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善用3指標拉高槓桿ETF報酬
槓桿ETF具備高風險、高報酬的特性,是放大報酬與虧損的雙面刃。市場上,有人靠它獲利翻倍,也有人因操作失誤而慘賠出場,關鍵就在能否建立明確的操作紀律與風控策略。
高齡社會來臨 掌握長照險3大重點
依據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公布的《高齡健康與長照服務》年報指出,2020年長照服務使用者約35萬7,000人,2022年成長為44萬人,成長率為23.2%,細看年齡分布,87.9%的使用者年齡在65歲以上,代表高齡長照已是不可逆且必須提早面對的情況。然而長照費用是十分沉重的經濟壓力,因此投保商業保險已成為準備長照費用的方式之一,可以從以下3點掌握長照險。
2步驟+3策略 完善退休規畫
「我繳了20年、30年勞保,真的能領到退休後需要的錢嗎?」這是不少45歲~60歲中壯年族群心中的焦慮。近年來物價上漲遠比薪資快,實際購買力逐年下降。以目前制度試算,最高投保薪資4萬5,800元者、年資35年、65歲退休,月領約2萬5,000元,面對日益升高的生活成本,實在讓人難以安心退休。
擁3優勢 永續投資成退休標配
在極端氣候加劇與政府減碳政策推動下,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正面臨結構性影響。正在做退休規畫的民眾,如何兼顧資產成長與風險控管,是不可忽視的課題。近年來永續投資商品不斷創新,因具備穩定報酬、低風險與全球化配置等3大優勢,逐漸成為退休投資的重要選項。
以英國PPI為鑑 端正貸款保險
英國的銀行近年來因「還款保障保險」(Payment Protection Insurance,以下簡稱PPI)之不當銷售糾紛陸續引爆,經法院判賠鉅額賠償金,其影響深遠而舉世矚目。所謂的PPI,泛指當被保險人(借款人)因身故、疾病或失業時,其保險金將用於清償被保險人貸款之保險商品,常見於房貸、信貸、車貸或信用卡循環信用等場合,目的在於保障被保險人的還款能力或信用。
主動型ETF吸金魅力快速上升 能否「幫投資人賺錢」才是關鍵
主動型ETF吸金魅力快速上升!《彭博》產業研究顯示,美國目前共有4,300檔ETF在交易所掛牌,其中,主動型ETF已占51%、首度超過被動型ETF。
政策加持 重電業者商機穩健
今年以來,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最讓人熟知的是「對等關稅」政策。但其實川普重返白宮後,第1個迅速簽訂的行政命令,是成立「國家能源主導委員會」,首要任務是加強電力生產和供應,滿足智慧產業對電力需求,而這也標誌著AI產業的競爭不單單只是高科技的對決,並已擴及到基礎建設。
今年台灣景氣上肥下瘦、外強中乾
景氣循環是總體經濟活動的波動,一個景氣循環是指許多經濟產業活動大約同時期發生谷底、復甦、繁榮、高峰,然後衰退、蕭條,又谷底的情形。這一連串的波動會周而復始,但不定期的發生,其持續期間長則10年,短則3~5年不等。也就是說,不管現在經濟景況有多好,未來總是還會有另一次的衰退出現。當身陷景氣衰退、蕭條,至谷底時,也要記得,未來一定會有復甦、繁榮和高峰的一天。
2方法預防房地繼承詐騙
近年常處理客戶共有土地分割的案件,絕大部分是年輕世代想將繼承取得的土地變現,轉投資或另作其他使用,但案件中不時發現有未辦繼承登記的狀況,不禁想起近期浮上檯面的台版地面師事件。
10大觀察重點 掌握投資市場變化
4月初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祭出超預期的關稅政策之後,引爆全球金融市場震盪,儘管最近幾週市場已經趨於穩定,但政策不確定性仍然極高,顯示金融環境與過去相比有所不同。展望未來,我們認為,投資者應密切留意以下10個觀察重點,來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並且調整投資組合免受長期和劇烈波動影響。
多元配置資產 因應失智風險
今年台灣已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依據全國社區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為7.99%,國內失智人口已突破35萬人大關,推估2031年將超過47萬人,失智症已成為現今社會亟需面對的重要課題。
獲利成長+卡車電池新商機 寧德時代H股上市強勢吸金
中國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CATL)順利在香港二次上市,公司在行使超額配售權後,總募資金額達到53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596億元),創今年以來全球上市募集金額最高紀錄。
手中有保險 心中無匯價
據統計,壽險業2024年底國外投資總額約新台幣23兆元,絕大多數以美元計價。近日因新台幣暴力升值,當美元資產貶值,壽險業淨值瞬間驟減,引人擔憂其清償能力是否因此而有所減損?
關稅時代投資 決勝定價能力
面對2025年的股市,投資人心臟要是不大一點,恐怕承受不住,畢竟4月川普(Donald Trump)關稅政策一出,那斯達克(NASDAQ)指數一度重挫達16.5%,但5月隨美中關稅衝突和緩,又從低點急拉27%反彈。然而儘管市場回溫,但仍有不少飽受驚嚇的投資人在場邊觀望,擔心在川普政策反覆的不確定性,以及全面性的關稅加徵,恐進一步衝擊企業獲利表現。
39歲消防員財富自由!利用指數投資 資產隨時間倍增
從一名公職消防員,到39歲成功財富自由,陳繼勛(Chris)使用的投資系統是採取成長型的美國科技股搭配指數投資的資產組合,其中指數投資所占的比重多達30%以上。為何他會選擇用指數投資作為資產配置的重要成分?Chris在他的新書《FIREman 39歲退休實戰筆記:指數投資x最強企業,打造加速財富自由的行動路線》當中分享了他對指數投資的看法以及自己的實際做法。
價值選股5原則 創造超額利潤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年4月祭出「對等關稅」震撼彈,掀起全球「人造股災」。台股隨即陷入逾1個月的劇烈震盪,股、債、匯三市齊殺,市場一片恐慌,少年股神接連斷頭,投資人紛紛退場。
剖析ETF市場資金流向
4月初,受到大規模關稅政策衝擊,反映全球股市表現的晨星全球市場指數(Morningstar Global Markets Index)在4月3日至4月8日間重挫11%。不僅股市,就連美國國債、黃金、比特幣,乃至多數流動性替代型資產,也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幾乎無一倖免。儘管市場劇烈波動,ETF投資人仍持續進場,光是在4月3日至4月7日,美國ETF市場便湧入約180億美元資金。細看這段期間的分類表現,發現有59個晨星分類(Morningstar Categories)出現資金淨流出,約40個分類獲得資金淨流入,許多投資者在市場劇烈波動時轉向較保守的ETF來避險,但也有部分投資人展現「逢低買進」投資精神。
關稅戰轟炸 投資人何去何從?
今年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對全球投下關稅震撼彈!宣布美國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的全面關稅,更要向對美國具有高額貿易逆差的國家,課徵對等關稅,稅率最高甚至達到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