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石牌站月台驚傳隨機砍人!蔣萬安下令嚴辦:不容許暴力
捷運石牌站驚傳砍人案!約50歲傷者背部遭刺送醫 目擊乘客尖叫
北分署霸凌案隨前部長下台 黃玲娜今回鍋勞動部政次
患者
七旬長者腰椎滑脫連上廁所也劇痛 忍痛10年才開刀擺脫
一名年逾七旬的長者,腰腿痠痛、腳麻長達10年,痛到連上廁所都卡關,只能借助軟便藥物排泄。北醫附醫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林建和表示,大腦會對疼痛產生記憶,痛的時間持續愈久,記憶愈難消除,而且拖過3個月會變成...
台中男驚見鞋子滲血 嚴重糖尿病足潰瘍
體重高達120公斤的林姓男子,日前出國洽公步行整天回到飯店,發現鞋子「滲血」,脫襪後驚見腳底整層皮幾乎脫落,返國後掛急診,醫師警告已演變成嚴重糖尿病足潰瘍。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今天發布新聞稿,38歲的林...
攝護腺癌術後復發 PSMA正子攝影揪病灶
62歲的江先生,10年前曾接受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術後PSA一度下降,但後來數值逐漸上升,雖以荷爾蒙去勢治療仍無法穩定控制病情。經由PSMA正子攝影後,精準揪出隱藏在骨盆腔內的病灶,經放射線治療後...
健康主題館/腰痠背痛 椎間盤突出4警訊
● 並非所有下背痛都是椎間盤突出● 過勞、抽菸、不當運動 都可能導致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突出引發「馬尾症候群」 需立即手術治療現代人工時長、久坐辦公室,常會出現「腰痠背痛」,許多人並不在意,以為做做...
腰痠背痛 椎間盤突出4警訊
● 並非所有下背痛都是椎間盤突出● 過勞、抽菸、不當運動 都可能導致椎間盤突出● 椎間盤突出引發「馬尾症候群」 需立即手術治療現代人工時長、久坐辦公室,常會出現「腰痠背痛」,許多人並不在意,以為做做...
攝護腺癌術後復發 PSMA正子攝影揪病灶
62歲的江先生,10年前曾接受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術後PSA一度下降,但後來數值逐漸上升,雖以荷爾蒙去勢治療仍無法穩定控制病情。經由PSMA正子攝影後,精準揪出隱藏在骨盆腔內的病灶,經放射線治療後...
氣溫驟升6度或驟降14度 中風率增2倍
氣溫驟升、驟降,均將提高腦中風危機。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研究報告指出,腦中風發生率與氣溫劇烈變化息息相關,當二日內氣溫驟升超過六度C、驟降超過十四度C,中風風險將提高逾二倍。國衛院長司徒惠康表示,溫室...
攝護腺癌術後不如預期 正子攝影助揪隱藏病灶
62歲江姓男子10年前接受機器手臂輔助攝護腺切除手術,但術後改善不如預期,後來接受PSMA正子攝影,揪出隱藏腫瘤,打擊攝護腺癌,經1年半追蹤未見復發,脫離荷爾蒙去勢治療。江姓男子10年前因攝護腺癌,...
研究:血液檢測可提早預防帕金森氏症
【台灣醒報記者莊宇欽綜合報導】老年人罹患帕金森氏症風險大,血液檢測能有效早期預防!研究指出,轉移血液中RNA小片段(TRF)會出現關鍵的兩種生物標記,而透過血液檢測便可作為帕金森氏症的早期診斷。科學...
元氣醫聲EP93|半夜跑廁所跑不停?夜尿、排尿困難恐是「熟男隱形殺手」信號!
🎧立即收聽 按下左側播放鍵↓你是否發現自己半夜頻跑廁所,或者排尿變得困難,卻總以為只是年紀大、攝護腺肥大?其實,這可能是攝護腺癌的早期警訊!最新統計顯示: 🔸 攝護腺癌已成為台灣男性癌症發生率第3名...
50多歲婦人全身疼痛、失眠 醫診斷罹患「公主病」 用這個療法助她改善
一名 50多歲婦人,半年來飽受全身性疼痛折磨,並形容疼痛如電擊般四處竄流,還伴隨灼熱感、失眠與情緒低落,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醫師診斷罹患「纖維肌痛症」,因服藥後容易頭暈噁心且疼痛改善不大,經醫師透過調...
健保署配套…複雜個案診療費 下半年擬增
新制上路,大型醫院合理地限制醫師門診量,已成趨勢。對此,健保署石崇良認為,這有其必要性,如一個診次收治一百多人,平均每患者診療時間僅二、三分鐘,這代表病情單純,理應下轉至地區醫院、基層診所。石崇良接...
醫界爆亂象…開藥考慮利潤 扭曲醫療生態
中南部各大醫院「個別醫院總額」上路多時,早已擬妥配套,就有醫學中心在醫師看診螢幕巧妙地提示,於每一藥物前標示符號,「◎」建議優先選用(因藥價差高、利潤高),並強調「敬請開立藥品時,同時考慮醫療經濟學...
巴金森症患者 最怕「斷電」
夜裡尿急,60多歲張先生醒後爬起身,衝往浴室,但才走一兩步,整個人釘住不動,就像是木頭人,忍不住尿意,褲子、地板濕一片。台大醫學院神經科教授吳瑞美表示,中晚期巴金森症患者經常在夜間因藥量不足而失去活...
個別醫院總額全面上路 健保署長石崇良提四大配套措施
新制上路,大型醫院合理地限制醫師門診量,已成趨勢。對此,健保署石崇良認為,這有其必要性,如一個診次收治一百多人,平均每患者診療時間僅二、三分鐘,這代表病情單純,理應下轉至地區醫院、基層診所。石崇良接...
過來人經驗:大醫院限號難以避免 院方力推自費項目
雖然台北區直到今年四月才開始實施個別醫院總額制度,但在部分地區已行之有年。一位在北區醫學中心執業的教授級主治醫師表示,門診限號難以避免,避免「斷頭」影響醫院和醫師收入,自費診次與項目增加將成為常態。...
健保署配套 複雜個案診療費 下半年擬增
新制上路,大型醫院合理地限制醫師門診量,已成趨勢。對此,健保署石崇良認為,這有其必要性,如一個診次收治一百多人,平均每患者診療時間僅二、三分鐘,這代表病情單純,理應下轉至地區醫院、基層診所。石崇良接...
醫界爆亂象 開藥考慮利潤 扭曲醫療生態
中南部各大醫院「個別醫院總額」上路多時,早已擬妥配套,就有醫學中心在醫師看診螢幕巧妙地提示,於每一藥物前標示符號,「◎」建議優先選用(因藥價差高、利潤高),並強調「敬請開立藥品時,同時考慮醫療經濟學...
巴金森症患者 最怕斷電
夜裡尿急,60多歲張先生醒後爬起身,衝往浴室,但才走一兩步,整個人釘住不動,就像是木頭人,忍不住尿意,褲子、地板濕一片。台大醫學院神經科教授吳瑞美表示,中晚期巴金森症患者經常在夜間因藥量不足而失去活...
2025癌症論壇/抗癌不僅是醫療 潘忠韋:意志力無極限
衛福部統計,癌症連續41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這不只是醫療議題,更是千千萬萬家庭的生命課題。聯合報健康事業部、國衛院、衛福部健保署、衛福部國健署、元氣網、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共同舉辦「2025癌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