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雄日式飯糰店被砸 律師願以3.3萬出租30坪店面「搬來台北吧」

台股收19,106點下跌288點 台積電收835元下跌15元

世壯運足球場竟被評為最低等級!恐損國際形象 執委會:5月封場維護

息肉

三個雞婆救命!照大腸鏡意外切除癌化息肉 台積電女員工淚謝醫護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醫療副院長許秉毅,昨(16)日於臉書曝光一名台積電女員工發現早期大腸癌的事例,該名女病患原本因糖尿病就診,在醫師及癌篩個管師提醒下接受檢查,意外讓部分轉成大腸癌的腺瘤性息肉,在大腸鏡...

生活

上班外食族小心大腸癌 息肉及早切除及早治療

嘉義有名46歲上班族張姓男子,三餐幾乎外食,用餐時間也不固定,至中榮嘉義分院做大腸癌篩檢顯示結果為異常,大腸鏡檢查發現早期息肉,大腸直腸科醫師江梓維將其切除,病理報告顯示為良性腺瘤,後續恢復狀況良好...

生活

不到20歲也可能得大腸癌 你也是高風險族群嗎? 醫師提醒有哪些徵兆須留意

國人十大癌症排行,大腸癌發生率位居第二位,且有年輕化趨勢。行健大直健康管理診所院長、肝膽腸胃科醫師梁程超表示,台灣罹患大腸癌近9成是50歲以上的族群,但50歲以下年輕族群罹患率每年上升3%,必須正視...

元氣網

大腸癌驗大便準嗎? 糞便潛血精準度8成

想要揪出大腸癌,到底要做糞便潛血檢查還是大腸鏡?目前台灣提供50至74歲民眾,每2年免費一次的糞便潛血「定量免疫法」檢查,用糞便來進行大腸癌篩檢,最新研究證實,檢查精準度高達80%,安全又簡單,不需...

元氣網

大腸息肉異常演化成大腸癌 胃腸醫曝6種人有「息肉臉」

衛福部統計,大腸癌位居國人十大癌症第三名,大腸癌病灶常從息肉病變而來,但有沒有大腸息肉,看臉看得出來嗎?腸胃科醫師葉秉威於臉書表示,經他做過約5、6萬支大腸鏡經驗,從病患整體身形進行判斷,歸納以下6...

生活

養好腸道環境碳水不可吃太少 醫:攝取種類是關鍵

衛福部癌症登記資料統計,國內約每半小時有1人罹患大腸癌。醫師提醒,養好腸道環境,建議碳水化合物攝取勿低於5成,但可改吃富含抗性澱粉、寡糖和膳食纖維的五穀雜糧和豆類。大腸癌連續16年高居國人癌症發生率...

生活

大腸癌逾9成是瘜肉演變 加工食品、脂肪肝、肥胖易致癌

腸道長息肉,千萬不可輕忽,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表示,有超過9成的大腸癌是從「瘜肉」經過5至10年演變而來,民眾應重視預防醫學,考量大腸癌發生率及年輕化現象,40歲就可考慮進行大腸鏡檢查,有助...

生活

女子整條腸道變黑 還生出恐怖「豹紋」…只因長期喝這樣東西

文內圖片或引起視覺不適,請酌情觀看!!江蘇淮安一名53歲女子受便秘困擾,長期飲用網路推薦的通便茶。惟她今年因腹痛難耐到醫院檢查,竟發現腸壁已經布滿可怕的「豹紋」。今年53歲的季女士被便秘困擾了4年多...

兩岸

余祥銓被檢查出3顆可能成大腸癌的腺瘤!有家族病史者,應幾歲開始做大腸鏡?

余天兒子余祥銓日前在臉書發文驚曝,做大腸鏡檢查出7顆息肉,其中3顆是可能會變成大腸癌的腺瘤,讓他很「Shock」。一般建議,50歲以上應定期接受大腸癌篩險,但若有家族病史者,應提早到40歲接受大腸鏡...

元氣網

吃素一定健康?她茹素數十年竟罹第3期大腸癌 醫慨嘆3原因肇禍

不少人以為茹素會比較健康,但其實視乎食用習慣與烹調方法。台灣有醫生分享個案,指1名50多歲肥胖婦人茹素數十年,但進食多糖多油加工素,照大腸鏡後發現有0.8厘米大腺瘤,病人卻因宗教信仰而不肯切除,大約...

