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墜入選礦廠浮選槽」陸東北大學6學生 在內蒙礦場參觀意外身故

大考中心認命題「不夠周延」 分科測驗歷史科第14題全面送分

GD「我會再回來」確定11月登台北大巨蛋!日期曝光主辦開口了

食慾

安眠藥使用量攀亞洲第一 醫嘆「不光榮紀錄」床只該有3功能

國人睡眠問題嚴重,精神科醫師楊聰財嘆,以前總是互相問候「甲呷飽未」,現在卻變成「有睡好嗎?」。十八歲以上國人睡眠障礙盛行率直逼四分之一,他表示,安眠藥的健保申報量逐年攀升,每年用藥需求超過10億顆,...

生活

有助保護視力!營養師曝「1水果」功效驚人:堪稱營養彈藥庫

芒果太甜會讓人血糖飆升、容易變胖?營養師薛曉晶指出,芒果其實是營養價值極高的水果,富含膳食纖維與芒果苷,適量攝取不僅不會對血糖造成劇烈影響,還有助於保護視力、促進腸道健康、緩解發炎、穩定食慾,是名副...

生活

別再靠意志力!自然抑制甜食慾望 營養師教4招:第1餐要吃對

儘管越來越多人了解糖分對健康的影響,但抑制對甜食的渴望仍是一大挑戰!營養師凱蒂近日於IG上分享四種能有效抑制甜食慾望的方法,幫助大家控制血糖。1.第一餐避免吃甜食在空腹狀態下,第一餐就攝取高糖分的精...

生活

咀嚼不只是吃飯!醫師揭8大健康好處 「多咬幾口」有助腦力、消化與抗癌

夏天常讓人渴了就喝飲料,甚至因此忽略正餐。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牙科主治醫師許玲欣提醒:「咀嚼不是單純咬食物的機械動作,而是一種結合肌肉、關節、唾液與神經反應的感官行為」,對身體健康有多重益...

元氣網

曾一天喝三杯手搖飲!張泰山抑制食慾減18公斤 醫示警:夏季是增肥旺季

過去民眾認為冬季民眾飲食量增加,運動量減少,肥胖機率增加,不過,夏季民眾喝手搖飲頻率上升,也是肥胖旺季。前職棒選手張泰山說,飲食控管是減重關鍵,他擔任教練後,因飲食放縱,體重一度超過113.1公斤,...

生活

60歲單身男領1700萬退休金「怕送國庫狂揮霍」五年後被友一番話點醒了

許多人擔心養老金不夠用,相對地,也有人苦惱於「是否能夠在有生之年花完」這樣完全相反的問題。日本一名六旬男子為了不讓財產充公,竭盡所能揮霍,卻換來滿滿空虛感,最後獲得益友的提點才重新找回人生方向。許多...

元氣網

睡前嘴饞不是意志力弱!專家揭4大原因 5招助你甩開消夜罪惡

每到睡前,總會忍不住想要吃點消夜,雖然吃完的當下能獲得滿滿的幸福,但隨之而來的就是「怎麼沒忍住」的罪惡感,以及「又要變胖了」的擔憂。但其實,在睡前忍不住吃吃東西,並不是你意志力薄弱。日媒「Women...

生活

夏天體燥濕熱 中醫師推「這一味」解濕、風、熱

衛福部公布今年6月截至6月26日,總計573人次熱傷害就診人次數;近日午後雷陣雨,濕氣重的環境容易導致汗液排出不去,使人四肢沉重、精神疲憊。新悅中醫診所院長林雅瑩表示,夏天常見的疾病,包括腸胃炎、皮...

生活

60歲後越吃越少 日營養師曝「蔬菜汁」煮飯:營養價值翻倍

隨著年齡增長,許多銀髮族常會出現「食慾不振」、「吃得少」、「做菜越來越費力」等問題。日本管理營養師森由香子提出,60歲以後即使少食,仍能透過簡單飲食技巧,達到均衡營養、預防疾病的目標。根據日媒「Ya...

