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盃男籃/浪費21分領先優勢 中華隊遭伊朗逆轉無緣4強
心衰竭
不是胸口痛才是心臟病 別等到喘不過氣才就醫
很多人以為,心臟出問題一定會「很痛」。其實,有一類心臟病很常見,卻經常被忽略,因為它往往不會痛,而是「喘」得厲害——這就是「心臟衰竭」,俗稱「心臟無力」。門診中,常見七、八十歲的阿公阿嬤說:「最近怎...
吃藥控制但心臟越來越沒力 59歲老菸槍植心臟輔助器獲重生
59歲紀姓男子有抽菸習慣,最多一天抽上3包菸,15年前罹心臟病,雖有吃藥控制,但心臟越來越沒力,導致嚴重心臟衰竭,心臟功能剩下不到20%,常掛急診,今年6月在台中榮總植入長效型左心室輔助器(LVAD...
健康主題館/哪些運動對心臟有益?做對更要做得剛剛好
運動被視為維持健康、延緩老化的重要方法,不僅能預防慢性病,更能強化心肺功能、改善情緒與睡眠品質。但究竟哪些運動對「心臟」特別有益?不同年齡層與心血管疾病患者又該如何選擇適合的運動?醫師提醒,運動不只...
「心臟癌症」一年內死亡率近三成 醫曝最大危險因子…超標就有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除了影響身體機能運作,還會引發各種代謝異常及心血管疾病。根據統計,有超過80%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都有肥胖問題;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郭志東表示,過重、肥胖可能...
病危時灌保健品恐添亂!醫師曝:應以正規治療為先
當身體遭遇敗血症、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或心臟衰竭等急重症時,不少家屬為了挽救親人,仍會將各式保健食品送到病榻前,甚至要求醫護經由鼻胃管灌食。然而專家提醒,這樣的做法恐非助力,反而可能增加醫療困擾與患者...
98歲心衰竭 「體外加強反搏」讓他站起來還「回春」
「看著父親從坐輪椅到能自行走動,甚至長出黑髮,是子女的最大福報。」張先生看著98歲父親拄著助行器緩步前行欣慰的說。張爺爺因冠狀動脈疾病引發心臟衰竭,卻因多重慢性病與高齡無法手術,因此在台中慈濟醫院接...
青筋恐是健康警訊! 醫曝關鍵「1處」映出心衰竭、肝硬化
某些人的皮膚上容易浮現出一條條青筋,讓人不禁擔心是否健康出現問題。重症醫師黃軒發文提醒民眾,若脖子上有青筋突起,則可能為「頸靜脈怒張」,這多見於心臟衰竭、肝硬化/腫大及上腔靜脈血液回流受阻等疾病。胸...
溫差劇烈血壓波動大 高雄男心衰竭急送醫幸救回一命
高雄48歲高姓男子有10年高血壓病史,儘管按時服藥,飲酒習慣仍未改,清明時節遇上日夜溫差大,突發心臟衰竭,所幸家人及時幫他做心肺復甦術,緊急送醫搶救。醫師表示,施以完整心衰竭藥物治療及體外反搏法,病...
高血壓控制不佳 8旬奶奶診出心衰竭
82歲王奶奶多年來接受高血壓治療,但血壓控制不佳,收縮壓常超過150毫米汞柱。雖然日常生活未受明顯影響,最近卻逐漸感到喘息,活動後需要頻繁休息,並出現雙腳水腫、夜間需墊高枕頭才能入睡等症狀,經診斷居...
健保署在宅照護將先納安寧病人 研議擴至心衰竭等
健保署今年起推動在宅急症照護模式,初步適用對象僅感染症。健保署長石崇良今天說,明年擬先納入安寧病人,預計明年下半年研議是否擴大至心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化社...
病人滾雪球個管師燃燒殆盡 健保署在宅照護擬納心衰竭
心臟衰竭患者出院後若再入院,死亡率提升4成。衛福部健保署過去實施急性後期照顧方案(PAC),由個管師等團隊追蹤病況,病人死亡率下降近5成。近期健保署擬在宅急症照護計畫納入心衰竭,讓病人在家以工具監測...
非聽不可/護心飲食 三低一高
主講:國泰醫院營養師洪可珎時間:12月25日(三)下午2時30分至3時30分地點:國泰醫院本館7樓視訊會議室(台北市仁愛路4段280號)洽詢:02-2708-2121轉1681心衰竭的藥物治療、心衰...
吃鍋水腫小心!醫示警麻辣鍋喝1碗就極限 一類人恐致心臟衰竭
「水腫不是水喝太多!」心臟內科醫師林謂文上節目《健康好生活》中指出,自己曾遇過一名60多歲的病患,有高血壓、心衰竭病史,近來病情惡化,腳常常水腫,詢問之下才知道,該男子非常喜歡喝火鍋湯,在鈉、鹽分攝...
續命靠這小物…他心衰竭裝心室輔助器逾10年 破全台紀錄
心臟移植手術是心臟衰竭末期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器官捐贈來源相當有限,對於等待移植期間發現癌症或其他心臟移植禁忌症,居家型的左心室輔助器,能成為末期心衰竭病人及家屬的治療選擇,幫助病人重回生活常規,接...
50多歲男心衰竭險死 居家型心室輔助器助續命
心臟移植是治療心臟衰竭末期最有效方法,但往往一「心」難求,部分患者使用居家型心室輔助器續命。已安裝快11年的50多歲邱姓男子今天分享心路歷程,籲病友把握重生機會。器官捐贈嚴重不足,居家型心室輔助器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