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前發言人陳宗彥涉性招待案今判無罪 酒店業者均緩刑
剴剴遭凌虐致死 北院今裁定劉姓保母姊妹5月18日起延押2個月、解除禁見
喜傑獅「1讚折1元」反悔告329名顧客 律師見最新聲明慘了:會坐牢
中風
醫師親測「進食順序」不同 可有效降低血糖上升幅度
想要控制血糖,除了注意吃的內容,「進食順序」也很關鍵。家醫科醫師李唐越指出,飯後血糖的高低與心血管健康密切相關,尤其是高血糖不僅會增加糖尿病風險,更可能提高罹患心肌梗塞與中風的機率。李唐越在其任職診...
醫師:部分癌末病人 痛苦難耐
立委陳冠廷提出「安樂死法」草案,醫師看法兩極,馬偕醫院安寧療護示範中心主治醫師蘇文浩表示,安樂死立法形同同意「自願且積極」死亡,安寧緩和醫學會已發表聲明反對;醫師姜冠宇持正面態度,認為部分癌末患者面...
「安樂死法草案座談會」掀兩派議論 立委林淑芬:反而提供一個選擇
立委陳冠廷提出「安樂死法」草案,今天舉行座談會,會中安寧醫師、公衛學者持反對意見,認為安樂死立法後,恐導致「滑坡效應」,讓民眾把死亡當成解決問題的方式,甚至影導自殺防治。立委林淑芬表示,自己有多項疾...
健康來得及/健康不一定要運動?改變日常活動方式就可
如果您在意健康卻又不愛運動,這裡有個好消息:一項新研究指出,做家事或日常活動時,只要做得更起勁一點,就能降低心血管疾病與死亡風險。這項研究令人驚訝的地方在於,只要稍微改變打掃家裡、爬樓梯或趕公車的方...
新研究顛覆運動迷思!每天3分鐘就夠,家務、散步也能護心
擔心心臟健康,卻苦於沒時間運動?新的研究帶來了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即使只是每天短短三分鐘的適度活動,也能有效降低心臟病風險,改善整體心血管健康。 日常小動作,也能守護心臟許多看似不起眼的活動——像是準...
智慧手錶提醒心律不整連續40小時 55歲男解除中風危機
花蓮55歲黃郅達選擇配戴智慧手錶監測心律,時常收到提醒出現心律不整,2021年至2023年經過治療,但心房顫動的狀況還是不時發生,最嚴重時,曾連續40多個小時陸續心律不整,再不治療可能引發中風。他接...
廖峻風波曝財產爭議 專家籲及早規劃預開型安養信託
72歲資深男星廖峻日前第3度中風,因腦出血送醫急救,目前已從加護病房轉入普通病房觀察。與健康危機同時浮出的,卻是家庭糾紛。照顧他長達7年的楊小姐和廖峻的獨子廖錦德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爭議持續延燒...
醫囑要聽!睡覺做少這件事 男病人中風坐輪椅度餘生
不少人睡覺時會打呼,情況嚴重有機會中風猝死。台灣1名醫生分享個案,1名50多歲胖漢「晚上打呼很大聲」,其睡眠檢查結果顯示患上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醫生當時提出各項建議,包括配戴睡眠呼吸正壓儀器,協助睡...
天氣回暖不會中風?醫師搖頭當心「4主因」:不喝水小心血栓
天氣逐漸回暖,本週也將迎來今年最高溫,不過天氣變熱就不用擔心中風嗎?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謝炳賢搖頭,強調雖然溫度逐漸回升,但是現在早晚溫差劇烈,身體的調節機制容易失衡,還是存在中風風險!謝炳...
「喀喀聲」好療癒?29歲女脖子拉傷去整骨 頸動脈剝離致死
隨著TikTok及IG reels等短影音潮流興起,越來越多網紅拍攝自己接受整骨的影片,「喀喀聲」搭配療癒畫面吸引數百萬人點閱,號稱能改善頭痛、肌肉痠痛,甚至是脊椎側彎與駝背等症狀。但專家警告,這類...
廖峻三度中風!醫揭1關鍵恐使血管爆裂 症狀輕微也會奪命
藝人廖峻今傳出第三度中風,目前已恢復意識,但仍在加護病房觀察,經紀人轉述,廖峻中風前毫無徵兆;據媒體報導,廖峻第二次中風時,症狀也不顯著,僅感覺到無力、想睡,經友人提醒就醫才救回一命。書田診所腦神經...
小野的筆「為爸報仇」 吳導煽情「受媽影響」
小野和吳念真,是公認台灣最會說故事的歐吉桑,一個寫了一百多本書,一個寫了八十多個劇本。只差一歲的兩人,生命中有許多交會:一起參加聯合報文學獎、一起進中影推動新電影浪潮、甚至國小時就曾參加同一屆全國兒...
高達8成的中風其實可以避免 做到3件事就是降低風險最好方法
據美聯社報導,最新提出的指導方針可以有效預防大多數的中風。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資料,中風是2023年美國第四大死亡原因,每年有超過50萬名美國人罹患中風。但其實,只要有更好的營養、運動和風險...
氣溫驟變當心中風 國衛院:2天內升6度風險增2倍
最近天氣乍暖還寒,氣溫多變,民眾笑稱1天過完四季。不過,回溫仍暗藏危機,國衛院透過健保過去20年資料分析證實,當2天內氣溫驟升超過6度時,缺血性中風風險提高超過2倍。國家衛生研究院長司徒惠康今天在記...
中風昏迷占中國附醫病床1年半 家屬拒出院...法院判遷出
郭姓男子因十二指腸出血到台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急診,穩定後因腦中風昏迷需由長照單位治療,院方前年9月起就通知家屬辦出院都被拒絕,再提民事訴訟請求返還病床;法院認定,郭非病況危急病人卻占用病床1年半...
女大生工讀扛家計 父後事靠善團送暖
某國立大學姜姓女學生自幼與父親相依為命,父親5年前中風後引發失智症,後來車禍臥床送安養中心,她透過以工代賑及工讀,負擔生活費及父親龐大安養費用,社會處協助代墊40萬元。近日姜父過世,喪葬費無著,愛心...
女大生為父扛40萬安養費孝心感人 善心人送暖助喪葬費
就讀某立國立大學姜姓女學生來自單親家庭,自幼與父親相依為命,父親5年前中風後引發失智症,後來車禍臥床送安養中心,她用「以工代賑」及當工讀生負擔生活費及父親龐大安養費用,社會處協助困境代墊40萬元。她...
男友「種草莓」種錯位置!嫩妹癱軟倒地 醫師驚:她中風了
情侶熱戀期充滿激情和甜蜜,常愛得無法自拔。一名外科醫師分享,遇過一名年輕病患,與男友親熱後,卻突然癱軟倒地,並出現身體無力現象,經診斷後發現,竟是男友在親熱時「種草莓」太大力惹的禍。外科醫師陳榮堅在...
橘世代/【病後人生】行動已自如 剩歌喉沒恢復
民歌五十年,民歌之父楊弦依然創作不綴,最近他利用AI把舊歌詞以類似內涵寫出一首詩,再透過AI音樂軟體協助編曲,並把創作過程和作品放上YouTube。大病後總會對人生有不同的看法,楊弦說,能找回健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