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五股今晨9.6度!再冷一天就回暖 3月4日鋒面再來
糖尿病
健康你我他/飲食控制加運動 防糖尿病找上門
糖尿病容易引起心臟病、腎臟病、視網膜病變、牙周病、傷口不易癒合等併發症,甚至殘障失能,因此有「百病之源」封號。為預防糖尿病,我每年都定期體檢,去年初血糖檢測,餐後兩小時指數飆到200mg/dL,讓我...
國外研究發現早餐要當主餐 這1時段吃太豐盛罹病風險高
許多人常會因減肥而不吃早餐,進而導致午餐、晚餐吃得更多,甚至會在睡前嘴饞點宵夜來吃,不過,究竟哪一餐才是一天當中最重要的?研究發現,晚上攝入較多卡路里的人,容易提高肥胖症、2型糖尿病、高血壓和慢性發...
飼主幫糖尿病貓打針 牠痛到咬玩偶卻忍住不攻擊馬麻萬人心疼:孩子好懂事
許多毛孩就跟小朋友一樣,害怕看獸醫和打針,這時往往就需要飼主的耐心和引導。大陸安徽有飼主家中養了一隻橘貓「大黃」,三年前確診罹患糖尿病,需要定期打針注射胰島素,照顧慢性病貓咪雖然是長期抗戰,然而從飼...
「甜味劑」究竟是好是壞?有致癌風險嗎?醫建議「這類」少吃
攝取過多糖分可能造成體重增加,並導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問題。需要控制糖分攝取量的族群,經常以甜味劑取代糖分,讓飲食保有甜味,同時減少熱量攝取。不過,許多人仍對甜味劑的安全性存有疑慮,甚至經常聽...
年輕糖尿病患陷糖胖惡性循環 醫憂更快惡化更致命
專家評估,台灣糖尿病人口5年內恐直逼300萬大關,糖尿病不再專屬長者,走向年輕化,早發型糖尿病恐惡化更快、死亡率提高,尤其年輕糖友容易陷糖胖惡性循環,更增加致命風險。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今...
「慢性病之母」全台破220萬人 太早發病少5年壽命
一名53歲張小姐因長期高油、高糖的飲食,BMI超標且患有第二型糖尿病,合併高血壓、血脂異常、蛋白尿等多種共病。雖嘗試多種治療方式,但血糖及體重管理不佳,陷入「糖尿病+肥胖」惡性循環。經使用腸泌素治療...
糖尿病與肥胖息相關 籲注意血糖體重等指標
「糖尿病與肥胖會互相影響,需要注意控制血糖(A)、體重(B)、血壓(B)、膽固醇(C)、藥物(D)與運動(E)!」醫師黃建寧19日於衛教記者會提醒,糖尿病近年來有早發趨勢,若早發平均餘命恐比一般人下...
飲食順序「水、肉、菜、飯、果」避免糖尿病?專家詳解減重與糖尿病飲食差別
你可以先知道: (1)「水、肉、菜、飯、果」的飲食順序,出自減肥相關的醫師,說這樣吃有助減肥及血糖控制,但包括各大糖尿病相關的學會、基金會專業團體,並未有這樣的飲食建議。 (2)包括糖尿病衛教學會、...
糖友回診、健檢率偏低 醫界憂心
為增加國人健康餘命,總統賴清德上任後積極推動「八八八計畫」,本月廿七日將召開第三次健康台灣委員會。該計畫重點在於糖尿病防治,為此,國健署下修成人健檢年齡,從四十歲降低至卅歲,另增尿酸檢測及腎病、慢性...
全台250萬糖尿病患 年齡兩極化
糖尿病並非老年人的專屬疾病,健保署統計,廿至五十九歲糖尿病患者達八十三萬人,低於廿歲的第二型糖尿病患人數也不少,糖尿病學會常務理事杜思德表示,門診最小糖友為年僅十三歲的小胖子,健保應考慮給付減重藥物...
糖友長期暴露空汙 洗腎風險增
空汙不僅誘發肺癌,還會加速糖尿病患者腎臟病惡化,提高洗腎風險。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若長期接觸二氧化氮、懸浮微粒PM2.5,將增加慢性腎臟病風險,提醒政府將糖尿病患納入提醒空汙指標的敏感對象,...
不僅誘發肺癌 國衛院研究:空汙加速糖尿病患者腎病惡化
台灣第二型糖尿病患高達250萬人,一旦病情未控制得宜,恐增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機會。國衛院最新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若長期暴露於在空氣汙染物質,如二氧化氮(NO2)與懸浮微粒PM2.5,同樣會增加慢性腎臟病...
戒掉「清淡飲食」!7旬糖尿病婦6周大甩體脂、降4公斤 血糖穩定了
年過70也能夠健康減脂!減重醫師蕭捷健過去曾分享一名71歲婦人的勵志故事,這名婦人患有糖尿病,長期面臨高體脂、內臟脂肪過高等問題,經過六周的飲食與運動調整,不僅體脂降低5.5個百分點,內臟脂肪大幅減...
陳亮恭/慢性病防治 應走向動態、長期管理
隨著人類壽命延長,公共衛生的課題轉向慢性病防治。醫學界長年強調慢性病控制達標的重要性,全球疾病負擔研究揭示了更細緻的健康圖像:西方已開發國家的慢性病控制逐步改善而降低照護負擔,而東亞地區因人口快速高...
你的病我的病一樣,藥能分享?亂吃恐釀藥害危機
【天使巡房】文/那緹春節假期剛剛結束,醫院病房陸續開放,常規手術回歸正常排程。那日新病人住院,詢問相關病史並收回常備用藥。仔細檢視後發現病人的安眠藥數量短少,擔憂是否用藥過程出了差錯,帶著藥袋到病室...
MLB/勇士小聯盟約簽前桃猿洋投狂威 力拼重返大聯盟
曾效力中職樂天桃猿的洋投狂威(Dylan Covey),上賽季雖然與大都會隊簽下大聯盟合約,但上個月大都會欲簽下史坦尼克(Ryne Stanek),狂威拒絕被下放小聯盟而遭到指定讓渡(DFA),今天...
元宵「熱量炸彈」!吃完「做1事」有助穩血糖
今天是元宵節,許多人會吃元宵「慶團圓」。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提醒,不論元宵或湯圓,從麵皮到餡料多是高熱量的炸彈食材,4顆甜元宵吃下肚,等同於一碗白飯的熱量,建議要控制每次食用的分量。若要...
三餐不定時未控血糖 退休警疲勞感竟因糖尿病腎病變
台南一名65歲退休員警阿成過去因執勤時,常有疲倦、飢餓感及小便混濁情形,原以為是三餐不定時及工作忙碌憋尿導致,因此下班後經常用大餐犒賞自己,然而退休後因疲勞感未改善甚至加重,前往奇美醫院就醫,才發現...
退休警長年未控制血糖致腎病變 中西醫合併治療改善
台南一名退休員警原本在執勤時常有疲倦及小便混濁情形,原以為是三餐不定時與長時間憋尿導致,但退休後更嚴重,就醫診斷為糖尿病腎病變,經過半年中西醫合併治療獲得改善。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陳曉瑱今天在院內...
他天天吃白飯搭「1味」罹腎病第3期 醫警告:致癌物也在裡頭
滷味是國人喜愛的小吃,其中滷汁的配方更是滷味美味的關鍵。營養專家劉博仁醫師表示,他有一名病患,幾乎天天將滷味的滷汁拌飯吃,結果罹患慢性腎病第三期。他提醒大家「滷味美味但滷汁不宜攝取太多」,因為傳統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