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加深落馬傳聞!陸國防部更新官網 軍委副主席何衛東相關報導幾乎清空

籲政院對新增5天假提覆議?柯建銘稱不急 原因全說了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不分類 即時 要聞 運動 全球 社會 地方 產經 股市 生活 文教 評論 兩岸 Oops 旅遊 雜誌

單親媽創立「小村共育」:一個父母能安心工作並親自參與育兒的共享空間

有了孩子後,諸多父母面臨這樣的問題:「如何在家庭與事業間取得平衡。」

139 雜誌

黑暗三角與光明三角

早在2002年,兩名加拿大心理學家德爾羅伊‧保羅赫斯和凱文‧威廉姆斯提出了一個概念,叫「黑暗三角人格」,即符合以下3個特徵的人─自戀、馬基維利主義和精神變態─就是危險的人。

139 雜誌

到底是過動?還是睡眠障礙? 全面解讀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

孩子打呼愈來愈嚴重,半夜常常醒來,白天精神又欠佳,並且情緒起伏大,在課堂上還容易分心,到底孩子是怎麼了?

122 雜誌

我現在凍卵來得及嗎? 最佳狀況下凍卵.可得最佳效益

歐洲生殖醫學會建議,凍卵儘量在35歲之前,最晚不超過38歲。如超過35歲還來得及嗎?沒有不行,但一定要接受醫師完整的諮詢與評估,以對凍卵有正確認知與期待!

107 雜誌

在家微型創業也要有策略 用經營思維打造穩定成長的事業

家庭理財不僅僅是管理現有資產,收入的成長更是關鍵!許多媽媽因為育兒而選擇在家工作,這其實就是微型創業的基礎。只要方法對了,在家也能建立穩定成長的事業,讓家庭生活更自由、更美好。

104 雜誌

寶寶眼部常見問題 適時觀察.及早治療

眼睛是靈魂之窗,更是認識、接觸世界的重要途徑,而對於尚不會言語的寶寶來說,爸爸媽媽更得在日常生活中觀察他們的眼部情況,如此,才能及早發現並做正確的治療。

98 雜誌

職場人的「心臟按摩術」

在工作中,有些人遇到不開心的事之後會耿耿於懷。一旦沉浸其中,很容易陷入慢性的壓力過度狀態。每當回憶起這些討厭的事,心率就會加快。

59 雜誌

只要不下牌桌

有時候強牌也要弱打,也就是說,雖然自己的牌好,但你先不急著走,主動留下來斷後。所以,摜蛋講究的是,只要還留在牌桌上,就能等到機會。

51 雜誌

剖腹產半身麻醉4問

以剖腹產方式生產的話,必然會需要麻醉。對於麻醉,大家不免有滿滿的陌生感,既然因為生產而必須接觸,不妨多了解一些與麻醉有關的事情,幫助自己在術前與麻醉科醫師溝通無礙

44 雜誌

在輪椅上 美麗的成為母親

當媽媽身穿大紅色絲綢長裙,轉動輪椅登上舞臺時,她一度蒼白的臉上綻放出紅潤。她的眼睛亮閃閃的,嘴唇溫潤飽滿…媽媽說,那是她人生的高光時刻。

43 雜誌

預防醫學的代表性保健食品「桑黃」 預防勝於治療 為健康戴上安全帽

桑黃是天然保健食品,含有多酚類、黃酮類、多醣體、萜類、呋喃類等數百種天然化合物,具有多種的保健功效,成分間的協同作用更能發揮加乘效果。

41 雜誌

輔仁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瑞仁 生死之間的醫療哲學

黃瑞仁是心導管治療專家,過去投入雲林偏鄉醫療,積極籌畫成立心臟血管醫學中心,且曾經完成雲林第一例心導管治療,在臺大醫院雲林分院服務前後近12年時間,許多患者經診斷並治療後穩住健康,因而創下常規心導管檢查及治療零死亡率的耀眼成績,更成就了雲林高品質的醫療網,對於心臟疾病治療的技術革新,如數家珍。

34 雜誌

防疫新戰線!腸病毒A71型捲土重來 疫苗成關鍵保護網

去年腸病毒疫情延續,主要與新冠疫情後頻繁的社交與旅遊活動,以及免疫負債現象有關。同時,由於腸病毒種類繁多,有超過100種型別,而台灣常見的有克沙奇A型、克沙奇B型、伊科病毒、D68型、A71型等,彼此無法交叉保護,因此,即使感染過某一種病毒,仍然有可能感染其他型別,也導致兒童容易反覆感染。

22 雜誌

聽力好大腦老得慢 搶救聽力的好習慣

根據國發會推估,今年初台灣已經邁入超高齡社會,截至2024年8月,包括 嘉義縣、台北市、南投縣、雲林縣、屏東縣、花蓮縣、基隆市等7縣市的65歲以上人口已超過20%,率先進入超高齡社會,顯示台灣高齡照護挑戰日益嚴峻,其中聽力健康預防與意識提升更是當務之急。

18 雜誌

洪小鈴生了!兒童節公布女兒正面照! 產後最怕「產後憂鬱」,有神隊友張天霖就不怕

洪小鈴和張天霖愛的結晶誕生!在兒童節這一天,洪小鈴公布女兒的正面照,也在產前《媽媽寶寶mombaby》雜誌拍攝的封面故事中,透露對小寶貝的期待。

14 雜誌

兼具診斷與治療的子宮鏡 慎選專業醫師.做好術前溝通

婦科檢查種類多,若是針對子宮內部狀況,很常運用子宮鏡檢查,如同胃鏡、大腸鏡檢查一樣,將細長的內視鏡深入子宮腔內探查。子宮鏡不只是檢查工具,也能做為治療之用。雖然大多數的子宮鏡檢查及治療都能安全地進行,但也不是全無風險,接受子宮鏡檢查或手術時,若能慎選具有相當經驗值的醫師,可減少發生問題的風險。

5 雜誌

高齡產婦注意胎動.預防早產

懷孕、生產本來就充滿風險,高齡產婦所面臨的風險更是高於一般人,而且年齡愈高,風險愈高!當前,不只高齡產婦的人數愈來愈多,所謂「高齡」的歲數更是愈來愈高,進而讓「高危險妊娠」已成普遍現象,不僅僅讓產科醫師的挑戰更大,挑戰的難度也大幅增加。為了降低懷孕、生產的風險,孕媽咪與產科醫師合作絕對是必要之舉!

1 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