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申請國防醫因「南京出生」遭汰除 師大附中生喊冤不合理…校方回應了

獨得億元幸運兒是你嗎?大樂透今晚開出頭獎 獎落這縣市

影/屏科大又傳車禍!1學生被撞飛空翻重摔骨折 汽車撞機車畫面曝光

農業

地方創生培育人才 客委會副主委、苑裡鎮長來自青培站

國發會自2019年推動地方創生政策,不僅在全台各縣市開花結果,各計畫主持人更在社會及經濟上表現傑出。像是長期深耕苗栗縣南庄鄉,推動幸福巴士完成在地交通運輸系統的邱星崴是現任客委會副主委,還有苗栗縣苑...

產經

台灣仙履蘭已行銷日本、美國30餘國 5月將驚豔科博館辦特展

為提升台灣仙履蘭產業之國際競爭力,農業部農糧署2025年度特別與台灣仙履蘭協會及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攜手合作,於5月9日至11日在科博館熱帶雨林溫室遊客中心舉辦「仙履蘭巡迴展暨授獎花卉特展」。農糧署表...

生活

農莊私設攔水壩 逾期不拆罰30萬

中友百貨相關企業埔里農莊在南投開發大型旅館及遊憩區,期間違法私設4座攔水壩,縣府要求4月底前拆除,但逾期未拆,地方不滿。水保署與農業處昨會勘,業者說明,未拆護岸是擔心強降雨沖刷邊坡恐釀災,但有破壞壩...

聯合報

高市質譜宅急便 免費農藥快篩

農民檢驗農藥殘留每件至少4千元,高市農業局率先導入價值逾千萬元的AI農藥質譜快檢車,昨起提供「質譜宅急便」農藥快檢巡迴服務,首站選在鳳梨與荔枝正值產季的大樹區姑山集貨場,提供農民即時、精準且免費服務...

聯合報

花蓮公告有機農業區 打造友善環境

花蓮縣政府訂有「有機農業促進區設置暨輔導辦法」,近期公告玉里鎮成立2處有機農業促進區,總面積逾82公頃,營運獎勵補助每公頃1萬元,上限50萬元,將持續推動其他鄉鎮成立促進區,打造友善農業環境。玉溪農...

聯合報

程曼華屏東種無毒草莓

屏東大學社會發展系畢業的程曼華,因大學時期的課程,促使她走入社區蹲點,關注農業,畢業後決定留在屏東創業,她在萬巒鄉租3塊田,總共1甲地,創立「儂好」品牌,堅持友善農業,與土地共好。25歲的程曼華來自...

聯合報

竹科工程師的科技農場!斜槓小農不用一畝田,也能過豐年

文字 洪雅音╱攝影 吳尚鴻╱照片提供 紀成璞,取自《鄉間小路》2024年4月號有臺灣矽谷之稱的新竹科學園區,放眼望去,總見不斷擴建的廠房,越蓋越密集、越頂天的高樓大廈,伴隨上下班時間永遠塞到動彈不得...

琅琅悅讀

關稅談判若「跪了」 綠憂大罷免恐難大成功

美國總統川普美東時間4月2日宣布對各國實施對等關稅,不久後宣布暫緩實施90天,僅實施10%基礎關稅,以利各國在這段時間進行貿易談判,但至今還沒有一份「川普協議」面世,遠在太平洋這岸的民進黨政府只能靠...

聯合報

業者憂我依賴單一市場

國策院昨天邀請專家學者分析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一百天的情勢,台灣電動車聯盟副理事長鄭顯聰表示,台灣的隱憂是依賴單一市場,盼政府能給與產業更多的協助,幫助整合供應鏈與市場需求;人才也需要更妥善安排,建議把...

聯合報

蔡易餘:農民不能再等 農業預算應即刻擴編

美國關稅新政衝擊台灣,民進黨立委蔡易餘今天同多位農業縣綠委表示,行政院日前雖通過總規模達新台幣4100億元的特別條例草案,但針對農漁業的支援卻僅編列180億元、僅佔總預算4.4%,未隨預算規模擴大而...

