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民
學者看海葬 籲增加儀式感
台灣海葬不普及,與民間習俗有關,甚至有殯葬業者質疑,怎忍心讓家人泡在海水中?研究生死學專家說,海葬是回歸大自然,建議增加儀式感,增加追思與緬懷的記憶點,或結合觀光等配套措施,讓海葬更有溫度。桃園市有...
新竹榮民之家手作潤餅迎清明 喚起百歲榮民童年回憶
清明節前夕,新竹榮民之家特別為養護住民舉辦潤餅手作活動,讓長輩們重溫傳統節慶的溫暖記憶,更在親手製作的過程中,享受團圓與回憶交織的幸福時光。主任白恩惠及副主任鍾翔宇,特別陪伴榮民楷模劉明芝及百歲榮民...
8旬榮民急救逾半小時難續命 家屬哀求繼續救 醫曝背後真相
長期臥床的榮民伯伯,因器官衰竭引發敗血症,醫護人員緊急急救,按壓超過30分鐘,伯伯全身多處流血、肋骨被壓斷,當醫師準備判定死亡時,伯伯的同居人在旁苦苦哀求「繼續救,不然就告人」,醫護團隊苦勸,急救超...
不捨清貧榮民遺眷單親扶養孩子 台南小東里里民各捐300湊10萬捐贈
42歲蘇姓榮民遺眷獨力扶養13歲女兒,因本身身體狀況不佳、有僵直性脊椎炎,每年都要換血一次,一個月僅能打零工賺取微薄收入,與女兒住在不到5坪的套房;台南市榮民服務處認養她的孩子,每月提供3000元補...
無須長距離步行 竹市83路公車4月起增「新竹榮家」站
新竹市府近期接獲長者陳情,指83路公車在崧嶺路已設有公車站點,但長者下車後還須步行約300公尺才能到新竹榮家,既不方便也造成負擔。經研議,市府今宣布,4月1日起將83路公車路線每日4個班次增設「新竹...
花蓮鳳林死亡車禍 小貨車「倒頭栽」水圳駕駛傷重不治
花蓮縣鳳林鎮今天發生死亡車禍,60歲許姓男子駕駛自小貨車,副駕駛為乘客林姓男子,行經鳳林鎮中正路二段472巷與無名路口時,與54歲黃姓女子駕駛自小客車發生碰撞,整輛貨車倒頭栽在路邊的水圳,造成許男傷...
有洋蔥!開闢人倫林道70多榮民殉職 擲筊願留台守護山林
南投信義西巒大山是熱門登山路線,該路線必經人倫林道,早年由榮民開闢,闢建時有70多人殉職,林保署南投分署設紀念塔安靈,部分榮民親屬盼迎回對岸安奉,但經擲筊三分之二不願返陸,願留下守護山林,該分署今舉...
南投舉辦榮民塔春季祭典 感念貢獻林業建設
林保署南投分署今天舉辦人倫分站榮民塔春季祭典,感念殉職退役榮民貢獻林業建設,南投分署表示,部分榮民牌位由親人迎回中國,也有殉職者不願隨親人回中國,目前祭祀65人。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南投分署今天透...
金門人瑞李阿嬤慶百歲生日 曝長壽秘訣「規律作息9點上床」
「每天早睡早起,三餐吃得簡單,凡事不強求。」這是金門百歲人瑞李蘇治的長壽祕訣。現年100歲的她,雖然歷經戰亂與艱辛歲月,仍能保持健康體魄與開朗心境,成為晚輩學習的典範。金門縣榮民服務處長劉信義今天率...
郵局成警示帳戶榜首有苦難言 即刻求援秒推打詐新措施
法務部日前公布2024年最新前十大警示戶的排名,中華郵政即一般人熟悉的郵局竟位居榜首,法務部更據此指責郵局打詐不力。事實上,郵局卻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為亡羊補牢,知情人士透露,郵局3月5日火速...
代筆遺囑無效百萬遺產差點沒了 她提「死因贈與」告贏
「等我死後,這些財產都給你」,有這種想法的長者大多透過預立遺囑的方式,確保自己百年後遺產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安排,但萬一預立遺囑出包,難道遺產分配就只能依法辦理嗎?高雄一名房姓老榮民,隻身在台無任何繼...
藍綠聯手促成站牌更名 高雄榮家伯伯不再下錯站
高雄榮民之家周邊公車站名與捷運站名相似,導致榮家許多長輩混淆,經在地人士及藍綠民代聯手,最終將公車站牌更名為 「高雄榮家(楠梓科技園區)站」,大幅提升辨識度,讓長者不再跑錯站或下錯站。高雄榮民之家以...
嘉市火化場聯外道新闢工程遷葬21位無主榮民 市府辦安祀超度法會
嘉義市府上午在市立殯葬管理所,舉行「嘉市火化場聯外道路拓寬及新闢第3期工程」無主榮民安祀超渡法會,市長黃敏惠主持開香及點燈儀式,率全體人員誠敬上香、獻花、獻果、獻爵,向21位早年為國犧牲奉獻榮民英靈...
退輔會新春團拜 賴總統:捍衛中華民國要優先保護台灣
賴清德總統今天參加退輔會新春團拜活動,致詞時重申自己擔任總統的三項使命,強調「要捍衛中華民國,一定要優先保護台灣」,就像榮民過去出生死,投入八二三炮戰和古寧頭戰役,「其實我們的目標都一致」。賴總統說...
總統出席退輔會團拜 籲團結守護國家不被中國滲透
總統賴清德今天出席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114年新春團拜」,他提到,不管是什麼時候來到台灣,不管是什麼族群,只要認同這塊土地,就是這塊土地的主人,也是這個國家的主人,大家團結在一起,共同守護國家...
兩岸無正式官方組織 老兵遺骨想「落葉歸根」路阻且長
1940年國共內戰,台灣將近60萬名老兵隨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卻再也沒能返回故鄉中國大陸,他們人生最後願望就是落葉歸根,但迄今只能靠民間善心人士協助尋找埋身之處或運送骨灰,兩岸間無法建立常態解決機制,...
他背老榮民骨灰助魂歸故里21年不間斷 至今仍有壓力
「老兵總在清明節買供品紙錢朝家鄉方向祭拜,家鄉在北方的就朝北、在南方就朝南,我原以為是特殊習俗,深入了解發現,長年離鄉背井的老兵是靠著焚香遙祭解慰思鄉情懷。」高雄市左營區祥和里長劉德文說,在台孤零一...
榮民身後歸故里 只能靠善心人
國共內戰,六十多萬名老兵隨國民政府播遷來台,他們人生最後願望就是葉落歸根,但迄今只能靠民間善心人士協尋埋身處或運送骨灰;兩岸無法建立常態解決機制,老榮民魂歸故里的心願,路阻且長。當年來台老兵多期許有...
關鍵人物/「帶老伯伯回家 冥冥中有保護」
「第一次背骨灰覺得怪怪的,但想到能帶老伯伯回家,內心很踏實;奇妙的是每趟旅途都很順利,彷彿冥冥中有人保護。」劉德文談起廿一年擺渡人生,眼中露出使命必達的堅毅。裝老榮民骨灰罈的紅背包,正面繡了「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