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外籍人士交通事故死傷恐創新高 機車傷亡占5成

院士

台灣無諾貝爾獎本土得主 吳誠文:丟臉 大學該檢討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昨天表示,全國科研經費近年穩定成長已達一五九五億元,基礎科研預算更是五年成長百分之四十五,讓大學無後顧之憂,且台灣經濟實力已非小國,但本土努力了幾十年仍未有諾貝爾獎得主,他直言「真是...

文教

中國漫記/上交密大終止學術合作 美中脫鉤已是進行式?

川普2.0即將展開,美中的脫鉤恐進一步升高,包括學術的脫鉤。就在川普就任10天前的1月10日,美國密西根大學以「國家安全」為由,終止與上海交通大學的合作。這不只是一個象徵,更是一個預兆。憂學術合作反...

聯合報

政院科技顧問會議建議:碳費用於支持低碳能源研究發展

行政院2025年科技顧問會議8日傍晚正式閉幕,並由首席顧問、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就「氣候變遷衝擊與調適」和「低碳能源與去碳化」兩大主題,於閉幕式向卓榮泰院長進行總結報告,建議碳費收益用於支持加速減碳之低...

產經

軟洽會成都舉行 簽約68億元人民幣

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軟件合作洽談會(簡稱中國軟洽會)於2024年12月30日至31日在成都舉行。此次洽談會促成了一系列軟體產業項目合作,活動期間集中簽約總金額達68億元(人民幣,下同)。中新社報導,本...

兩岸

大陸全固態電池 最快二年上車

大陸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昨(30)日表示,目前大陸國內半固態電池技術先行,2025年具備固態電池技術內容的出貨量(包括車載與非車載領域)有望突破10GWh;全固態電池當前處於核心技術...

兩岸

陳力俊/九旬史學巨擘談民主與科學

清朝末年,國事蜩螗,許多愛國志士師法先進國家,倡導以「民主」與「科學」來救亡圖存,一時被許多人奉為圭臬;但百多年來,經過各種嘗試,跌跌撞撞,很明顯無法僅靠先賢所理解的「德先生」(Democracy)...

評論

清水高中80歲!中研院院士朱經武返母校勉勵學弟妹 勇敢闖未來

國際知名的超導物理學家、同時也是中研院院士朱經武,面對母校清水高中即將迎來80周年校慶,上午特別返回清水故居,拜訪曾經就讀的母校清水國小及清水高中,漫步在校園時,朱經武說,「我作夢最常夢到台灣,特別...

文教

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劉鎮欽獲崑山科大禮聘 任榮譽講座教授

崑山科技大學今天公告,禮聘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劉鎮欽博士擔任榮譽講座教授。劉鎮欽研究團隊在人工智慧與電網自動化領域享盛名,研發技術大幅提升大停電後復電效率,並已成功應用實際,成為全球智能電網發展的先...

文教

諾貝爾獎得主朱棣文示警 核能對台灣的國家能源安全特別重要

美國能源部前部長、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示警,在當前的國際情勢之下,核能對於台灣的國家能源安全特別重要。朱棣文日前應邀赴中央研究院進行專題演講,講題為「溫室氣體淨零排碳的機遇與挑戰」。朱棣文演講中...

產經

最多院士的淨零論壇 諾貝爾獎得主朱棣文18日談挑戰

最多院士共襄盛舉的一場論壇,邀請到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談如何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碳的機遇與挑戰,還匯聚多位中央研究院院士共同探討台灣的綠色經濟轉型,愈發凸顯「永續發展」已成為當前台灣知識界泰斗共...

產經

逾半世紀研究 中研院士周昌弘捐贈中山大學300多篇論文

著名植物學家、中央研究院士周昌弘近日捐贈國立中山大學涵蓋逾半世紀研究論文集及回憶錄「一草一木皆人生」,校長李志鵬說,獲院士致贈畢生研究別具意義,希望獲益師生能秉持其學術精神,專注研究、不斷創新,在植...

文教

世界林木業大會廣西南寧開幕 首邀泰國設國家館

大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關志鷗23日在廣西南寧表示,大陸已成為全球主要林產品的最大貿易國,大陸將加強國際合作,打造全球林木業合作交流平台,推動各國優勢互補,為世界林木業發展貢獻中國力量。中新社報導,...

兩岸

曾同時在兩岸任教 中國古典文學學者葉嘉瑩逝世…享嵩壽100歲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學者、南開大學講席教授葉嘉瑩於20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嵩壽100歲。志在傳承中華詩詞文化的葉嘉瑩,曾同時在兩岸任教,桃李滿天下,是王國維和汪精衛詩詞研究專家,曾獲「中華詩詞終身...

兩岸

陳力俊/旅美60年史學家看美國

有很長一段時期,台灣學子赴美留學,多對美國自由開放、民主法治、物質繁榮、國際領導威信,抱著嚮往敬畏之心,在美也往往能獲得各式知識與文化的滋潤。近年來,識者漸發現美國在國內與國外事務上,都產生了令人憂...

評論

試驗航線發布 虹橋拚低空經濟

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城際低空試驗航線6日正式發布,航線區域覆蓋虹橋綜合交通樞紐、虹橋蟠龍天地、太倉航站樓、松江直升機基地、昆山航站樓、蕪湖宣州機場等地。   中新社報導,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城際低空試驗航線...

兩岸

曹永和「台灣島史」概念問世 兩位編輯催生有功

台灣史巨擘曹永和「台灣島史」概念影響深遠,但此概念的正式成形問世,其實來自一位為找研究期刊題目所苦的執行編輯與其好夥伴,成為曹永和學生、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所長鍾淑敏口中的「台灣島史」背後秘密。今...

聯合報

123家企業參與 世界鑄造會議德陽閉幕

由世界鑄造組織(WFO)主辦,大陸機械工程學會鑄造分會承辦的第75屆世界鑄造會議,日前在四川省德陽市圓滿閉幕。本屆會議共吸引了來自全球超過30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餘名代表參會,共有200多位鑄造行...

兩岸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代表臺灣與EMBO 簽《準會員協定》臺歐科學新里程

中央研究院30日宣布,歐洲分子生物組織(The 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Organization, EMBO)於今年10月底在德國海德堡(Heidelberg)總部舉行...

產經

軍工系統反腐力度加強 中國電科前高層傳接連被查

大陸軍工系統反腐力度加強,中國電科高層傳出接連被查。中國電科副總經理何文忠日前涉嫌受賄一案,由大陸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香港星島日報今(26日)引述財新網報導,除了何文忠之外...

兩岸

涉火箭軍案? 中國工程院院士肖龍旭被拔政協

中國全國政協14屆常委會會議11日表決撤銷火箭軍原裝備研究院總工程師、研究員肖龍旭的全國政協委員資格,顯示官方對火箭軍腐敗案的整頓行動可能仍在持續。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全國政協14屆常委會第九次會議1...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