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柯文哲買商辦被租客「霸占」…陳佩琪想談也被擋 怒提告討房!

北檢昨赴台師大扣押血液 校方:配合調查、絕不隱匿刪除

從垂涎欲滴到鄉愁敲門 社群飲食浪潮大翻轉

息肉

6旬翁每天習慣喝1種湯…檢查發現2.5公分息肉 確診大腸癌

台灣大腸癌發生率連續多年居亞洲之冠,亦是國內第二大癌症類型及第三高死亡率癌症,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2022年新增大腸癌病例達17,643人,2024年死亡人數更達7,000人,平均每31至37分鐘...

生活

國人十大癌症胃癌排第8 醫揭一口訣五大重點防癌上身

衛福部最新公布113年國人十大癌症,胃癌排名第8,共造成2221人死亡。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三餐不定時,更嗜吃重口味食物,門診中常聽到病人說,「醫師,我最近胃不太舒服,常常脹氣、胃酸、吃一點就飽,會不...

生活

未清腸乾淨影響大腸鏡檢查 AI輔助「揪出」危險息肉

55歲劉姓男子參加國健署補助的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陽性,進一步到醫院接受大腸鏡檢查,但檢查當天腸道清得不夠乾淨,部分腸道仍有液態狀糞便,影響檢查效果。幸好醫師搭配人工智慧AI影像辨識系統,及時發現被...

生活

三個雞婆救命!照大腸鏡意外切除癌化息肉 台積電女員工淚謝醫護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許秉毅,昨(16)日於臉書曝光一名台積電女員工發現早期大腸癌的事例,該名女病患原本因糖尿病就診,在醫師及癌篩個管師提醒下接受檢查,意外讓部分轉成大腸癌的腺瘤性息肉,在大腸鏡...

生活

上班外食族小心大腸癌 息肉及早切除及早治療

嘉義有名46歲上班族張姓男子,三餐幾乎外食,用餐時間也不固定,至中榮嘉義分院做大腸癌篩檢顯示結果為異常,大腸鏡檢查發現早期息肉,大腸直腸科醫師江梓維將其切除,病理報告顯示為良性腺瘤,後續恢復狀況良好...

生活

不到20歲也可能得大腸癌 你也是高風險族群嗎? 醫師提醒有哪些徵兆須留意

國人十大癌症排行,大腸癌發生率位居第二位,且有年輕化趨勢。行健大直健康管理診所院長、肝膽腸胃科醫師梁程超表示,台灣罹患大腸癌近9成是50歲以上的族群,但50歲以下年輕族群罹患率每年上升3%,必須正視...

元氣網

大腸癌驗大便準嗎? 糞便潛血精準度8成

想要揪出大腸癌,到底要做糞便潛血檢查還是大腸鏡?目前台灣提供50至74歲民眾,每2年免費一次的糞便潛血「定量免疫法」檢查,用糞便來進行大腸癌篩檢,最新研究證實,檢查精準度高達80%,安全又簡單,不需...

元氣網

大腸息肉異常演化成大腸癌 胃腸醫曝6種人有「息肉臉」

衛福部統計,大腸癌位居國人十大癌症第三名,大腸癌病灶常從息肉病變而來,但有沒有大腸息肉,看臉看得出來嗎?腸胃科醫師葉秉威於臉書表示,經他做過約5、6萬支大腸鏡經驗,從病患整體身形進行判斷,歸納以下6...

生活

養好腸道環境碳水不可吃太少 醫:攝取種類是關鍵

衛福部癌症登記資料統計,國內約每半小時有1人罹患大腸癌。醫師提醒,養好腸道環境,建議碳水化合物攝取勿低於5成,但可改吃富含抗性澱粉、寡糖和膳食纖維的五穀雜糧和豆類。大腸癌連續16年高居國人癌症發生率...

生活

大腸癌逾9成是瘜肉演變 加工食品、脂肪肝、肥胖易致癌

腸道長息肉,千萬不可輕忽,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表示,有超過9成的大腸癌是從「瘜肉」經過5至10年演變而來,民眾應重視預防醫學,考量大腸癌發生率及年輕化現象,40歲就可考慮進行大腸鏡檢查,有助...

