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
腦中風痊癒後沒事?發病風險「正常人的10倍」 中西醫合療防臥床失能
腦血管疾病位居國人十大死因前5名,其中6分之1的腦中風倖存者,可能在2年內再度發病,機率是正常人的10倍。中醫師表示,應把握腦中風發病後3至6個月的黃金治療期,以西醫的療程搭配中藥、針灸、推拿,可降...
阿嬤被孫撞右胸...腫塊兩周未消 求醫檢查竟是乳癌
彰化縣56歲陸姓婦人和孫子玩耍時被撞到右胸,事後摸到腫塊,以為被撞傷,半個月都沒消除,進一步檢查是初期乳癌,經光子刀搭配中醫治療已恢復健康。陸婦告訴醫護,幸好孫子撞出她的疾病,又得良醫才能早日康復。...
「雨水」積濕氣 中醫師:自製2料理、按壓3穴位助養生
今天是24節氣中的第二個節氣「雨水」,中醫師表示,此時容易有關節疼痛、消化不良、感冒頻發、疲勞無力等不適症狀,可自製山藥枸杞排骨湯、茯苓山藥粥,或按壓「足三里穴」、「三陰交穴」、「湧泉穴」,幫助祛濕...
另類觀光賣點 外國客旅遊扭傷落枕「針灸」變救星
中醫可能是國際醫療黑馬,不僅美顏針、不孕症調理與癌症中西醫合併療法預估商機至少新台幣10億元,中醫更是一般外國遊客旅遊期間扭傷、落枕救星,體驗針灸成另類觀光賣點。疫後觀光復甦,國際醫療市場擴大,中醫...
疫後觀光復甦 中醫瞄準美顏不孕症國際醫療商機
疫後觀光復甦,醫院診所對國際醫療摩拳擦掌,中醫也嗅到商機,夜市、百貨公司旁陸續新開幕中醫診所,中醫師公會預估觀光商機至少新台幣10億元,美顏針、不孕症調理具前瞻性。COVID-19(2019冠狀病毒...
腹瀉拉不停?中醫師:熱敷3募穴緩解 1情況恐有腹膜炎
近來流感、諾羅病毒雙重夾擊,民眾苦不堪言。中醫師建議,腸胃感染病菌導致腹瀉,除了盡快就醫治療,也可熱敷 「章門穴」、「天樞穴」、「關元穴」等3個位於腹部的募穴,緩解不適症狀,若按壓的部位有疼痛感,可...
春雨潮濕易引婦科疾病 中醫:多吃這些可降體內濕氣
24節氣將來到「雨水」,今年落在2月18日,從字面上來看,降雨量漸漸增加,但氣溫逐漸回升,讓空氣更加潮濕。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表示,各地春雨綿綿,潮濕氣候也容易讓體內濕氣無法正常代謝,心情鬱悶甚至...
非聽不可/春氣養肝定精神 中醫抗老與皮膚保養
主講:中國附醫中醫內科醫師王詩涵、林詩珣時間:2月15日(六)上午9時30分至11時30分地點:中國附醫第一醫療大樓B1 A003會議室(台中市北區育德路2號)洽詢:04-22052121轉1118...
流感流行中 中醫師:中藥「清冠一號」可防重症與死亡
台灣的流感疫情仍處流行階段,人心惶惶。中醫師表示,中藥「清冠一號」能阻斷病毒入侵與複製,減少細胞激素風暴的風險,不僅能應用在感染COVID-19,對確診流感也有一定療效,並能降低重症、死亡機率與減緩...
抗流感 中醫師:中西醫搭配有助降重症
流感季未歇,中醫師提醒,中西醫搭配有助加速恢復,並可避免重症,但若要同時服用中西藥,務必間隔半小時;且生病或初癒時應避免吃薑母鴨、麻油雞等進補食材,恐讓症狀惡化。台灣目前仍處於流感流行期,根據衛生福...
三餐不定時未控血糖 退休警疲勞感竟因糖尿病腎病變
台南一名65歲退休員警阿成過去因執勤時,常有疲倦、飢餓感及小便混濁情形,原以為是三餐不定時及工作忙碌憋尿導致,因此下班後經常用大餐犒賞自己,然而退休後因疲勞感未改善甚至加重,前往奇美醫院就醫,才發現...
當命理師遇見中醫師:一場解惑與自省的對話
圖/canva (作者自製)離開上一個「殺破狼」的大運,我終於告別奔波勞碌、趕場出差的日子,改行當個「有了這餐,還要擔心下一餐」的命理師。從工作的型態上來看,我更像是守在「網路命理大街」的算命師,等...
流感、胃食道逆流易於春季發作 中醫師推6招助治未病
本月初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也象徵春季伊始,容易有流感、新冠、腸胃脹氣、胃食道逆流、便秘等疾病。中醫師建議,可在晚上用含寒足浴包泡腳、並按壓「風池穴」、「大椎穴」,必要時敷貼三九貼,...
新書解讀黃玉階 研判百年前台灣漢醫有本地特色
百年前台灣首名領證漢醫黃玉階的著作近日出版成書,書中揭露當時台灣漢醫已有細菌學概念,會用菌來闡述與疾病的關係,可以研判百年前台灣漢醫已發展出屬於本地特色的內涵。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近期發布新書「天醫仁...
增一成!門診病人愛問「怎增加免疫力」 中醫授5招調理
大S染流感病逝日本,國內也在類流感流行期,民眾關注防疫訊息,北醫大附醫傳統醫學科醫師蘇柏璇說,近期至門診希望增強免疫力民眾增加10%,影響免疫力的因素很多,包括生活作息、飲食習慣、壓力疲勞、慢性病、...
台東馬偕成立中醫科 完成最後一塊醫療拼圖
台東馬偕醫院今天舉辦中醫科成立揭牌儀式,完成最後一塊醫療拼圖,中西醫聯手為台東民眾提供更好的醫療照護服務。病患開心表示,「終於不用到其他地方看中醫了,直接在院內看病」。中醫科主任莊義明說,中醫啟用,...
春節期間用眼過度 中醫療法可助眼部症狀緩解
春節假期結束,許多人因長時間觀看手機、電腦或電視,導致眼睛乾澀、疲勞,甚至出現畏光、怕風等不適症狀,除了西醫治療眼科疾病外,苗栗縣為恭醫院中醫科也提供透過內服藥物及針灸等綜合療法,達到症狀的緩解或改...
春節連假長時間用眼 中醫師:中藥搭配針灸紓緩不適
春節假期許多人長時間看螢幕追劇,導致眼睛乾澀、畏光等症狀,中醫師指出,可經由內服藥物搭配針灸改善,特別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青光眼及乾眼症,能加以緩解。9天的春節連假結束,苗栗縣為恭紀念醫院中醫科醫師...
初六開工日遇「立春」 中醫:多吃蔥蒜助陽氣生發
2月3日是開工日,剛好遇節氣「立春」,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說,可多吃青蔥、韭菜、洋蔥、大蒜、豆豉等具辛甘發散性質的食材,有助於陽氣生發。雖然立春象徵春天從此開始,但春寒料峭,仍要做好禦寒禦風,慎防...
如何克服春節後開學症候群 中醫師提因應方法:先睡飽再說
今年寒假碰上春節,開學次日又是元宵,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梁雅淳提醒家長,觀察孩子是不是長假過後面臨上課,出現「開學症候群」;她說中醫有4個相應於「開學症候群」的處理方法,家長可諮詢,協助孩子避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