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卵

晚婚晚生成常態 醫生提醒:凍卵最遲不宜超過38歲

晚婚、晚育是現代社會常態,台灣女性生育第一胎平均年齡逐年上升,從2005年的27.7歲上升至2023年的31.5歲。凍卵能為日後生育計畫保留一線生機,醫師建議,凍卵黃金時期為30至35歲,最遲不宜超...

生活

元氣醫聲EP95|癌症治療恐傷生育力 生育保存留一線「生機」

🎧立即收聽 按下左側播放鍵↓隨著醫療科技進步,癌友走出罹病陰影後,醫師臨床觀察到,約有八成癌友治療後有不孕的狀況,尤以女性生育能力恢復較差居多。然而,生育保存意識不足是癌友面臨的主要挑戰。癌症治療對...

聯合報

「你老公『同意』嗎?」 ,在台灣女人沒有生育自主權

編按:在台灣,懷孕與否、生不生、怎麼生,從來都不是女人說了算。《志願單親》作者Cindy以志願單親媽媽的身份,親身走訪全台,也直視制度與文化的荒謬現實——女性的身體自主,竟仍受婚姻與伴侶所綁。當別人...

倡議家

全國醫療性凍卵凍精補助 國健署拚年底前上路

這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過程,人工生殖機構醫師吳成玄表示,凍卵療程對年輕癌症患者是龐大支出,盼中央接棒補助。國健署回應,醫療性凍精凍卵補助力拚今年順利上路。癌症治療影響生殖功能,衛福部國健署推出醫療性生...

生活

癌症篩治新趨勢/6成病患不知傷生育力 黃馨慧:癌症治療前應先凍卵

近年凍卵蔚為風潮,但醫療性凍卵觀念較不普及,具統計,6成6癌患不知癌症治療會導致不孕,7成8接受癌症治療前未有生育保存概念。TFC台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主任醫師黃馨慧表示,化、放療會對癌患生育能力造...

生活

女性癌友面臨「生育難題」 醫:癌症年輕化現象顯著

根據101年至111年衛福部國健署癌症統計,20至29歲年輕女性罹患乳癌及子宮體癌罹患人數均呈上升趨勢,尤以子宮體癌增幅2倍,癌症年輕化現象顯著 。TFC台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主任醫師黃馨慧指出,乳...

生活

保障女性癌友生育權 花蓮縣府補助凍卵最高6萬元

花蓮縣府擴大凍卵補助,即日起設籍花蓮縣6個月以上、45歲以下有生育意願的女性癌友,接受醫療性凍卵,最高補助新台幣6萬元。花蓮縣長徐榛蔚指出,近年癌症有年輕化趨勢,為支持有意願生育的女性癌友,推出凍卵...

地方

鼓勵癌友保生機 盼凍卵補助擴大

癌症治療拯救生命,但往往影響生育能力,導致許多癌友在康復後無法實現生兒育女的願望。近年癌友生育權益受到關注,但凍卵的高昂費用常使女性癌友退卻,凍卵率僅達就診的6成,低於男性凍精率。醫師表示,相關補助...

元氣網

鼓勵癌友保「生」機 盼凍卵補助擴大

癌症治療拯救生命,但往往影響生育能力,導致許多癌友在康復後無法實現生兒育女的願望。近年癌友生育權益受到關注,但凍卵的高昂費用常使女性癌友退卻,凍卵率僅達就診的6成,低於男性凍精率。醫師表示,相關補助...

生活

高雄40歲以下罹癌女性可獲凍卵補助 每案最高3萬元

高雄市新生兒出生率連年下降,「醫療性凍卵補助」新政策上路。衛生局今天宣布,舉凡設籍高雄,或配偶設籍在高雄市的40歲(含)以下女性,罹癌且經醫師評估因罹癌或治療影響生育者,衛生局給予一次性補助凍卵療程...

生活

為自己留住一線「生」機她化療前凍卵 5年後喜獲龍鳳胎

卅七歲陳姓女子於診斷乳癌後,果斷接受凍卵評估及檢查,凍了廿八顆卵,為自己保留一線「生」機。五年後植入兩顆胚胎,成功著床,順利生下龍鳳胎。醫師表示,除了癌友之外,卵巢早衰、子宮已摘除等病人也可以選擇凍...

生活

醫療性凍卵凍精補助 乳癌、血癌優先

我國每年新增一萬二○○○名「育齡癌友」,女性就占六成,超過七千人,在接受化療及放療後恐損及生育能力,為此,衛福部擬推「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優先補助乳癌患者凍卵,而男性血癌患者凍精也納入補助範圍,提...

生活

新竹25歲女發現卵巢早衰 憂無法生育決定先凍卵

新竹1名年僅25歲的女子,大學期間就意外發現有卵巢早衰問題,當時抽血檢測卵子庫存量的指數AMH(卵巢卵泡的庫存量)只有1.02,低於正常值2以上,最近再追蹤AMH只剩下0.22,他擔心未來卵巢早衰無...

生活

上海政協委員提案建議 試點開放未婚女性凍卵

2025年上海兩會近日召開,上海市政協委員、仁濟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陳芳源在會上提交建議,在浦東新區試點開放健康的未婚女性凍卵。她指出,目前上海女性平均生育年齡為32.56歲,此舉有助提高生育率。陸媒...

兩岸

台中多項新政出爐 好孕專車、凍精卵補助上路

台中市多項政策今年起上路,市府今天指出,包括專為孕媽設計的「好孕專車」最高享新台幣6000元補助;補助凍卵5萬元及凍精8000元;雙十公車優惠擴及持永久居留證的外籍人士。2025年起台中市有多項新政...

地方

多縣市加碼獎勵生育 敬老卡擴用

今年各地有不少社福、獎勵生育等新制上路。北市9大新制,包括中低收入長者至北市聯醫七大院區,可用敬老卡抵扣門診掛號費,凍卵及試管補助也增加,台中、台南等都針對醫療性凍精凍卵推出補助計畫,新北市也有19...

生活

整理包/2025北市9新制上路一次看 多項鼓勵生育補助加碼

明天就是2025,迎接新的一年,台北市明年9大新制上路,包括配合中央旅宿業限用一次用備品;北市中低收入(中低老津)長者明天起,至北市聯醫七大院區可使用敬老卡抵扣門診掛號費;還有為鼓勵生育,北市凍卵及...

地方

龍年效應不再!2024生育率反減少 生殖醫學專家:恐失守13萬人

2024年接近尾聲,但生育率不是太樂觀,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胡玉銘表示,龍年效應不再,今年更創下史上龍年新低,截至今年11月所累積的新生兒僅12萬2360人,可能龍寶寶會比去年的兔寶寶還少,甚至失守1...

生活

騎樓可停放機慢車!南市多項新制元旦上路 新增福利、規範看這裡

2025年元旦開始,中央及地方政府陸續推出多項新政策,涵蓋交通、醫療、衛生、租房、稅務等領域,市府政府提醒市民留意相關規定,掌握政策帶來的便利與補助。交通方面,自1月起,台南市騎樓原則開放停放機慢車...

地方

北市衛生局114年新制 加碼人工生殖補助2.5萬元

台北市衛生局宣布,為打造友善生育環境,明年將推出3大好孕補助,包含新增唐氏症篩檢補助選項、擴大醫療性凍卵補助服務機構,及加碼補助人工生殖療程2.5萬元。台北市衛生局今天舉行記者會宣布114年新制,衛...

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