生活

余祥銓被檢查出3顆可能成大腸癌的腺瘤!有家族病史者,應幾歲開始做大腸鏡?

余天兒子余祥銓日前在臉書發文驚曝,做大腸鏡檢查出7顆息肉,其中3顆是可能會變成大腸癌的腺瘤,讓他很「Shock」。一般建議,50歲以上應定期接受大腸癌篩險,但若有家族病史者,應提早到40歲接受大腸鏡...

元氣網

歌手丁噹卵巢長息肉致子宮頸癌指數飆高?醫教先分清楚卵巢與子宮、息肉跟腫瘤

41歲「偶像劇主題曲女王」丁噹日前出席記者會,透露因做全身健康檢查發現子宮頸癌指數飆到最高等級,趕緊動手術切除卵巢瘜肉。三軍總醫院婦產部部主任張芳維表示,一般瘜肉多長在子宮頸與子宮腔,在門診即可切除...

元氣網

「大便顏色」綠、黃、白...代表身體出什麼問題?一張「顏色對照表」教你判斷

大腸直腸癌是台灣人最容易得到的癌症,蟬聯超過20年的癌症榜首,很多人在得到大腸癌之前,就會開始覺得渾身不舒服。因為腸道中存在人體70%的免疫細胞,可說是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健康不只是消化順暢的重要關...

元氣網

出血率低、切除時間短…大腸瘜肉「冷切除」完勝「熱切除」

大腸癌連續15年蟬聯國人10大癌症第一名,每年一萬多人罹患大腸癌,衛福部國健署補助50到74歲民眾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檢出陽性者再做大腸鏡並切除瘜肉,可以降低大腸癌發生率。可惜的是,許多人切除瘜肉...

元氣網

為什麼基因療法治癌症很困難?表觀遺傳調控機制是解藥嗎?

▍癌症生物學——你一定要知道的一件事癌症是細胞異常、不受控制複製增殖的結果。正常情況下,我們的細胞會依正確速率按表操課、複製分裂,這是細胞內複雜的基因網絡相互制衡的成果。有些基因會促進細胞增殖,這些...

元氣網

膽結石患者更容易罹患膽囊癌? 專家剖析10大危險因子

許多人聽過膽囊結石,發作時痛到在地上打滾,但膽囊也可能長出壞東西,台灣每年就有1千多人罹患膽囊癌。膽囊位於腹腔深處,很難透過觸診發現異狀,不少患者是在出現上腹痛、噁心嘔吐、食慾與體重下降、右腹出現腫...

元氣網

台東80歲老婦肉瘤3年長到5公分 醫師手術並教如何保養

台東縣一名80多歲、患有糖尿病老婦人3年前在會陰部長肉瘤,她因害羞遲未就醫,一直長到約5公分大才由孫女陪同到台東基督教醫院婦產科看診,婦產科醫師古妃君以簡單外科手術切除,經病理化驗屬於良性上皮纖維息...

元氣網

內視鏡檢查就診數大減…疫情後 癌症死亡恐激增

受疫情影響,去年就醫人次大減,與前一年相較,至少降低兩千萬人次,其中以消化內科健保給付點數減少最多,第一季、第二季分別下降百分之十四、百分之二十點八,降幅位居第一名,消化系醫學會秘書長邱瀚模警告,許...

元氣網

擅長大腸鏡檢查、致力推廣癌篩的台大名醫如何預防大腸癌?邱瀚模靠這2招

致力推廣大腸直腸癌篩檢、擅長大腸鏡檢查的邱瀚模,回憶起自己第一次「被做」無麻醉大腸鏡檢查,「那是我在日本研習時,指導教授為我做的檢查,在那個診療檯上,這麼私密的部位⋯⋯」醫學不是純科學。疾病治癒或得...

元氣網

揪出消化道癌前病變 三總成立內視鏡檢查區增受檢人數

大腸癌是我國罹癌人數第一位已超過十年,但據國健署數據發現,早期癌的治癒率和5年存活率都可超過8成5,三軍總醫院今成立「健康管理中心內視鏡檢查專區」,民眾進行腸胃道癌症篩檢後,可快速查詢高精準性檢驗報...

元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