要聞

梅園國小上方 山坡整地加強安全

苗栗縣泰安鄉一名陳姓男子近日為種植農作,正在整理山坡地,但由於開發範圍有無數大小不一石塊,最大直徑接近輪胎,引發山坡下的梅園國小師生恐慌,擔心石頭滾落發生意外,也驚動縣府關切,目前地主已加強周邊安全...

聯合報

南市赴美銷蘭花 議員:關稅不夠高?

美國對等關稅恐衝擊國內諸多產業,其中美國為台灣蘭花第一大出口市場,國內蘭花產業又約一半產值來自台南,南市議員昨質詢說,市府今年仍要前往美國拓銷蘭花,「是怕關稅不夠高?」應降低單一市場依賴;市府表示,...

聯合報

台中農地變通道 議員質疑圖利建商

國民黨台中市5名議員昨質詢,指農業局違法變更大雅區1塊農地作為私設通道,讓旁邊建地容積暴增5.8倍,建商在緊鄰2.5公尺道路的特定農業區土地蓋12層大樓,涉嫌圖利建商,有如台中版「京華城」。農業局表...

聯合報

氣候變遷近況及因應之道

近日報載,賴總統聲明二○五○年「淨零」。但民進黨執政期間,已不知有多少次的言而無信。為防民進黨政府減緩氣候變遷的績效虎頭蛇尾,是故特就氣候變遷議題提出些呼籲。氣候變遷直接影響全球人口的生計,導致生物...

聯合報

小貓受困求救1999 卻回沒經驗

台中動物急難救助有1999專線,民眾看到犬貓或野生動物受困、受傷,撥通專線由市府相關單位處理。議員表示,今年初接獲陳情有小貓受困汽車引擎蓋,她到場後打給1999,接線人員卻說「無經驗無法協助」,民眾...

聯合報

青農南漂屏東堅持友善耕作 打造「儂好」要和土地共好

屏東大學社會發展系畢業25歲的程曼華,來自雲林的她「南漂」留在屏東創業,大學時期課程讓她走入社區蹲點,關注農業議題,畢業後留在屏東創業務農,在萬巒鄉租三塊田區加起來約一甲地,創立「儂好」品牌,堅持友...

聯合報

零關稅是穩死的…稻作產業現陰影 台灣米怎站穩市場?

4月下旬的西南部一期稻作正要開始抽穗,台灣大糧倉的雲林縣斗南鎮,一望無際的20公頃有機田,正是斗南農會近年整合的成果。台灣農業緩慢轉型,如今再次面臨川普關稅戰挑戰。龐大稻米產業鏈是否會被動搖?在關稅...

聯合報

台美貿易逆差還課高關稅 桃園農業局長批「實在沒道理」

桃園市農業局今赴議會工作報告,不分黨派議員擔憂美國關稅衝擊在地農業。局長陳冠義表示,目前雙邊仍在談判,尚無具體影響,不過台灣農業對美呈現貿易逆差,32%關稅實在沒道理,已積極向中央反映地方心聲,另會...

要聞

「南科小農市集」熱鬧登場 南科力挺在地小農

為協助在地小農推廣優質農產品,同時打造園區舒適的假日悠閒去處,南科管理局自4月起,於每月最後一周的星期六、星期日,固定在 Park17 商場舉辦 「南科小農市集」,讓民眾能直接採買最新鮮的農產品,享...

地方

養豬戶變土壤專家!吃「麴」長大的豬 為何讓土地更健康了?

編按:看似不起眼的「麴」,其實對畜牧業和農業有超乎想像的助力。山元正博、山元文晴在《驚人的發酵力》書中,分享了他們如何做出「麴液體飼料」、改變豬隻的腸道環境,甚至讓豬糞便變成堆肥原料,養出鬆軟肥沃的...

倡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