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

澎湖化石館開幕 展出國寶級潘氏澎湖鱷化石

澎湖化石館今天開幕,全新規劃常設展「澎湖水道傳奇」展出國寶級化石「潘氏澎湖鱷」,與遠洋巨鯨「布氏鯨」等大型動物化石,澎湖縣長陳光復與遊客一睹1500萬年前生命故事。澎湖縣政府文化局表示,「潘氏澎湖鱷...

地方

好讀周報/日本首個恐龍學系!地質研究理想地 學生可參與化石挖掘

文/陳韻涵輯新聞故事:日本福井縣是數一數二的恐龍化石出土地,國立福井大學成立恐龍學院,本月新學年開始的首屆招收34名學生,正式成為日本第一個以恐龍及其相關地質研究為核心的學術部門。「每日新聞」報導,...

文教

日本擁抱電子甲烷等人工燃料 朝綠能目標邁進

對日本大型公用事業來說,電子甲烷(e-methane)、合成氣(syngas)等實驗室製造的人工燃料,是邁向綠能的重要一步,也有望為造價數十億美元的既有化石燃料基礎設施延役。彭博資訊報導,在上周大阪...

全球

首個恐龍學系

新聞故事:日本福井縣是數一數二的恐龍化石出土地,國立福井大學成立恐龍學院,本月新學年開始的首屆招收34名學生,正式成為日本第一個以恐龍及其相關地質研究為核心的學術部門。「每日新聞」報導,福井縣因其豐...

聯合報

澎湖原人證實為丹尼索瓦人 將台灣標示於人類演化地圖

台灣近海日前發現一下顎骨經分子判定後確定屬於一男性「丹尼索瓦人」,證實古人類族群丹尼索瓦人曾分布至台灣,該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Science。學界評析,該研究揭示了丹尼索瓦人的生態適應性高、曾在...

生活

科博館跨國研究 古人類族群丹尼索瓦人曾到台灣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團隊攜手國際團隊以「古蛋白質序列分析」,發現館藏澎湖原人化石屬於丹尼索瓦人男性個體,證實古人類族群丹尼索瓦人曾分布至台灣,今天發表在國際期刊「Science」。國立自然科學博物...

要聞

台灣發現丹尼索瓦人化石 顯示能適應多種環境

一項分子分析判定,一個在台灣近海發現的顎骨屬於「丹尼索瓦人」,顯示這個神祕的遠古人種曾住在歐亞大陸東部遼闊地區,能適應寒冷乾燥和溫暖潮濕等環境。路透社報導,這個化石是下顎的一部分,上面還有5顆牙齒。...

要聞

綠色和平:台積電2030年用電 估占台灣總用電逾2成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等關稅,引發全球股市重挫,綠色和平今發布最新研究「晶片榮景後的暗影」指出,台積電綠電轉型遲緩,用電高度依賴化石燃料發電,成為AI晶片製造的碳排冠軍,另也指出,台積電在2030年用電...

產經

川普簽署行政命令 加速美國煤炭開採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簽署行政命令「加速」國內煤炭開採,尋求將電力產量「提高一倍以上」,以因應耗電巨大的人工智慧(AI)技術。法新社報導,川普在頭戴安全帽的礦工簇擁下簽署這項行政命令,此舉將取消煤炭開採的...

全球

乾淨能源佔比逾4成 全球太陽能發電增多

【台灣醒報記者莊宇欽綜合報導】全球電力需求有增無減,乾淨能源貢獻超過4成電力!報告指出,2024年全球有40%以上的電力來自乾淨能源,其中,太陽能發電率成長最快。然而,氣候暖化增加整體電力需求,恐使...

產經

侏羅紀公園有望實現?美生技公司成功復活「恐狼」 2028將復原猛獁象

現實版侏羅紀公園有望實現?美國達拉斯生物技術公司Colossal Biosciences宣布,他們成功「復活」了滅絕於12,500年前的恐狼(Aenocyon dirus)。Colossal自202...

全球

排碳大戶注意!月底前須完成排放量盤查登錄

環境部1日提醒,先前公告第一批及第二批應盤查登錄及查驗溫室氣體排放量之事業,包含發電業、鋼鐵業、石油煉製業、水泥業、半導體業、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業以及全廠(場)化石燃料燃燒之直接排放與使用電力之間...

產經

海邊拾獲萬年化石?愛犬散步叼回「神秘黑骨」網瞎猜翼龍腳趾

一名男子在荷蘭的海灘上發現一個黑色神祕物體,和他手掌幾乎一樣大、外型彎曲,男子覺得看起來像牙齒,發文詢問後得到驚人的回覆。《新聞周刊》採訪男子得知,當他們一家在海灘上散步時,他的狗狗叼著東西跑來,他...

全球

澳洲合作意願降低 日本氫能供應鏈計畫面臨不確定性

日本盼成為利用氫能來實現淨零碳排目標的領導者,而投入重量級的「氫能供應鏈」計畫。但原本合作對象澳洲因對這項能源來源目前脫碳效益有疑慮,使得日本的計畫面臨不確定性。法新社報導,斥資10多億美元的日本「...

全球

歐盟陳義過高 IATA支持延後永續航空燃料時程

全球航空業組織「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支持歐洲主要航空公司要求延後2030年歐洲永續航空燃料(SAF)目標的訴求,呼籲歐盟決策者應正視現實。IATA理事長華爾希(Willie Walsh)告...

全球

研究:瑞典須強化交通減排 否則淨零目標難達

負責評估瑞典氣候政策的「瑞典氣候政策委員會」表示,政府今年必須在交通運輸領域採取措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瑞典氣候政策委員會表示,去年瑞典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有所增加,呼籲提高燃料稅和生物燃料使用。委員會指...

全球

潘氏澎湖鱷化石回到澎湖 將在化石館亮相

潘氏澎湖鱷回到澎湖,將在澎湖化石館與民眾正式見面。澎湖縣長陳光復今天親自前往化石館,視察相關籌備進度,並指示文化局完善展館設施,力求4月底完工,以利在花火節前及配合故宮展同期開展,讓更多鄉親與遊客有...

生活

用畢生研究 南投化石達人王坤愉獲熱愛生命獎章

王坤愉投入畢生心血挖掘化石,見證千萬年生命歷程,更捐出1200件化石協助推廣自然科學,因此獲今年全球熱愛生命獎章,他今天領獎,再捐出1800萬年鸚鵡螺化石給南投縣政府。退休教師、「化石達人」王坤愉獲...

生活

陸能源局目標 今年發電總裝機拚達36億千瓦

大陸國家能源局27日發布2025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提出持續增強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優化、培育發展能源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等原則性目標任務,提出今年大陸全國發電總裝機達到36億千瓦以上。...

兩岸

巴西發現2.37億年前化石 歷史早於恐龍

巴西南大河州聖瑪麗亞聯邦大學(UFSM)研究人員在南大河州城市南天堂(Paraíso do Sul)發現距今約2.37億年前中生代的新爬行動物化石,長約80公分,有助於科學解釋恐龍的起源。CNN巴西...

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