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楊柳估明晨轉中颱!最新路徑曝光 周三四靠台、這天「影響最劇烈」

民眾黨維持「2年條款」將換血 王鴻薇盼繼續合作:有遺憾也有期待

台灣問題

菲國總統稱不對台海置身事外 陸媒:以台灣問題取悅美國

菲律賓總統馬可仕近日通過印度媒體表示,如果中美在台灣問題上發生對抗,菲律賓「無法置身事外」。對此,大陸官媒環球時報社評指出,這番表態,與菲律賓近一段時間在台海問題上的頻頻動作相互呼應,暴露馬尼拉的真...

兩岸

小馬可仕說「無法置身台海事外」 大陸嗆菲律賓「不要玩火」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近日訪問印度,他在接受當地媒體專訪時說,一旦台海爆發衝突,菲律賓「將無法置身事外」。大陸外交部昨天回應稱,對於菲方持續採取錯誤和挑釁言行,中方堅決反對,敦促菲方「不要在中方核心利益...

全球

若台海衝突…菲律賓總統稱「無法置身事外」陸外交部怒轟:不要玩火

(德國之聲中文網)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本周三(8月6日)在訪問印度期間接受印度《第一郵報》(Firstpost)采訪時表示,若台海爆發衝突「考慮到台灣跟菲律賓...

全球

陸駐英使館批強生訪台 外交官員:被挺台訊號踩痛腳

英國前首相強生日前訪台於論壇促民主團結挺台,大陸駐英國大使館批「胡言亂語」。外交官員今天表示,大陸被強生的挺台訊號踩到痛腳,訴諸「戰狼外交」語言,而強生發言明示大陸破壞現狀,凸顯台灣為良善力量的存在...

要聞

美國拒賴總統過境紐約?陸國防部:應慎之又慎處理台灣問題

外媒指美方拒絕讓總統賴清德過境紐約。大陸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張曉剛大校30日要求美方慎之又慎處理台灣問題,共同推動中美關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財聯社報導,張曉剛強調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大義所在、人心所...

要聞

陸使館回應日白皮書:台灣問題是不可逾越紅線 籲日「勿走以鄰為壑邪路」

大陸駐日大使館昨晚由發言人以答記者問方式回應日本2025年版防衛白皮書的內容稱,日本新版防衛白皮書延續對華錯誤定位,在台灣問題上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台灣問題...

兩岸

回應日本新版防衛白皮書 陸外交部強調台灣問題屬中國內政

日本政府15日公布2025年版的「防衛白皮書」,內容提及中國大陸在地區的軍事活動可能會嚴重影響日本的國家安全。對此,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則強調,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並敦促日方停...

兩岸

何時動手?陸學者曝中共這策略很高明 「兩岸統一沒時間表更恐怖」

美國戰略界推測,大陸可能在2027年動手解決台灣問題,少數觀點則是認為是2030年。中國人民大學國關學院副院長金燦榮表示,大陸沒有宣布時間表,可以保持一定的戰略靈活性,「雖然沒有時間表,但隨時可能成...

兩岸

陸學者:川普訪中 應表明不支持台獨

美國總統川普今年初曾表達訪中意願,日媒日經亞洲日前報導,美國官員正籌畫川普於下半年率領數十位企業執行長組成代表團訪問大陸。上海國關學者吳心伯認為,美方能否澄清在「台灣問題」上的模糊立場,對川普期待已...

兩岸

下半年將訪陸?陸學者強調「川普是聰明人」 揭行程成功必要關鍵

日經亞洲(Nikkei Asia)日前報導,美國官員正籌畫川普於下半年率領數十位企業執行長組成代表團訪問大陸。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如近日對此表示,川普在台灣問題上的立場...

兩岸

會德總理與外長 王毅:盼德支持陸實現統一

正在歐洲訪問的中共政治局委員兼外長王毅,接連向德國總理與外長釋出希望德國支持中國統一的訊號,王毅表示,希望德方像當年中國無條件支持德國統一一樣,支持中國為實現國家完全統一作出的努力。而對稀土問題,他...

兩岸

王毅促恪守一中原則 歐盟: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

在大陸與歐盟領導人本月底即將於北京舉行峰會前夕,中共政治局委員兼大陸外長王毅與歐盟高層舉行了高級別戰略對話。王毅說,大陸願同歐方推動新一次中歐領導人會晤取得積極成果。他也喊話雙方應加強交往、推進合作...

兩岸

大屋頂下/中華民國與中國方向 系列④ 敬畏兩岸歷史恩典

這是我的基本思考:自由是人性的本質,民主是文明的方向。人類逾萬年的歷史已可確證前述這句話的顛撲不破。從民主體制看,自由,民主,已無須詞費。即使從共產主義言,其關鍵詞「解放」就是「自由」;而共產主義源...

評論

川習通話後 陸駐美大使:美應撤銷「錯誤舉措」

新加坡外交部長維文受邀至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發表談話表示,美中之間脫鉤將衝擊全世界,為全球帶來通膨、減緩進步,美中現在缺乏戰略信任,需要多通話、多互相訪問。川習五日晚間通話後,大陸駐美大使謝鋒表示,...

全球

名家縱論/大國博弈與戰略自主

川普與習近平終於在六月初通了電話,中國大陸外交部發布了正式新聞稿,美國白宮並未公布通話的內容,而是川普經由自創的社群媒體平台Truth Social發文,凸顯了決策的個人特質,改變過去制度化留下官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