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永婕為大S直奔東京 目睹具俊曄「淚崩吻別摯愛」:心都碎了
連27摃!威力彩頭獎狂飆8.1億元 7碼幸運獎號出爐
汪小菲大雨中返家! 全身濕透「臉上分不清淚水、雨水」
健康飲食
韓國人飲食習慣改變 辣炒年糕等傳統小吃店逐年倒閉
辣炒年糕、飯捲、韓國拉麵都是過去韓國人最愛的傳統飲食,不僅好吃又物美價廉,但近年減少澱粉攝取的風氣興起,加上物價大幅上升,專賣這類小吃的店家數量逐年減少,價格也不如過去親民。根據韓國統計廳資料,從2...
春節吃多體重狂飆?營養師傳授每天1步驟 「1周養成易瘦體質」
過年少不了享受豪華的團圓飯,年假連續吃著大魚大肉,體重節節上升怎麼辦?營養師杯蓋在Instagram發布影片,教你用7步驟,一周養成易瘦體質!第一天:調整作息開始調整作息,想辦法比平常早睡至少一小時...
春節別太放縱!教育部籲飲食把握「6大原則」 少油少鹽少糖營養均衡
春節假期親友團聚,容易讓人在不知不覺中過度攝入高熱量食物,在這個歡慶的時節,保持健康飲食,才能渡過一個愉快又不失健康的春節假期。教育部提醒學生及家長,春節健康飲食可把握六大原則,保持營養均衡、減少油...
林葉亭失智父親走失身亡 醫:防失智關鍵需改五大習慣
女星林葉亭85歲失智父親16日走失,歷經11天搜救,昨天在私人庭院的水池內尋獲,已經身亡。台北榮總精準預防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張家銘今天在臉書指出,這則令人痛心的新聞震撼了許多家庭的心。他說,這樣的意外...
55歲女維持「蔬果健康飲食」卻爆肥膝關節崩壞!求助專家才知錯在哪
說到健康飲食一般會馬上聯想到蔬菜水果,一位英國女子也深信這點,但自以為健康的飲食反而讓她陷入病痛中,直到求助減重專家進行調整才恢復活力,短短三個月鏟肉18公斤。每日郵報報導,55歲英國旅遊銷售顧問瑪...
好讀周報/掌握1關鍵爆米花也能吃得健康 高麗菜可保護細胞免受癌害
文/編譯梁采蘩健康飲食只能侷限於全麥麵包、雞胸肉、新鮮蔬菜和莓果?專家指出,雖然這些食物對健康有益,但你還能有更多「另類」選擇(例如...爆米花)。這些你以為不健康的食物,實際上卻有著意想不到的好處...
好讀周報/雞腿肉鐵質多、葡萄防疾病 專家分享健康飲食「另類」選擇
文/編譯梁采蘩健康飲食只能侷限於全麥麵包、雞胸肉、新鮮蔬菜和莓果?專家指出,雖然這些食物對健康有益,但你還能有更多「另類」選擇(例如...爆米花)。這些你以為不健康的食物,實際上卻有著意想不到的好處...
影/年菜新選擇 低碳蔬食健康又環保
為增加大眾對以植物性飲食為主的年菜,結合永續、健康迎年節,立委洪孟楷、監督施政聯盟召集人陳椒華、台灣永續飲食轉型智庫協會理事長張祐銓等上午在立法院舉行「迎新春.永續健康蔬食年菜新選擇」記者會,期望展...
春節後4成國人平均增1.7公斤 5個小撇步健康過年
春節免不了大魚大肉,約4成的國人農曆年後體重平均增加1.7公斤。國健署今天提供5個小撇步,包括多高纖、天然香料取代鹽糖、選好油、蒸煮烤取代油炸、與家人分食等,健康過好年。今年農曆春節長達9天,除了團...
微量元素提升免疫力 補過頭會中毒!醫籲這樣吃更安全
你有頭痛、關節痛、容易出疹的困擾嗎?小心是身體缺乏微量元素。安法診所副院長吳凱茹表示,微量元素的量雖然少,但是對人體影響深遠,例如缺鐵易貧血、缺氟會提高齲齒的發生率、缺鋅恐引起疲勞、缺硒會導致肌肉無...
年輕人患飲食失調 恐因大腦發育遲緩
【台灣醒報記者莊宇欽綜合報導】暴飲暴食的行為傷身體,年輕人患有飲食失調竟來自大腦作用!一項調查指出,青春期的大腦成熟發展有延遲跡象,恐導致厭食症、貪食症和暴食症等飲食失調症狀,而大腦結構差異對飲食習...
通膨讓弱勢家庭餐飲困窘 幼童健康存摺恐也出現赤字
弱勢家庭孩子吃得不健康傳警訊,有學者認為問題源自經濟,就要從經濟角度去解決。政府可用補助掛號費,或設計鼓勵健康飲食方案,協助有心無力的弱勢家長,以免小孩因飲食不當影響健康,健康存摺透支,未來變成不健...
營養師:弱勢者飲食習慣不改 長大慢性病更多
弱勢學童受經濟影響很難吃得健康,營養師認為若不矯正飲食習慣,長大後慢性病更多;學者則認為問題源自經濟,政府可設計健康飲食方案協助,以免小孩因飲食不當而成了不健康成人、老人。「有政府和民間扶助,弱勢家...
健康從大數據開始 「上醫」科普片首播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維持健康要從數據、飲食、智慧醫療做起,因為預防疾病很重要,所謂「上醫治未病」將以科技化方式落實!國衛院7日推出「上醫」科普影片,院長司徒惠康表示,黃帝內經說治已病之病是...
營養法上路週年 社區推廣中心114名營養師助照護
「福伯」牙齒不好,對食物興趣缺缺,營養不良導致虛弱,幸有社區營養師助恢復。營養法上路今天滿週年,國健署表示,全台各處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共聘114名營養師,推動營養照護。年邁住離島的福伯,妻子早逝,兒女...
營養法滿周年 114位社區營養師助離島長輩改善飲食困境
今天營養及健康飲食促進法實施滿一年,該法去年1月3日公布施行,衛福部國健署指出,實施期間積極布建社區營養推廣中心,截至113年底全國社區營養推廣中心及分中心已設立74處,共聘用114位營養師,推動具...
研究:司機罹患失智症風險最低!專家稱「2習慣」才最重要
哪一行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較低?根據《英國醫學期刊》(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最新研究指出,計程車與救護車駕駛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死亡率遠低於其他職業,研究推測這與其工作...
取代白飯?專家提「花椰菜米3隱憂」:可能導致注意力不集中
健康飲食風氣盛行,花椰菜米近年更成為不少減脂人的最愛!而花椰菜米做為減肥界的新寵兒,難道沒有缺點嗎?營養學專家洪泰雄老師提醒,花椰菜米的熱量低,特別受到減重人士和低碳水化合物飲食者的喜愛,不過並不能...
好讀周報/美將更新營養指南…建議攝取植物性蛋白質 多吃豆類少吃肉
文/陳韻涵輯美國聯邦衛生及公共服務部「膳食指南諮詢委員會」(Dietary Guidelines Advisory Committee,DGAC)10日發布科學報告,建議美國人多吃豆類,少吃紅肉、加...
他懷疑「深夜看吃播」害罹膽結石 醫闢謠曝2隱憂更應注意
網紅、Youtuber風行,拍攝各種主題影片吸引網友點閱,其中「吃播」影片受到不少人喜愛,看著美食主播們大快朵頤,感覺既解饞又解壓。近日有網友分享自己罹患膽結石的經驗,懷疑是因為常在深夜時看「吃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