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材

浩宇創新結合台灣高階晶片技術 無創精準醫療搶攻腦疾市場

元富證券主辦的浩宇生醫(6872)配合上櫃前公開承銷,最低投標價格18元,競拍時間為2月14日至18日;2月24日至26日辦理公開申購,預計3月3日抽籤,暫定3月7日掛牌。浩宇生醫專注於解決複雜且精...

產經

承業醫跨長照事業醫 療園區上半年動工 將推動富康藥局掛牌

承業醫(4164)6日表示,楊梅的自有土地上啟動醫療園區興建,園區將涵蓋住宿式長照機構與地方醫院,預計2027年完工,正式跨足長照事業。同時,旗下的富康藥局目前家數規模已達60家,今年將持續拓點,目...

產經

弘光科大生甄試上國大 優異醫技科研錄取成大醫工碩班

弘光科技大學醫材系學生陳智翔從大一便立定繼續升學的目標,積極投入專題研究、參與相關競賽,不但獲得國科會大專學生專題研究計畫補助、全國⼤專專題競賽佳作,今年更以優異的研究成果通過甄試,錄取國立成功大學...

文教

浩宇生醫拚3月上櫃 NaviFUS超音波治療系統可治腦癌

浩宇生醫(6872)預計3月上旬上櫃,公司將在2月7日舉行上櫃前業績發表會。浩宇生醫總經理龍震宇5日表示,浩宇是全球少數以超音波治療腦科疾病的醫材公司,公司的「NaviFUS 導航型聚焦式超音波系統...

股市

2025送愛到烏克蘭及愛沙尼亞 捐111萬片可回收口罩

外交部政務次長吳志中、愛沙尼亞國會友台小組主席裴克多(Kristo Enn Vaga )、華新醫材董事長鄭永柱、台灣康匠製董事長陳勇志、不織布公會理事長簡嘉菁中午一起出席「2025送愛到烏克蘭及愛沙...

要聞

產業追蹤/數位科技 催動健康台灣

資通訊科技與AI將重塑醫療生態,醫療照護場域也正從傳統醫院擴展至居家,進一步延伸至醫病互動體驗;在「健康台灣」願景引導下,運用數位科技收集數據,加以整合應用,發展以數據驅動的個人化精準醫療健康照護模...

產經

全球醫材業成長停滯 安永揭「兩大利器」是破局關鍵

全球醫療科技產業近年來面臨成長動能趨緩的挑戰,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2024醫療科技脈動報告》指出,2023年產業在研發與併購投資的比重降至63%,創十年來第三低紀錄。專家建議,台灣業者可以精...

產經

晉弘與合富簽策略合作意向書 拚產品開發、市場推廣雙贏

合富-KY(4745)與晉弘(6796)27日宣布共同簽訂策略合作意向書,透過商業策略合作,結合合富在醫療通路行銷運營上的專長,與晉弘開發創新醫材的技術實力,雙方於產品開發及市場推廣上將發展長期合作...

產經

陸爆新疫情 防疫概念股熱…台股生技指數漲

中國大陸疾控中心近日發布全國呼吸道傳染病監測情況,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呈現持續上升趨勢,其中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感染逐漸增多,兒童感染人數激增,症狀與流感、新冠肺炎相似,目前尚無疫苗或特效藥預防...

股市

合一:引進國際投資夥伴

合一生技(4743)昨(24)日召開線上法說會,創辦人路孔明表示,合一從研發到市場表現都按照既定目標穩健推動,新藥從台灣賣到全世界,但今年以來股價跌逾五成。他強調,將更重視股東結構調整,加速提出具體...

產經

從副作用、CP值看2種近視雷射手術 醫師:中年人先等等

近視雷射目前有2種較成熟技術,分別為LASIK及SMILE。前者技術發展有20多年以上,不過因手術過程需將角膜掀開施作,因此相較SMILE,術後乾眼症的機率會高很多;而SMILE的術後副作用小很多,...

聯合報

佳世達AI醫材打入榮總、北醫、安法 保險公司興趣濃

佳世達(2352)布局AI智慧醫療,從硬體醫材跨入AI醫材,與帆宣系統科技(6196)今年宣布合資達宣智慧,在台灣醫療科技展展出成果:AI病患醫療保險理賠金試算平台及AI骨鬆輔助篩檢系統,浚鴻數據則...

產經

台灣生技應用AI仍落後 資誠籲:抓住數位醫療新浪潮

隨著全球數位醫療的快速發展,台灣生技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會計師呼籲,生技醫療產業在採用AI方面相較其他領域仍顯落後,台灣在醫療與數位科技領域具備強大實力,應抓住這波新浪潮,積極探索AI應...

產經

緯創、北醫合攻智慧醫療

緯創(3231)醫療布局再下一城,旗下高階智慧醫材製造商緯創醫學昨(21)日宣布與台北醫學大學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北醫三家附設醫院將成為合作臨床場域,共同推動智慧醫療應用。同時,緯創醫學與台北醫學大...

股市

合世生醫推出新型助聽器 今明兩年強攻海內外市場

合世(1781)跨足聽力產品市場,該公司首創的開放式不塞耳助輔聽器已在今年8月在台上市。董事長楊國和20日表示,新輔聽器初期透過台灣大(3045)直營門市舖貨,合世生醫目前也持續洽談通路,明年新輔聽...

股市

生技論壇/中華開發生醫基金總座吳欣芳:明年投資關注三主題

中華開發生醫基金總經理吳欣芳提出,明年國內生醫產業有三個值得關注的投資主題,包含創新藥、減重醫美相關的慢病治療與健康長壽商機,以及創新醫療科技與AI賦能服務。經濟日報昨(6)日舉辦「2024生技論壇...

產經

智慧經營/中美製藥董事長林命權 三箭齊發 鞏固競爭力

擁有88年歷史的老牌藥廠中美製藥,兩年前完成第四代接班,今年39歲的董事長林命權,接掌兵符以來「三箭齊發」,除了鞏固既有的核心競爭力,同時求新求變,包括加速研發新藥以及拓展國際市場,積極推動轉型為具...

產經

醫療自費平台 拚明年初上路

醫療自費項目琳瑯滿目,且各家醫院收取費用不同,衛福部健保署過去設置「自費醫材比價網」,如今將於年底試辦「醫療自費平台」,除了揭露各家醫院自費醫材收取的費用,將把產品技術、使用說明、臨床資料等全數揭露...

生活

可成投1.75億元併精能CDMO業務 慢性疼痛醫材商機俏

可成(2474)將以1.75億元代價,取得精能醫學旗下CDMO業務營業資產,該部分資產將併入可成集團旗下可力生醫。可成25日發布重訊。精能醫學表示,公司正在調整經營方向,改善財務結構,故將CDMO營...

產經

長佳智能獲馬來西亞肋膜積水醫療器材核准函

長佳智能(6841)16日宣布,該公司產品「肋膜積水檢測系統」獲得馬來西亞醫療器材核准函,總計長佳智能至今已取得41張國內外醫材許可證,其中包括15張台灣TFDA、11張美國FDA、以及15張其他國...

產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