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世壯運足球場竟被評為最低等級!恐損國際形象 執委會:5月封場維護

醫院遭駭客攻擊再添一起 中壢長慎醫院8萬人個資恐曝光

退休生活無聊又不想花大錢出國? 60歲女曝「超省類旅遊」

內耗

換部門難融入…遭同事刻意排擠 她每晚夢到職場:我做錯什麼

怎麼調適才好?一名女網友在Dcard求救,近期換了新部門被同事排擠,疑似是因為部門的核心人物不喜歡自己,她無奈表示之前曾試著融入卻一直被冷落,每天看著同事們嬉笑打鬧就更加內耗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傷心...

生活

林右昌稱選錯人關稅145% 蔣萬安反擊:選錯人製造對立 持續內耗

民進黨昨台北辦人民是頭家政策說明會,秘書長林右昌致詞稱最近流行金句是「選錯的人、關稅145%」,批國民黨招數是聯中制美,這是「請鬼拿藥單」。北市長蔣萬安今反擊,「我想這時候,絕對不要讓民眾覺得選錯人...

要聞

理性治國 別讓罷免變內耗

最近立法院內外關於立委罷免的攻防激烈展開,尤以執政黨針對在野黨立委所發動的罷免連署最受矚目。綠營自去年大選後迅速重整組織,以罷免為政治反擊的戰略,標榜「以民意為後盾」,但實際操作中卻難掩報復與政治動...

評論

職場上會推事情的人反而輕鬆自在!你公司是否有這三種現象:庸者安逸 能者過勞

看一粒屎如何壞了一鍋粥以前有人說過:「錯誤的決策比貪污更可怕。」貪污固然可惡,但錯誤的決策能毀掉的不只是錢,而是整個局面。職場亦然——不怕員工摸魚,就怕主管無能。因為錯誤的領導,比怠惰的員工更能拖垮...

產經

唐綺陽星座運勢週報:雙魚被上級看重 處女感情迎關鍵時刻

【唐綺陽星座運勢週報3/17-3/23】 星象影響:太陽進牡羊、冥王星被觸動、土天有相 本週太陽進牡羊,週四春分感受節氣的轉變,事情趨向明朗、有明顯轉折,思考要重視自我感受並相信直覺。冥王星被觸動,...

生活

新聞幕後/常會告御狀 賴主席只聽未多言

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與綠委王世堅、王定宇的內戰,從立法院延伸到民進黨中常會,王世堅昨向黨主席賴清德「告御狀」,三人當賴面前交鋒、「充分討論」,場面一度緊張。派系人士示警,若賴清德無法約束各方勢力...

要聞

新聞眼/藍甩罷免戰場 另闢法案藍海

民團「春節不打烊」掀鋪天蓋地「大罷免潮」,讓立院新會期還未開議就漫天烽火。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稱本會期為「罷免會期」,國民黨雖不求戰,但也強調絕不畏戰,如今國民黨中央定調新會期為「民生會期」,...

要聞

遇「這種主管」薪水再高也要三思!彼得:內耗、甩鍋、該救火時沉默…這是修行而非工作

遇到這種主管,薪水再高也要三思!有些工作簡直就像一場惡夢(剛開始新的工作)主管:歡迎來到這個團隊,有什麼問題可以來問我!我:謝謝主管!(內心覺得遇到好主管)(開始遇到不會的問題)我:請問這個…主管:...

產經

二本畢業當保潔 川女被家人質疑 網卻讚她腳踏實地

「女孩二本畢業後決定去當保潔員」的消息引發熱議,傳統觀念認為大學本科畢業應從事體面的工作,但這位名叫長花的女生卻去做保潔員。由於她的學業是靠學貸和父母借錢完成,一度引來弟弟不諒解,但長花堅持她的選擇...

兩岸

治療心理該如何擺脫情緒壓力? 專家:「一方法」挖出內心深處的自己

身心關聯與控管情緒你是否曾和媽媽吵架後感到燥熱不安?也許你曾在演講前覺得心裡七上八下,或在失去愛人後感到身體沉重?這些都是情緒和體感密切相關的證據,培養識別它們的能力則是控管心理福祉的重要步驟。思維...

產經

改變「壞習慣」暴飲暴食或酗酒!6個準備階段:反覆進行也無妨只要能持續進步就行

改變的各個階段無論是要改變暴飲暴食、吸毒或酗酒、需要進行簡報時畏縮不前、心裡不願意嘴上卻不敢說「不」,還是其他任何阻礙進步的行為,我們都處於改變的6個準備階段之段中。整套模式通常用於戒除物質使用障礙...

產經

全紅嬋遇挫折「不內耗」 透露紓壓方法:路過的狗也罵兩句

中國跳水好手全紅嬋在今年巴黎奧運上拿下兩面金牌,其中在女子10米台項目以425.60分衛冕。她在賽後受訪時談到私下如何排解壓力,稱跳水跳不好的時候會「罵街」,連「路過的狗都要罵兩句」。率真的回應讓許...

兩岸

中國官媒喊話 價格戰惡性競爭釀劣幣逐良幣

中國經濟日報今天刊載評論表示,「內捲式」惡性競爭容易扭曲市場機制、破壞市場秩序,造成一系列負面影響,在長期價格戰中,恐使落後產能擠走先進產能,威脅產業鏈安全。中國經濟日報9日刊載評論指出,「內捲式」...

兩岸

再愛都能果斷放手…12星座「沒血沒淚」排行 魔羯野心強、金牛只重利益

對許多人來說,以「沒血沒淚」4字形容一個人是相當嚴重的批評,不過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對負面的情感關係或容易內耗的職場環境,適時地冷酷無情絕對是有必要的。對此,日媒《占いTV》列出12星座的行事理智排行...

生活

當憂鬱來敲門…「5狀態」你並不孤單 它告訴你:別承擔太多、好好休息

這幾年來,許多公眾人物都在公開的平台上分享自己曾罹患憂鬱症與康復的心路歷程,讓憂鬱逐漸成為大家關心與重視的話題。我自己也感受到大家對於談論及面對自己心理健康議題的接受度提高了。在憂鬱的狀態下,你可能...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