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
37歲香港男於新竹尖石鄉山坡墜落 消防員晚間涉險搜救送醫
新竹縣尖石鄉新樂村今天晚間一名37歲香港籍男子於簡易自來水廠旁竹林山坡墜落,友人見狀報案,消防單位隨即出動搜救人車前往搜尋,最終順利尋獲患者,並將其緊急送醫救治。新竹縣消防局表示,今天晚上6點29分...
壓力大易罹癌!六成乳癌患者確診前承受「長期壓力」
壓力對身體系統功能有非常大的影響,長期處於高度壓力的人,容易造成慢性發炎、增加罹患疾病風險。乳癌防治基金會與羅東博愛醫院首度進行「乳癌患者就醫歷程壓力調查」,有超過六成(63.1%)患者在確診前,長...
癌過復發恐懼 41歲教育工作者轉念分享生命印記
41歲莉莉(化名)從事教育工作,2年前確診子宮頸癌,即使積極治療,身上的人工血管讓她活在復發恐懼。幸有社工與癌友團體鼓勵,她學會轉念分享生命印記,盼成為病友領航員。癌症希望基金會近日舉辦婦癌學習營,...
6成乳癌確診前長期情緒困擾 醫:壓力削免疫促發炎
乳癌防治基金會今天首度公布「乳癌患者就醫歷程壓力調查」發現,超過6成患者在確診前有長期情緒或壓力困擾;醫師解釋,壓力不僅讓壞的發炎因子增加,更會削弱免疫系統戰力。乳癌防治基金會今天下午舉行乳癌患者生...
慢箋忘了領 弄丟了……用藥問題都可諮詢藥師
「我找不到處方箋,藥師可以補發嗎?」、「藥師,我的處方箋過期了,還能領藥嗎?」人口老化,慢性病患者愈來愈多,去年醫療院所開出的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超過4000萬件,而這也成為社區藥局的重要任務,讓民眾能...
慢箋張數 高血壓連5年居冠 前3名由三高疾病包辦
健保數據顯示,113年慢性病就醫人數達到1,372萬人,連帶「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件數逐年增加,近五年來,平均每年增加200萬件,113年首次突破4,000萬件,來到4,027萬6,060件。慢箋年成...
病情穩定領取慢箋 大幅減少就醫次數
台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逾65歲人數占總人口比率即將超過20%,慢性病患者愈來愈多,領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數量也逐年增加;從醫療上來看,能領取連續處方箋的慢性病患者,代表疾病控制穩定。今天的「聰明就...
達文西發展單孔系統 醫:可在狹窄空間中進行手術操作
微創手術是外科發展趨勢,達文西從傳統多孔、雙孔,發展為單孔手術。新光醫院機械手臂小組執行長暨一般外科主任鄭翠芬表示,單孔手術系統在病人身上開一微小切口,手術器械與內視鏡可由同一管套進入患者體內,結合...
婦癌年輕化!篩檢年齡下修 出血、分泌物多快就醫檢查
多數子宮頸癌致病原因與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相關。馬偕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張志隆提醒,HPV感染初期無明顯症狀,隨病程進展,病人可能出現陰道異常出血或分泌物增加等症狀,抹片檢查與疫苗接種是預防子宮...
睡前腿癢像蟲爬害她嚴重失眠 部桃醫師:不寧腿作祟
住桃園的黃小姐最近三個月有嚴重的失眠困擾,影響上班專注度與生活品質,晚上睡覺前竟然覺得腳像有蟲子在爬。看了多家診所,最後求助衛福部桃園醫院神經內科門診,醫師邱詡懷檢查診斷為典型的不寧腿症候群,對症下...
聚焦超聲波治成癮症 溫和刺激腦區
在現今世界上,無論是經濟開發國家或是發展中國家,「成癮症」已是一個日益嚴峻的公共衛生問題,尤其是「酒精使用障礙(AUD)」,對個人健康、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傳統的治療方式,包括藥物治療、心理輔導...
精心挑選才下手!大街視訊遭狠捅13刀 陸女師慘死母面前
河北廊坊24歲女幼師周易近日在回家途中遭陌生男子連捅13刀刺殺,不幸身亡。兇手曾被鑒定有精神疾病,周四(22日),周易的母親向媒體透露,兇手的行為條理清晰,並不像精神病患者,目前他們正在申請對兇手進...
嘉義男打球昏倒命危 球友與救護人員聯手救命
嘉義市政府消防局昨天接獲報案,1名男子打籃球昏倒命危,幸好2名球友具初級救護證照,立即實施CPR(心肺復甦術),救護人員趕到後接手救護,男子到院前就恢復呼吸心跳。消防局今天說,獲報指有人在大同國民小...
台大研究:憂鬱、躁鬱症與基因有關
研究顯示,憂鬱症、躁鬱症與基因相關。台大公衛學院流病及預醫所教授郭柏秀近期完成一項跨人種研究,分別蒐集500萬、290萬樣本,辨識出697個基因位點與憂鬱有關、298個與躁鬱症有關。學者建議,未來可...
突站起頭暈要注意!醫師曝恐是「這症狀」:肥胖族群要當心
突然從椅子上站起來感到頭昏眼花,多數人會想到「低血壓」;但醫師提醒也可能是「姿勢性高血壓」,肥胖為其風險因子,且若出現姿勢性高血壓,死亡風險比沒有的人高出87%。突然站起時感到頭暈,不少人會以為是「...
梁赫群妻子右耳突聾!現身曝「幾乎抓狂」 發病72小時是黃金期
藝人梁赫群的妻子周裕婷某天突然發現右耳聽不清楚,又持續出現雜音,宛如酷刑讓她幾乎抓狂。醫師說明,俗稱耳中風的突發性耳聾好發於40到60歲,發病72小時為黃金治療期。梁赫群的妻子周裕婷(Stacey)...
精神醫脫下白袍走入街頭 用信任為病友鋪路重返人生
三總北投分院精神科醫師脫下白袍、離開診間,走進家門、融入街友圈,用信任為病友鋪路重返人生,透過長效針劑穩定控制病情,讓迷航的靈魂回家,甚至找到穩定工作回歸社會。三總北投分院深耕社區精神醫療數10年,...
耳鳴當心耳中風 掌握黃金治療72小時
清晨醒來,接電話時突然發現一側耳朵聽不到聲音,伴隨悶塞感或耳鳴,許多人以為是耳屎堵塞、感冒未癒或睡姿不良導致耳悶,但常忽略可能是危險的「突發性耳聾」,俗稱「耳中風」。醫師表示,耳中風是一種須搶時間治...
耳鳴聲逼瘋婚顧師人生絕望 掌握333原則搶救耳中風
清晨醒來,接電話時突然發現一側耳朵聽不到聲音,還伴隨悶塞感或耳鳴,許多人以為是耳屎堵塞、感冒未癒或睡姿不良導致耳悶,但常忽略可能是的「突發性耳聾」,俗稱「耳中風」。醫師表示,耳中風是種須搶時間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