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豐原五口命案 高大成揭「月入10萬」詐騙術:這類人最好騙

台中雷雨用倒的!文心路大淹水「機車如陸上行舟」心驚膽戰

聶華苓

作家、資深媒體人彭歌 百歲辭世

資深媒體人、作家彭歌(本名姚朋)六月卅日辭世,享壽一百歲。其夫人陳瑛儒將在台北市聖家堂舉行追思彌撒,時間未定。文訊總編輯封德屏表示,彭歌能寫能譯,兼擅小說、散文和評論,在新聞界和藝文界都具重量級地位...

要聞

作家季季珍藏文物 見證半世紀文壇風華

連續舉辦9年的「清風似友-台北古書拍賣會」,將在3月下旬於台北華山文創園區登場,今年特別規劃「季季專場」,展出作家季季收藏逾百件珍貴文物,見證超過半世紀文壇風華。季季特別撰寫「結緣與傳承」一文,解說...

生活

蔣勳/水瓶座,懷念華苓(下)

前情提要:蔣勳/水瓶座,懷念華苓(上)1981年應邀到愛荷華寫作計畫之後,華苓就常要我去她家作客,遇到有趣的作家也通知我:「汪曾祺今年來,你來吧……」1987年我因為汪曾祺又去了愛荷華。又住進五月花...

琅琅悅讀

人生列車到站/2024不捨的身影…人間有愛 我心翩然

人生有如列車,駛向不同終點。有人離座後被遺忘,有人下車後仍受同行者的懷想與追念。聯合報自2008年起,在歲末回顧這一年下車的知名旅客,追憶他們的人世遊蹤,讓仍在車上的我們,撫今追昔,思索人生。86歲...

要聞

紀州庵展瘂弦手稿書信 「如歌的行板」原貌面世

瘂弦兼具詩人、作家與編輯等多重身分。他一生寫了一五五首詩,幾乎每首都是經典;他喜歡寫信、累積的文友通信達數萬封。「瘂弦文學展」昨起於紀州庵文學森林展出,展出瘂弦首次公開發表刊登的詩作「我是一勺靜美的...

文教

作家聶華苓享耆壽99歲!文化部長李遠:她打開台灣文學的世界知名度

作家聶華苓21日辭世,享耆壽99歲,文化部長李遠聞訊表達哀思與敬意,並表示,本身是創作者的聶華苓最令人感佩的是她在台灣戒嚴時期,不分黨派、族群、政治立場、政治思想,只挑她心目中值得鼓勵的優秀作家們去...

琅琅悅讀

【文學紀念冊】陳克華/桃李不言──悼聶華苓(1925.1.11-2024.10.20)

「當一張照片成為一種精神時才有資格掛在牆上……」我看見妳打開家裡的窗一片青蔥顯影如剛沖洗出的照片──「有時會有鹿來院子……」妳說,我看見照片裡有桃樹,李樹,不知名的樹各自盛開而天下懷抱寫作之夢的鹿群...

生活

陳克華/桃李不言 悼聶華苓(1925.1.11-2024.10.20)

「當一張照片成為一種精神時才有資格掛在牆上……」我看見妳打開家裡的窗一片青蔥顯影如剛沖洗出的照片──「有時會有鹿來院子……」妳說,我看見照片裡有桃樹,李樹,不知名的樹各自盛開而天下懷抱寫作之夢的鹿群...

琅琅悅讀

朱和之/詩在他每一句話裡

觀音在遠遠的山上罌粟在罌粟的田裡王叔叔說這意思是,罪惡和高貴都是可以融在一起看的,大家和平共存。兩年前這個時候,在愛荷華聶華苓老師家裡,瘂弦老師王叔叔來了電話。當話筒擴音放出那傳奇的磁性嗓音時,像是...

琅琅悅讀

港台文化上升階梯與機制對照:鄧小樺、黃麗群談台灣文學獎

文字整理|韓祺疇黃|黃麗群鄧|鄧小樺前言資本都市講求效益,一切事物旋起旋滅,文學置身其中不易生存,卻自有橫蠻的生命力。文學作為一個產業,會因應不同的地域性格而形成迥異的運作邏輯,無論是借助商業市場的...

琅琅悅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