後段測試商機火爆 CoWoS及WMCM先進封裝產能積極擴張

AI半導體晶片需求強勁,加上蘋果明年新機採用二奈米先進製程,先進封裝產能將一路上量,愛德萬預告,第四季到明年後段測試商機營運將拉長紅。

179 雜誌

最被忽略的優質潛力股

台股7/28漲到23564點,開始做回檔到23094點,但盤勢在台灣的對等關稅暫時為20%及半導體關稅不久後將公布,可是到8/5上攻到23671突破新高

177 雜誌

設備股王~弘塑第二:萬潤

輝達股價近期再創歷史新高,顯示全球AI需求十分強勁,也難怪近期AI伺服器相關領域的公司也頻頻創下歷史高,包括散熱的奇鋐

148 雜誌

勞動基金大賺 你要跟嗎?

勞動基金大賺 你要跟嗎?

138 雜誌

仲恩Kohjin Bio宏騏 台日三強聯手開發國際細胞治療巨大商機

仲恩生醫(股票代號:7729)7月29日宣布,透過台灣宏騏實業與日本無血清培養基領導大廠 Kohjin Bio Co., Ltd. (東京證交所股票代號:177A)簽署合作備忘錄,將針對Kohjin Bio既有及客製化細胞培養基展開專案開發合作,攜手推進細胞治療製程的關鍵技術升級。

134 雜誌

關稅衝擊 台股恐短期震盪

上週五(8/1)美股因 非農就業數據爆冷,大幅走低,顯示勞動市場降溫。

131 雜誌

全球核能科技的創新研發走向新世紀

自日本「福島核災」之後,全球的核能設備及安全設計標準,皆全面研發提升。至於核能發展領域最大挑戰的「核廢料處理」,在先進國家的分離技術創新研發下,已有明確的解決方案。

130 雜誌

下一檔PCB潛力黑馬!高技(5439)

從萬寶週刊1648期開始,錢老師看好台光電(2383)開始,國內銅箔基板及PCB族群就開始啟動一波向上行情,而到了本週,台光電也穩穩站在千元關卡左右

120 雜誌

八月開新局 晶片關稅突圍

八月開新局 晶片關稅突圍

109 雜誌

PCB不可或缺的鑽針製造廠─尖點

美股連續創新高的氣勢在上週開始有了轉變,上週五公布的就業數據令市場震驚,使得華爾街不得不重新評估美國救業人口與經濟的真實狀況

105 雜誌

AI財報外溢效應五大CSP廠獲利超預期

五大CSP廠公布業績和營運展望,AI明顯帶動成長,為了避免遭對手追上只能加碼資本支出,谷歌增加百億美元超越微軟、Meta二度調高下限、甲骨文下年度支出會比目前預估更多。

94 雜誌

半導體關稅將底定 大盤多空震盪

美國祭出第232條款針對半導體進口的調查結果,就算降低稅率有限,但台灣因獨特生產AI伺服器供應鏈,獲利仍有高水準;傳產股因中國內捲趨勢持續,股價以每股淨值為反彈上限所在;軍工股以無人機為首盤堅震盪。

90 雜誌

鴻海率台股攻25000 下半年領域展開 AI伺服器、機器人、電動車大軍齊發

鴻海率台股攻25000 下半年領域展開 AI伺服器、機器人、電動車大軍齊發

83 雜誌

轉型到AI伺服器的潛力股

大盤到7/22漲到23486最高點,直線下殺到22987,在KD向下(K值75.55%、D值80.91%)一日反轉,且量能放大4361億,為21天以來的最大,除顯示有部分漲多股主力有烙跑嫌疑(放大量的金居、新盛力、富喬、前鼎…)及六大高估股,這部分投資人要小心應對

72 雜誌

高齡社會來臨 掌握長照險3大重點

依據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公布的《高齡健康與長照服務》年報指出,2020年長照服務使用者約35萬7,000人,2022年成長為44萬人,成長率為23.2%,細看年齡分布,87.9%的使用者年齡在65歲以上,代表高齡長照已是不可逆且必須提早面對的情況。然而長照費用是十分沉重的經濟壓力,因此投保商業保險已成為準備長照費用的方式之一,可以從以下3點掌握長照險。

65 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