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清算非對付在野好辦法」 陳水扁曝大罷免若成功最後悔的人是他

川普緊張了?疑憂關稅戰釀供應鏈危機 擬找這些人救火

《鄉間小路》創刊於1975年,可說是臺灣第一本生活風格雜誌,關注在地文化、農業飲食、環境生態,以及貼近讀者生活的多元議題,除了現場報導、人物專訪、對談,也嘗試徵文活動、問卷分析、趣味測驗等增加互動,點燃讀者對不同主題的興趣火苗。以樸實溫暖並富含知識性的圖文呈現,傳遞你所不知道的臺灣日常,共同發掘這片土地的美好。

鄉間小路

追蹤
《鄉間小路》創刊於1975年,可說是臺灣第一本生活風格雜誌,關注在地文化、農業飲食、環境生態,以及貼近讀者生活的多元議題,除了現場報導、人物專訪、對談,也嘗試徵文活動、問卷分析、趣味測驗等增加互動,點燃讀者對不同主題的興趣火苗。以樸實溫暖並富含知識性的圖文呈現,傳遞你所不知道的臺灣日常,共同發掘這片土地的美好。
80篇文章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侍魚師食堂】猿燒季節料理:享用道地臺灣海味的生魚珠寶盒

蘇志文在宜蘭羅東經營「猿燒季節料理」已經九年,招牌菜色是魚種多到塞不進盤中的「綜合生魚片」,日式漆器方盤上裝滿晶瑩剔透的各色魚片,琳琅滿目儼然就是一只豐盛的海鮮珠寶盒,每盤平均會有十五到二十種魚,雖份量有大、小之分,但即便豪華的大份量也不到五百元,老饕網友們總稱讚:「CP值超高」、「堪比魚類圖鑑等級」。

111 雜誌

【侍魚師食堂】海洋主廚愛爾文:漁港到餐桌的永續海鮮大探險

位於花蓮吉安,由「海洋主廚」愛爾文(曾璽文)主理的「龍哥斯特」海鮮餐廳,從父母自一九九三年創立開業,迄今已逾三十多年。「店名來自龍蝦的法文Langouste,但跟有大螯的Lobster(美洲螯龍蝦)不一樣,Langouste是沒有螯的龍蝦,臺灣沿海的龍蝦大多屬於沒有大螯的品種。」順著愛爾文的話看向餐廳牆上的龍蝦浮雕,鮮活得彷彿下一秒就要躁動起來。愛爾文說,他的外公以前是漁夫,在鹽寮沿海放𦊓仔(lîng-á,長網)抓龍蝦,後來和愛爾文的爸媽一起合開海鮮餐廳,家族共同努力經營。靠海吃海長大的他,十足的海洋之子。

69 雜誌

【餐桌上的產地】吃好海鮮的大師課:友善生態水產是什麼

提起好吃海鮮的味道,每個人皆有心頭所愛──是現挑、現蒸的港邊市場海鮮拼盤、是起鍋前會加點米酒提味的家常虱目魚肚湯,也或是熱炒矮桌上,加熱鐵盤還小火細煮的一整尾鱸魚……海島子民如我們,怎麼可能沒有暗自心愛的水產菜色。只是如今,全球氣候、環境變遷劣化,土地與海洋漸次衰竭,自然緩緩顯露出不健康的疲態警訊。趁來得及,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找到與整個環境友善共存的方式?本篇,從「如何選擇餐桌上的好海鮮」談起,邀請致力推廣「責任漁業」的徐承堉,以及從事生態水產養殖數十年、神農獎得主與神農陪伴師的邱經堯,捕撈與養殖的兩方對話,聊聊在他們心裡,符合友善環境的永續水產究竟是哪些?挑選時,我們可以抱持哪些簡易準則?關懷環境其實簡單,從用心選擇餐桌上那尾魚做起即可。

