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內閣改組留任名單確定?莊瑞雄脫口「這個人」確定留任

全球長壽國家排行榜出爐!百歲人瑞比例冠軍非日本 台灣排名揭曉

前總統夫人吳淑珍一度昏倒送醫 住院4天今早順利出院 

腎臟病

還在偷吃宵夜?營養師曝「5大傷腎食物」:每一口都是負擔

講到宵夜你會想到什麼呢?水煎包、鍋貼、小籠包、蔥油餅看似美味,卻很傷身。營養師高敏敏和腎臟科醫師林軒任提醒,這些美食對腎臟不好的人「壓力不小」。高敏敏在Instagram粉專提醒,這些食物美味的秘密...

生活

小便正常腎臟就沒事? 醫搖頭「雙腳先透露警訊」:腫脹、發癢注意了

很多人以為「只要小便正常,腎臟就沒問題」,其實這是大誤解,腎臟科醫師廖述寬提醒,當腎臟出狀況時,往往雙腳會先透露警訊,包括腫脹、麻木、變色、發癢等七大異常徵兆,一旦發現就要提高警覺並及早就醫。廖述寬...

生活

護腎這樣做「紅肉少一點、魚豆多一點」醫建議調整每天餐桌存腎臟基金

國內不少人腎功能異常,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在臉書PO文表示,每天出現在餐桌上的食物,默默影響著腎臟的壽命,他建議,紅肉少一點、魚豆多一點,腎臟才撐得久。張家銘說,腎功能不好,很多人想到原因,...

生活

助美容、穩血壓…龍眼一天吃幾顆好?營養師:2種人注意攝取量

甜甜的龍眼,一吃就停不下來?營養師高敏敏提醒,不論是新鮮龍眼還是龍眼乾,含鉀量都不低,吃太多反而會增加身體負擔,尤其腎臟患者與需限制鉀攝取的人,更要注意攝取量。高敏敏昨(14日)在臉書「高敏敏 營養...

生活

「DASH4D」飲食法揭密 醫推3類食物:糖友血糖多穩1.2小時

糖尿病患者若血糖忽高忽低,不僅容易感到疲累,長期恐怕還會傷害眼睛、腎臟及心血管。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最新研究發現,第二型糖尿病友連續四周一種飲食方法,每天血糖維持在理想範圍的時間平均可多出1.2小時...

生活

健保署力推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 新藥9月1日擴大給付

國人糖尿病盛行率逐年不斷上升,糖尿病更是引起許多慢性病的主因,健保署積極推行「糖尿病及初期慢性腎臟病照護整合方案」,協助民眾提早治療,遠離併發症風險。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今年3月1日起,已擴大SGL...

生活

誤以為洗腎害他貧血!醫機警助檢查 竟發現已大腸癌第三期

一位50多歲長期洗腎患者,一直有貧血症狀,他自認應該是「腎性貧血」,並未多想。直到醫師發現,患者就算打完三個月紅血球生成素療程,貧血也沒有改善,轉介至消化內科檢查才發現,他貧血的主因竟是大腸癌且已是...

生活

6旬翁嫌回診麻煩自行購藥控制血糖 半年後糖尿病惡化還罹晚期腎病變

許多糖尿病人以為血糖控制好就沒有問題,不過,臨床醫師指出,糖尿病患容易忽略尿蛋白、腎功能檢查,根據統計,每10位糖尿病患,有4位會發生腎功能惡化,且多數人早期無症狀,直至下肢水腫、泡泡尿、嚴重疲倦等...

生活

開放美豬牛淪關稅談判籌碼 醫嘆「退無可退」:3類民眾多留意健康

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動作頻繁,公布多國關稅比率,對台灣關稅目前尚未公布,但外界猜測,我國必須將被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列為貿易障礙的美豬牛標示取消,才有望換取低關稅,保障國內企業發展。美國未禁止畜牧...

