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
屏東來義遷村70週年展開幕 盼重拾老地名傳承記憶
屏東縣來義鄉公所主辦來義遷村70週年影像特展,今天在來義鄉原住民文物館開幕式。展覽回顧遷村歷程,並透過耆老訪談重拾老地名,標示在傳統領域立體地圖,盼年輕世代記憶傳承。來義鄉公所主辦「七十歷來。回義─...
2025臺灣文博會/史博館打造「史博星球」 6大主題島空開啟跨時空文創之旅
國立歷史博物館(下稱史博館)展現不設限的創意,以「史博星球(NMH Planet)–星際島嶼旅行記」為主題參展「2025臺灣文博會」,即日起至11日於南港展覽館一館島嶼風尚區(展位編號:K6-005...
博物館看展去 文化消暑成陸風尚
近日,浙江寧波大學生李成凱和朋友約好了一起到博物館看展。這個夏天,博物館、美術館成為他和朋友的消暑勝地。中新社報導,炎炎夏日,文化消暑成為假期新風尚,各地博物館紛紛推出特色展覽和互動活動,在暑期吸引...
藝術與療癒對話 故宮攜手北榮辦「今牌人生」展
故宮與台北榮總失智治療及研究中心合作,以典藏文物結合認知輔療卡牌,即日起於台北榮總中正大樓推出「今牌人生」微型展,並設有抽牌區,讓民眾線上抽卡寫下心得。國立故宮博物院今天透過新聞稿表示,「今牌人生─...
林國勇個展為馬祖藝術島暖身 盼為家鄉美學教育付出
為即將到來的馬祖國際藝術島暖身,原籍莒光鄉的畫家林國勇於南竿舉辦個展,今天與連江縣副縣長陳冠人公開對談。他說,未來盼回家鄉為美學教育付出,以後都要說「我是馬祖人」。連江縣政府文化處新聞資料指出,林國...
桃園棒球走向國際展 球星見面、樂天女孩不容錯過
桃園市中原文創園區即日起至9月7日舉辦桃園主場2025棒球主題展,全方位呈現桃園多年來深耕棒球的歷程與成果。桃園市副市長王明鉅表示,桃園是一座年輕而充滿活力的城市,但在台灣的棒球運動發展中,桃園卻已...
翠玉白菜9月訪捷克 白菜家族兩姐妹代班
故宮超人氣國寶「翠玉白菜」,將於九月十一日至年底,於捷克國家博物館「故宮文物百選及其故事」特展展出。這也是「翠玉白菜」暌違十一年再度「出差」海外。故宮昨公布白菜娘娘出國期間的代班人選,由「翠玉小白菜...
彰化羅厝天主堂文物館歷史活在日常 重新開放採預約參觀
歷史建築埔心羅厝天主堂原教室(文物館)今重新開放,除了展示原有的天神鐘、樂器、典籍等文物也播放訪談記錄片,縣政府承諾協助教會導入AI,讓更多民眾藉由科技認識天主教。縣政府和文化局去年4月動工整修羅厝...
埔心羅厝天主堂原教室修復完工 展出珍貴文物
彰化縣歷史建築埔心羅厝天主堂原教室(文物館)修復工程完工,即日起展出包含有143年歷史的天神鐘等珍貴文物,重新開放民眾預約參觀與導覽。彰化縣政府今天於埔心羅厝天主堂原教室(文物館)舉辦竣工啟用典禮,...
古代文獻有缺失? AI數據可填補損壞文字
【台灣醒報記者莊宇欽綜合報導】古代文獻的文字空白處有救了!長期以來,解讀古代文獻是一項艱鉅任務,而Google DeepMind成功研發新型AI工具,有助於預測古代文獻的書寫地點和時間,並對缺失的文...
從雨具到權力象徵!盤點世界四大古文明「雨傘」的百變歷史
文_張慧萱/旅讀圖_The Met、Wikimedia Commons、Getty Museum、National Gallery of Art、旅讀、視覺中國、photo AC西元前2000多年前...
走讀文化四川 台青探祕三星堆
7月22日下午,「走讀文化四川」台灣青年創拍交流活動進入第二天,30餘位台灣青年,走進三星堆博物館,開啟古蜀文明探祕之旅。在青銅神樹、縱目面具等鎮館之寶前,青年們駐足凝視、拍照記錄,用鏡頭捕捉數千年...
風災重創台南烏腳病紀念園區 志工搶救發現文物引關注
台南北門區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園區因受颱風丹娜絲影響嚴重受損,除主建築部分滲水外,草蓆工廠也因屋頂漏水,導致不少歷史文物泡水,為加速復原進程,館方近期招募志工協助場館進行清理工作,同時也發現不少珍貴紀...
陸「西史辨偽」爭論噴發 關乎史觀與國際現實已超越學術
最近中國大陸掀起「西史辨偽」大爭論,史學界、考古學界、文物藝術學界、民間網友對此都激烈的討論乃至於齟齬,有認為西方歷史都是捏造,有認為不盡然如此,這波浪潮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學術圈內討論,而早已「出圈...
台南烏腳病醫療紀念館風災受損 招募青年志工助復原
颱風丹娜絲侵襲造成台南沿海地區多處災情,位於北門區的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受損嚴重。館方對外招募青年志工於26、27日協助文物搬運與場館清理,盼加速復原進程。台南市政府文化局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烏腳病...
桃前空軍基地05警戒區開放 張善政:對岸盼這珍稀文資
桃園市政府修護市定古蹟前空軍桃園基地,今天啟用05警戒區,並以「風起 05」為主題,策畫6大展區,搭配多場導覽、體驗與互動活動試營運,市長張善政、行政院前院長劉兆玄等人參加啟用典禮,肯定前空軍基地對...
蒙古貴族也愛青花瓷!故宮南院「忽必烈和他的時代」揭開元代宮廷美學與多元交流史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人氣國寶展」即日起新展登場—「忽必烈和他的時代」,聚焦蒙元時代的文化交流與藝術風貌。展覽包含國寶展件-元世祖與元世祖后等帝后肖像,及元代玉器與瓷器等文物,呈現蒙元時代草原文化...
故宮送不出的國書 見證清末體制搖擺動盪
文化部近日公告,指定故宮典藏的「大清國致大英國國書」為重要古物,成為首個獲重要古物身分的外交文書。有趣的是,這也是一封「送不出去的國書」,不僅見證了清末著名的「五大臣炸彈案」,也見證中國在君主立憲和...
05警戒區/周至柔展覽曝千萬國光勳章 日記解密814空戰
桃園航空城博物館園區預定地中的「05警戒區」將於本月24日試營運對外開放。繼第1機庫展示自基隆移置、重新整備亮相的編號4196的F‑104(TF-104G星式戰鬥教練機)後,第3機庫將推出國民政府第...
牛池灣村重建 萬佛堂逾千齋姑「木主」去向受關注
黃大仙區牛池灣村將重建為2700伙公營房屋,三級歷史建築萬佛堂可原址保留及活化,但香港歷史文化推廣平台「尋思我城」本月初發現,有建築工人將萬佛堂內家具搬出門外,疑被棄置。土拓署稱,承建商只是將部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