60 雜誌

【永續海鮮指南】吃一桌友善環境的海鮮

水產、海鮮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隨季節變化,不時還會出現期間限定的時令珍饈,煮之以清蒸、紅燒、乾煎、酥炸,各具滋味。然而,漁業資源有限,國產漁獲數量已有逐年下降的趨勢,除了透過漁業管理的方式追蹤、改善現況,消費者選用「永續海鮮」,也是極重要的理念。 永續海鮮究竟是什麼?一般民眾如你我,在生活中如何支持友善海洋的永續海鮮呢?本篇特別邀請「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文內簡稱海漁基金會)海洋永續組組長張永州客座《鄉間小路》,為我們解答永續海鮮如何入門。

86 雜誌
花生芝麻年糕 (攝影吳尚鴻)

【鄉間食堂】林貞粿行:一攤粿車載幾代人的熱鬧

粿與糕,總帶有年節豐收的象徵。臘月午後的冷風中,臺北迪化街上飄著濃濃的當歸、藥膳味,耳邊鋼琴聲隱約,熟悉的旋律不是〈望春風〉,也非〈四季紅〉,細聽發現竟是〈夜曲〉,但不是蕭邦,而是周杰倫,周董的流行曲。嶄新高樓與磚色斑駁的矮房交互錯落,提醒著日與月相推,新與舊依偎。

105 雜誌
臺灣年糕(甜粿)

【鄉間食堂】四季耕讀農園:以百分百的純米糕粿敬時日

農曆年前,花蓮壽豐「四季耕讀農園」的李慶豪與劉慧芸正忙著製作期間限定的年糕(甜粿)。他們堅持糕粿必須純米製作,不單因為樸實的滋味,更有小時候與家人花上漫長時間一起磨米炊粿的回憶。不知何時開始,做粿不再是家家戶戶的過年工事,市面上賣的米製品也難再找到記憶中的口味,於是夫妻倆依循古法,用自己種的米做出簡單而純粹的傳統米食,以手工的心意款待重要的人,也敬賜予四季豐盛的土地與時日。

83 雜誌
加了牛肉、海苔絲、蛋黃絲、蛋白絲的年糕湯。 (照片提供裴樹京)

【年糕指南】韓國年糕:祈願富足的風土特色食材

韓國的「糕」定義上,是白米、糯米、高粱等穀物,或馬鈴薯製作的糕點。以製作方式來看,大致可分為打糕、蒸糕、煎糕、水煮糕;以功能來看,常見的有秋夕(中秋)的松餅(송편)、搬家後分送新鄰居的紅豆蒸糕(팥시루떡)、孩子出生滿一百天的白雪糕(백설기)、週歲宴或生日宴的紅豆高粱糰子(수수팥떡)、彩虹糕(무지개떡)和黃豆粉年糕(인절미)⋯⋯等。

56 雜誌

【年糕指南】黏黏有餘香

由糯米製成的傳統臺灣年糕,又稱甜粿,寓意年年高升,是臺灣過年酬神祭祖、餐桌必備的甜點。傳統習俗中,家家戶戶會自炊年糕使用,而年糕製作也有些禁忌,如一年內家中若曾有過喪事,便不可自行製作,須由他人送禮,製作期間皆需慎言等。 除了臺灣,中國寧波年糕以蓬萊米製作,是年節祈福常見供品,口味可鹹可甜。韓國過年的年糕湯,有長壽健康的吉祥意涵。日本過年則有鏡餅,歲末年初時擺放於神壇或者玄關敬神。各式年糕傳入不同地區,歷經時間,也傳出不同作法,如加入在來米或其他米為主原料調整口感,演變成符合在地口味的美妙滋味。 本期指南先以熟悉的臺灣年糕開篇,喚回記憶深處的年糕情懷;再透過名家之筆介紹中國寧波年糕、韓國年糕與日本鏡餅,走一趟橫跨四界的「黏年」小旅行,將各地美妙的年糕滋味,一次蒐羅到胃。