要聞

每4人就有1人高血壓!722原則量血壓 避免爆血管

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高血壓性疾病」位居第六,不過,高血壓也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國健署呼籲,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以「722原則」量一次血壓,掌握身體健康...

元氣網

健保有給付在家也能腹膜透析 部桃醫護提醒防感染

52歲林先生因慢性腎臟病長期門診追蹤,日前因身體不適至衛福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就醫,檢查發現體內毒素指數急速上升,緊急接受血液透析穩住狀況。幾次透析後,他開始思考長期治療與日常生活的平衡,最終選擇居家...

生活

台中工人流汗多沒喝水 2天沒尿尿急性腎衰竭送醫

台中市1名在工地上班的男子2天沒小便,日前上班到一半突感身體發熱,右上腹和左下腹疼痛,幾乎昏厥,送醫檢查為急性腎衰竭,住院治療3天後才恢復。大甲李綜合醫院今天發布新聞稿,腎臟內科主治醫師陳采峯表示,...

生活

6旬翁心臟不適竟罹帶狀皰疹 醫:胸痛、血糖升都是皮蛇徵兆

衛福部疾管署統計,國人一生罹患俗稱皮蛇的帶狀皰疹機率為32%。不過,臨床醫師點出,罹患心臟、腎臟疾病,與糖尿病患者,罹患皮蛇機率,比一般民眾高出1.5至2倍,且因部分症狀重疊,有時難以確認診斷。一位...

生活

吃冬瓜消暑、助解毒+消腫 營養師:但千萬別吃這款冬瓜製品

節氣進入小暑,氣溫明顯轉為酷熱乾燥,民眾準備迎接高溫挑戰,夏天消暑要吃瓜類,其富含水分的特性能消暑解熱。大里仁愛醫院營養師徐佳靖表示,冬瓜味甘性寒,具有清熱利水、消腫的功效,不論是煮湯或入菜,是降溫...

生活

大熱天騎機車參加活動喝水少 婦人罹橫紋肌溶解症

台中一名70多歲婦人每天從住家騎車約30分鐘,到8公里外的文化健康站參加活動,日前突然覺得身體不舒服,身體發熱,到醫院就診檢查,醫師診斷出她罹患橫紋肌溶解症及急性腎衰竭,還有第四期腎臟病,治療後才逐...

生活

男子膝蓋、腳指與腳背關節常疼痛 原來是這原因在作怪

55歲吳姓男子因右腳大拇指關節疼痛腫脹2、3天而就醫,他說這種突發性關節疼痛已反覆發生多次,常發作的關節部位包括膝蓋、腳大拇指、腳背等,且每次發作都會到附近診所打針、吃藥。醫師檢查發現他的尿酸數值超...

生活

孕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 恐影響胎兒腎臟健康

孕期用藥須審慎,高雄長庚醫院最新研究揭示,孕婦若於中、晚期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子女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將顯著增加。此研究結果已刊登於2025年JAMA Pediatrics期刊,引發國際醫界高度...

生活

兒童高血壓幾無症狀常被忽略!醫分析孩童為什麼會得高血壓?

根據國健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發現,20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為27.3%,自知率67.9%,有三成民眾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現代人肥胖問題嚴重,進一步促進高血壓的形成,且年齡層趨...

元氣網

40歲婦患糖尿病…一症狀誤判「病情變好」 不到十年就洗腎又失明

一名40多歲糖尿病患者因血糖失控就醫,卻誤以為「腎絲球過濾率升高、腎臟變大」代表腎功能改善,結果幾年內視力惡化、走上洗腎之路。醫師提醒,這其實是糖尿病腎病變早期常見的陷阱,若未及時控糖,後果恐不堪設...

生活

CGY、CKD、PLA等9組車牌最不受歡迎 公路局:暫保留不製作

許多民眾購買新車因使用習性或民情習俗會針對車牌特別選號,但有部分英文編號因為諧音或特殊含義較不受青睞,交通部公路局挑出9組英文編號開放選票,其中9組民眾認為不適合比率逾10%,包含CGY(GY不雅諧...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