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聞

防長赫塞斯又陷群聊門 疑洩軍情給妻、弟 川普:假新聞

Signal洩密案再爆後續,國防部長赫塞斯(Pete Hegseth)被指將空襲葉門的敏感情資洩露給親友;白宮新聞秘書李維特(Karoline Leavitt)21日表示,總統川普堅定支持赫塞斯,並...

全球

從彭博AI工具出包經驗看 義大利首創AI生成報紙可行嗎

金融和商業新聞媒體巨擘彭博資訊(Bloomberg)今年開始用AI寫新聞摘要,讓讀者更快得知新聞內容,但迄今至少出錯30多次,彭博只能不斷更正,洛杉磯時報也因AI出包撤掉一篇文章的AI新功能。有了A...

聯合報

德國之聲事實核查/俄羅斯觸角伸入歐洲 普亭如何影響德國選舉?

(德國之聲中文網)俄羅斯早就不是第一次試圖通過虛假訊息影響選舉。它在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和歐洲選舉中就這樣做過。德國聯邦議院稱,早在2021年的德國大選中,俄羅斯就試圖影響公共輿論。四年後,情況也...

全球

分屍案無錢開挖?藍批造謠沒人性

高雄市連續殺人分屍案震驚全國,有媒體報導稱,因藍白聯手刪除預算,致無法開挖化糞池蒐證。國民黨立院黨團首席副書記長羅智強昨天反擊表示,「高雄市長陳其邁要不要請台北市長蔣萬安來幫忙挖化糞池」,用這事情做...

要聞

打擊假新聞!馬來西亞推人工智慧事實查核助手 進一步確認資訊真偽

馬來西亞為打擊假新聞推出「人工智慧事實查核助手」(AIFA),盼透過人工智慧(AI)進行事實查核,進一步確認在社群媒體資訊真偽。馬來西亞官方新聞社馬新社(Bernama)、新海峽時報(New Str...

全球

身障者變政治工具 政院大錯特錯

立院日前通過中央政府總預算,大砍約二○七五億元,刪減幅度之大創下史上新高,對此行政院長數度親上火線,政院卻在記者會直接打上「本院新傳處費用遭在野黨全數刪除,無法聘用手語老師」的字幕公告,此宣告無疑是...

評論

看懂總預算案第一課:誰吃了納稅人的大餅?

藍白狠砍總預算,賴政府哀鴻遍野,有人說連買一張去武漢的機票都沒有,有人說南部人要到台北才能辦護照,有人說育兒津貼、老人長照、房屋津貼沒了,還有人說新iPhone無法上市,出現「一本預算兩種解讀」的現...

聯合報

洪一中轟藍白刪體育預算「非壞即笨」 名嘴舉數據:被假新聞帶風向了

立法院昨(21日)三讀通過114年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歲出2兆9248億元,較原編列的3兆1325億元,刪除百分之6點6、約2075億元。歲出刪減金額雖創史上新高,但仍比113年中央政府總預算增加百分...

要聞

AI查核假民調 學者:可依據AMITT進行初期探勘的歸類

每逢選舉各種民調就紛紛出現,其中有許多民調讓人懷疑是造假,學者建議可以參考「惡意不實資訊與影響力戰略技術分析架構(AMITT)」來進行初期探勘的歸類。銘傳大學廣電系主任杜聖聰接受中華傳播管理學會的訪...

生活

大發衝突財 中菲南海爭端遭假消息網站操縱牟利

法新社的一項調查發現,中國和菲律賓船隻在南海的對抗行動,遭到假消息網絡操縱利用並藉此牟利,這類行動也會對區域安全構成風險。法新社報導,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Marcos Jr.)20...

全球

假消息增生最大問題是人性!為什麼我們只相信自己想信的事

文/丹.艾瑞利努力相信自己已經相信的事情經過長期觀察,我深信有些人的推論十分荒謬,他們會先在心裡下結論,不論那個結論是他們本來就有的想法,或是從別人那邊聽來的想法,而且無論是因為他們非常信任那個人,...

琅琅悅讀

臉書社團「誘導轉向」手法批賀挺川 假消息誆騙美國選民

社群網站臉書出現藉由「誘導轉向」手法發假消息意圖誆騙美國選民的社團。研究發現,自從現任副總統賀錦麗今夏參選後,以她為目標的這類社團有激增的趨勢。法新社報導,數十個臉書社團以賀錦麗(Kamala Ha...

全球

1938年火星入侵假新聞,曾引發百萬人口恐慌?傳奇名導的《世界大戰》是則警世寓言

1938年,當時23歲的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服務於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 ,策畫廣播劇節目「水星劇場」。在10月30日當期節目,奧森.威爾斯改編H·G·威爾斯(H. G. W...

琅琅悅讀

美媒:中國虛構媒體與受訪人 用「假新聞」爭奪全球影響力

美聯社28日報導,為爭奪全球影響力,北京擴大在世界各地利用宣傳和假新聞,往往藉由假的記者和偽裝成合法新聞來源的可疑網站來掩飾。2022年,拜登政府的副國務卿坎伯(Kurt Campbell)訪問索羅...

全球

認知戰爭奪全球影響力 北京轉向低廉有效工具:假新聞

美聯社披露,為了爭奪全球影響力,北京擴大在世界各地利用宣傳和假新聞,往往藉由假的記者和偽裝成合法新聞來源的可疑網站來掩飾。2022年,拜登政府中素有亞洲沙皇之稱的美國副國務卿康貝爾(Kurt Cam...

兩岸

柯文哲案影響範圍廣 NCC總計收到33件民眾檢舉案

柯文哲京華城案影響範圍廣,電視台評論、各式消息也多,但不是每個民眾都買單;NCC指出,截至今天中午為止,已收到33件申訴案,檢舉電視節目內容有疑慮,其中以三立23件最多,東森3件、鏡電視2件、未指明...

要聞

【重磅快評】北檢、綠媒聲明 只怕更坐實「黨檢媒一體」

台北地檢署偵辦京華城弊案,屢遭特定媒體爆料關鍵偵查內容,為此檢方傳喚相關記者後,發新聞稿指消息來源「非檢、廉、調或法院,是記者依多年採訪經驗綜合分析判斷,偵辦團隊無洩漏偵查內容之情事」。另一方面,信...

評論

黨部遭搜 黃國昌:摸索式蒐證 正當、必要性何在?

京華城案延燒,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住處跟辦公室今天上午被檢廉搜索。民眾黨中央委員今天下午舉行臨時會議,會後由中央委員、立委黃國昌說明決議,即刻成立中央緊急應變小組,共同召集人包含中央委員林富男、中評會主...

要聞

X聊天機器人散播大選假新聞 美國5州要求馬斯克改正

社群媒體平台X的人工智慧(AI)聊天機器人先前提供關於11月美國總統大選的錯誤資訊,美國5個州今天寄出公開信給擁有X平台的馬斯克(Elon Musk),呼籲他改正這種情況。法新社報導,研究人員正擔心...

全球

中央社辦國際媒體論壇 新聞越透明越得閱聽人信任

面對錯假新聞漫天飛,媒體該如何自處,中央通訊社今天舉辦「當今新聞界的挑戰與因應」國際媒體論壇,與會代表都強調,新聞生成過程透明度越高,可信度越高,越能得到閱聽人信任。中央通訊社邁入成立100年暨改制...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