全球

獨自吃飯有害健康!台灣人每周平均共進晚餐5次 成亞洲最幸福國家關鍵

現代人生活腳步匆忙,和他人聚在一起好好吃頓飯的時間似乎也減少了,不過2025年《世界幸福報告》就指出,比起獨自吃飯,和親朋好友一起用餐更有助於提升幸福感。從共桌吃飯到獨自飲食的文化轉變過去在地中海、...

元氣網

不只是腸胃不適吃壞肚子這麼簡單!盲腸炎8大徵兆 右下腹反彈痛是關鍵判斷依據

盲腸炎,也就是闌尾炎,是一種急性腹部疾病,發作時會造成劇烈疼痛,甚至可能引發併發症。很多人一開始都會以為,只是腸胃不適吃壞肚子,結果拖延治療,導致病情惡化!以下秀傳醫療體系黃士維院長介紹盲腸炎最常見...

元氣網

鹹酥雞太香總受不了誘惑?營養師教一招降低食慾:多聞2分鐘

減肥總在經過鹹酥雞店前功盡棄?營養師高敏敏在臉書社團「高敏敏營養師的健康生活 分享瘦身 料理 生活」分享國外有趣的研究。她首先請大家反思,聞到香味時會選擇馬上購買想吃的食物,還是冷靜思考一下?如果選...

生活

光節食0運動減肥不易!日醫曝「15分鐘瘦身法」一年甩肉12公斤

總是下定決心要減肥,卻總是因為運動太難持續而放棄?減重12公斤、主張「吃米飯也能瘦」的日本醫師梅岡比俊指出,許多人失敗的原因在於把目標設得太高。他強調,與其勉強自己每天運動一小時,不如從每天15分鐘...

元氣網

輝瑞新減重藥研發 喊卡

輝瑞(Pfizer)表示將停止開發GLP-1日用口服減重藥,主因是這款名為Danuglipron的新藥,可能在測試過程中,引發一名病患的肝損傷。CNBC報導,輝瑞發言人14日在聲明中強調,這名病患並...

全球

醫師和保健專家用10個飯前習慣養生「聞咖啡香氣」也有用

想用擁有健康的身體,就必須注意日常的飲食,除了餐點內容之外,用餐前的習慣也會幫助我們控制食慾、促進消化功能。日媒《女性 7 Plus》就向幾位醫師以及健康專家請教,請他們分享自己是如何透過吃飯前的小...

元氣網

壓力大胃痛、沒食慾? 科學揭密:你的胃真的「聽得見」情緒

壓力大時胃痛、焦慮時食慾不振、心情低落容易便秘,經醫學研究證實,大腦與腸胃之間存在密切聯繫,透過一條被稱為「腸–腦軸」(gut-brain axis)的神經通道進行雙向溝通,使情緒與胃腸健康相互影響...

生活

孩子故意搗蛋愛插話 醫師:可能是ADHD應儘早評估治療

讀小三的「睿睿」還不到10歲,但他總是被老師反映上課不專心、又常分心找同學聊天,作業也是三天兩頭忘記帶,明明學習能力不錯,卻總因粗心被扣許多分,文具用品也常搞丟,老師建議家長帶他到醫院兒童心智科評估...

生活

美食當前忌不了口?藥師曝:「餐前阻斷」這麼做

美食當前,很多人難以克制。藥師建議,盡量選擇原形食物、避免加工食品,但若嘴饞不易控制食慾,可透過餐前阻斷澱粉的輔助產品,坊間成分五花八門,應清楚成分功效,尤其正在吃醫生開立的藥品者,更應充分諮詢藥師...

生活

諾羅疫情大爆發!今年症狀不只上吐下瀉 是否就醫就看一關鍵

急診壅塞未解,全台卻受嚴重諾羅疫情影響,腹瀉疫情持續增加,小兒科醫師林哲民分享自己也感染的經驗,不僅噁心想吐,還發燒、全身無力,自我打趣說「過去病毒型腸胃炎除了典型上吐或下瀉,較少伴隨發燒,更少有肌...

生活

味覺喪失竟與早逝風險有關?研究發現尤其兩種味道影響最大

味覺喪失通常被視為衰老的象徵,但最新研究發現,它可能與更高的死亡風險有關,特別是失去鹹味和酸味的能力。 根據發表在《JAMA 耳鼻喉頭頸外科》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對7,000多名40歲以上的成年人進...

元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