1069 雜誌

【餐桌上的產地】大崙頭草莓園:復興務農的十項全能家庭

跟「老臺北」的友人們談起,將前往內湖區的白石湖採訪草莓園,得到一臉驚訝的回應:「臺北產草莓?」其實,臺灣最初開始種草莓,約一九三○年代由日本人引進,就是於臺北陽明山區試種,儘管沒有成功,草莓卻輾轉於苗栗大湖大放異彩,茂盛綿延。而白石湖種植草莓的契機,則是一九八三年起,內湖區農會輔導在地農家轉型,成立草莓產銷班;在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台北市農會、內湖區農會與社區發展協會共同協助下,打造出卓越發展成績,在二○一六年底由農委會(現農業部)正式公告,成立「白石湖休閒農業區」,成為臺北市第一個休閒農業區。

80 雜誌

【餐桌上的產地】ㄎㄚ大粒草莓園:帶點幽默勇於嘗新 才更顯滋味

採訪開始不久,袁婧清的電話響起,有人希望預約採草莓,她幽默回應:「你慢一點,不要那麼急,十二月中旬再來,要來之前跟我說,天氣冷一些草莓才會甜,跟你一樣甜♥」截至十一月底,她已經接過七十幾通想採草莓的詢問電話和訊息,熟門熟路的老顧客知道「ㄎㄚ大粒草莓園」是友善環境且草莓品質好,每年都催她快點開放草莓園。但草莓園無法說開就開,「我們是做口碑的,沒有很喜歡賺錢啦!」語畢她開朗大笑解釋,「一開園就會造成損耗,要等量夠多、品質穩定,才適合開放。」俏皮眼神也帶著耀眼專注與堅持。

143 雜誌

【餐桌上的產地】大湖草莓王國:湖畔之鄉的甜酸美味

「大湖地區最早種植的是『馬歇爾』,也就是俗稱『阿美利加』的美國品種草莓。據說和現在盛行的『香水』一樣,特色都是帶有一定的酸度。」曾深入爬梳過各農史資料、剪報,大湖地區農會休閒旅遊部主任傅國峯說:「早期大湖種植草莓,是為了與稻米輪作,當作米糧採收後維持、調節地力之用。」隨時間推移,大湖地區陸續引進不同的草莓品種,各類草莓品系紛紛在大湖落地生根,正式轉作草莓的農民也越來越多。

74 雜誌

【草莓指南】莓飛色舞的甜蜜季節

緩解整日累積的疲憊,沒有什麼是吃一顆草莓過不去的,如果有,就多吃幾顆。冬季適合「莓飛色舞」一番,以各種草莓的顏色妝點日常空白,除了鮮吃,甜點也別放過,當季限定,錯過不再。 美味的草莓總有許多討論:究竟草莓是不是莓果?有哪些營養成分?不同品種草莓的特色、有哪些風味?如何正確挑選、清洗、保存?坊間傳說的農藥、膨大劑或染色說法孰真孰假?本篇特別邀請農業部苗栗區農業改良場,生物防治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葉人豪,為我們解惑關於草莓的流言蜚語。

210 雜誌

【植物故事】檜木之外:林鐵沿線植物記

阿里山林業鐵路為運送木材而建,與其他林鐵最大不同,是這條路線常經過已有先民墾殖、生活的聚落,而非原本杳無人跡、因林業活動才促生的聚居點。除了將一根根原木運下山,阿里山林鐵也改變了沿線地景的樣態,不僅倚傍鐵路生活的居民開展新生活模式,阿里山山區的植物也逐漸變化。如果仔細觀察,我們仍可見到蛛絲馬跡。鐵路興建之前、鐵路通車之後,以及不確定年代,藉這三個概略的時間斷面,我們走一趟阿里山植物、人與鐵路的百年糾葛。

63 雜誌

【林鐵故事】十字路站:家離鐵道那麼近

過了多林,就是十字路。這兩個地方,巧妙地呼應了佛洛斯特(Robert Lee Frost)兩首知名詩作〈雪夜停林畔〉(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與〈未竟之路〉(The Road Not Taken)的意象。煩心時,不妨來一趟林鐵小旅行,在列車未進站的鐵道邊,將掛懷不決的事物暫時放下,敞開雙臂擁抱風、霧,感受山林,甚至星空,或許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答案。