生活

長期鼻塞人多成因也多 醫籲鼻塞兩周以上就應就醫檢查

很多人長期鼻塞、流鼻水,無法正常呼吸甚至喪失嗅覺。年輕學生因而張口呼吸、難入睡上課精神不濟。成大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孫學安今午在衛福部台南醫院舉辦案例說明會表示,症狀成因很多,甚至可能是腫瘤,必須找...

生活

以為痔瘡竟是大息肉 八旬翁接受肛門微創手術除病灶

北部一名高齡82歲的黃先生每上廁所就出血,以為是痔瘡,沒想到一就醫檢查竟是大息肉,也無法透過大腸鏡切除。台北慈濟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陳莊偉指出,為黃先生施作「經肛門微創手術」切除息肉,完全沒有其...

生活

歌手丁噹卵巢長息肉致子宮頸癌指數飆高?醫教先分清楚卵巢與子宮、息肉跟腫瘤

41歲「偶像劇主題曲女王」丁噹日前出席記者會,透露因做全身健康檢查發現子宮頸癌指數飆到最高等級,趕緊動手術切除卵巢瘜肉。三軍總醫院婦產部部主任張芳維表示,一般瘜肉多長在子宮頸與子宮腔,在門診即可切除...

元氣網

「大便顏色」綠、黃、白...代表身體出什麼問題?一張「顏色對照表」教你判斷

大腸直腸癌是台灣人最容易得到的癌症,蟬聯超過20年的癌症榜首,很多人在得到大腸癌之前,就會開始覺得渾身不舒服。因為腸道中存在人體70%的免疫細胞,可說是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健康不只是消化順暢的重要關...

元氣網

出血率低、切除時間短…大腸瘜肉「冷切除」完勝「熱切除」

大腸癌連續15年蟬聯國人10大癌症第一名,每年一萬多人罹患大腸癌,衛福部國健署補助50到74歲民眾兩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檢出陽性者再做大腸鏡並切除瘜肉,可以降低大腸癌發生率。可惜的是,許多人切除瘜肉...

元氣網

為什麼基因療法治癌症很困難?表觀遺傳調控機制是解藥嗎?

▍癌症生物學——你一定要知道的一件事癌症是細胞異常、不受控制複製增殖的結果。正常情況下,我們的細胞會依正確速率按表操課、複製分裂,這是細胞內複雜的基因網絡相互制衡的成果。有些基因會促進細胞增殖,這些...

元氣網

膽結石患者更容易罹患膽囊癌? 專家剖析10大危險因子

許多人聽過膽囊結石,發作時痛到在地上打滾,但膽囊也可能長出壞東西,台灣每年就有1千多人罹患膽囊癌。膽囊位於腹腔深處,很難透過觸診發現異狀,不少患者是在出現上腹痛、噁心嘔吐、食慾與體重下降、右腹出現腫...

元氣網

台東80歲老婦肉瘤3年長到5公分 醫師手術並教如何保養

台東縣一名80多歲、患有糖尿病老婦人3年前在會陰部長肉瘤,她因害羞遲未就醫,一直長到約5公分大才由孫女陪同到台東基督教醫院婦產科看診,婦產科醫師古妃君以簡單外科手術切除,經病理化驗屬於良性上皮纖維息...

元氣網

內視鏡檢查就診數大減…疫情後 癌症死亡恐激增

受疫情影響,去年就醫人次大減,與前一年相較,至少降低兩千萬人次,其中以消化內科健保給付點數減少最多,第一季、第二季分別下降百分之十四、百分之二十點八,降幅位居第一名,消化系醫學會秘書長邱瀚模警告,許...

元氣網

擅長大腸鏡檢查、致力推廣癌篩的台大名醫如何預防大腸癌?邱瀚模靠這2招

致力推廣大腸直腸癌篩檢、擅長大腸鏡檢查的邱瀚模,回憶起自己第一次「被做」無麻醉大腸鏡檢查,「那是我在日本研習時,指導教授為我做的檢查,在那個診療檯上,這麼私密的部位⋯⋯」醫學不是純科學。疾病治癒或得...

元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