1368 雜誌

【生態旅遊】沿光誕生的路線 走探人文生態

山間秋剛涼。清晨了,但夜與風還繼續,自然深影暗沉沉在林鐵車窗外漫成寧靜的黑,車廂遊客擁擠,或坐或站搖搖晃晃在夢與現實間瞌睡。導覽員靖芹的解說從我的耳機傳來,聊著火車正經過的地方、她們在此度過的童年回憶,以及即將前往觀日的地景特色。莫名想起那部九○年代的電影《愛我就搭火車》(Ceux qui m'aiment prendront le train),漫長車程讓搭車的人開始探索自我陰暗本質,試著彼此坦誠面對。如同此刻的我們,也正循光的明亮前進。

175 雜誌
阿里山林鐵水社寮的螢光鐵道。

【探路阿里山】遇見阿里山的自然之美

聞名中外的阿里山位於嘉義山區。一般熟知的阿里山多指國家森林遊樂區所屬的區域,也就是沼平、祝山、姊妹潭、巨木群等周邊景點,結合阿里山林業鐵路,以「五奇新八景」的特色,年年吸引大量遊客前來探訪。

340 雜誌

【樹生休閒酒莊】尋找初榨的甜美珍釀

前言= 1 DAY TRIP 樹生休閒酒莊 雅痞的極品紅酒輕旅行 樹生酒莊按照團客人數量身打造收費式酒莊遊覽活動。其中包括迎賓休閒時光、漫遊葡萄園與釀酒廠、品酒下午茶,冬日特別備有限定款農村花果微醺熱紅酒提供品飲。 * 詳細開團與計費方式請洽樹生酒莊。 樹生休閒酒莊 地址:臺中市外埔區六分里月眉西路588號 總店:臺中市外埔區水頭二路8號 電話:04-26833298 Email:352727@gmail.com 網站:https://www.shu-sheug.com/

49 雜誌

【埔里農會酒莊】與友同Chill鯉魚潭邊

前言= 1 DAY TRIP 埔里農會酒莊 在湖畔喝一杯享受Chill爽 鯉魚潭有七大吉穴,湖色風光豐美,中間有柳堤貫穿,一旁山林繚繞,適合與三、五好友偕伴遊覽,一同在步道散心觀景,搭遊園小火車、踩天鵝腳踏船,為彼此再添一筆美好回憶;前往埔里農會酒莊,享受以甘蔗、玫瑰、百香果和五葉松搭建的微醺氛圍,一起在湖畔Chill喝一杯。 埔里農會酒莊 地址:南投縣埔里鎮蜈蚣里鯉魚路22-3號 電話:04-92423828 網站:pulifarm.org.tw/package/distillery

63 雜誌
傅國峯提供

【大湖酒莊】戀人啊 來顆甜酸似愛的新鮮草莓吧

2 DAYS TRIP 大湖酒莊 升溫情感的親暱郊遊 無論是正曖昧中、火熱戀愛著,或是多年伴侶皆合適,攜手漫步遼闊山景、採草莓、遊老街,打造最美好的相處時光;走進大湖酒莊與草莓文化館裡,沉浸紅粉酸甜的氛圍,是日後彼此將不斷回顧的滋味。 苗栗縣大湖地區農會農村休閒酒莊 地址:苗栗縣大湖鄉富興村八寮灣2-4號 電話:037-994986 Email:dahu.resort@gmail.com 網站:http://www.dahufarm.org.tw

74 雜誌

【藏酒酒莊】珍藏微醺時光 走訪絕美祕境莊園

2 DAYS TRIP 藏酒酒莊 呼朋引伴齊迷醉的頭城森林小旅行 涼涼的天氣,適合找齊久未碰面的好友、死黨們,一起來趟醉濛濛的森林小旅行。酒莊小酌,再去農場體驗田園風情,放鬆微醺地親近自然!酒莊坐落的森林就在龜山島對面,沿途無敵海景陪伴,遠離工作與人情世故的煩心,舉杯「復興」美好友誼。 藏酒酒莊 地址:宜蘭縣頭城鎮更新路126-50號 電話:03-9778555 Email:service@cjwine.com 網站:https://www.cjwine.com/

53 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