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籲政院對新增5天假提覆議?柯建銘稱不急 原因全說了

患帕金森氏症風險增126%!美研究示警住「1處」附近要小心 恐是殺蟲劑惹禍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等。

Smart智富月刊

追蹤
《Smart智富》成立於1998年,提供股票、基金、期權、黃金、外幣、債市、房地產、保險、退休規劃、消費觀念等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情報與課程服務。旗下產品有台灣發行量最大的理財月刊-《Smart智富》月刊等。
142篇文章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近年來,大數據分析、量化交易(或稱程式交易)新投資技的運用,雖提高了競逐投資機會...

大盤震盪 2步驟篩錯殺績優股

在股市中,所有人都在競逐投資機會。而近年來,大數據分析、量化交易(或稱程式交易)新投資技的運用,雖提高了競逐投資機會的時間與金錢成本,但卻能讓投資效益大增。

40 雜誌
新興市場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的表現令投資人感到失望。圖/本報系資料庫

新興市場有望重返榮耀

新興市場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的表現令投資人感到失望,光是蘋果(Apple)、輝達(NVIDIA)與微軟(Microsoft)這3家美國公司的最新市值總和,就已超過晨星新興市場指數的整體市值規模,這也造成那些投資在新興市場的共同基金與ETF,面臨資金持續流出的困境。

115 雜誌
美國總統川普。(法新社)

用價值投資3招 從容應對關稅戰

今年年初,市場氛圍一片樂觀之際,價值投資大師、橡樹資本創辦人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簡稱馬克斯)發表備忘錄《再議泡沫》(On Bubble Watch),警告美股「七巨頭」(Magnificent Seven)估值過高,暗示市場已處在泡沫邊緣,未來可能面臨大幅修正的風險。

1269 雜誌
股票、債券與實體經濟之間的關係,在過去幾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股債在投資組合中所扮...

如何建立兼顧報酬與風險的投資組合?

2025年是重新評估投資組合中各項資產類別定位的絕佳時機!股票、債券與實體經濟之間的關係,在過去幾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股債在投資組合中所扮演的角色也隨之改變。拆解這些資產的基本面,並考量總體環境,有助於以一個全新的框架,建立預備好迎向未來的投資組合。

123 雜誌
每一個地區乃至全球的經濟狀況都有跡可循,且常會依循一定模式而演進,這個演進模式不...

看懂景氣循環 調整投資策略

每一個地區乃至全球的經濟狀況都有跡可循,且常會依循一定模式而演進,這個演進模式不斷地周而復始。就常理來說,經濟循環由大而小分為「景氣循環」、「產業循環」和「庫存調整循環」。其中,景氣循環是經濟活動的核心,會影響整體經濟榮枯。而景氣狀況又會影響產業需求強弱,進而影響企業的庫存調整。因此,投資人只要洞察景氣趨勢,便能預測產業榮枯,提前布局或避險,提升投資勝率與回報。

113 雜誌
在進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許多長者雖擁有自住房及退休儲蓄,仍擔心「活得太久,錢不夠...

善用3大工具 打造安穩現金流

在進入超高齡社會的台灣,許多長者雖擁有自住房及退休儲蓄,仍擔心「活得太久,錢不夠」或「資產管理不當,遭詐騙」。因此,如何確保穩定的退休現金流,維持財務自主並兼顧資產安全,成為重要課題。對此,筆者認為,若善用以下3大工具整合規畫,就可以妥善因應上述課題:

112 雜誌
示意圖/ingimage

女性退休理財的困境與解方

近年來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加上不斷攀升的通膨壓力,使得個人財務管理的挑戰與不確定性大增。根據首度在亞太地區發布的《2023年富達國際全球女性投資理財調查》,亞太地區女性普遍對未來的財務前景感到憂心,僅有36%的女性對自己的整體財務狀況感到有信心,這一比率不僅偏低,亦遠低於對此持相同看法的男性比率。

262 雜誌
股市示意圖。聯合報記者曾原信/攝影

雙赤字警報

今年以來,連漲2年的美股風光不再,新興市場重獲資金青睞。尤其是中港股市,在DeepSeek(深度求索)展現AI實力後,中國科技股又成為資金矚目焦點。不過,中港股強勢反彈,不僅驅動資金從美股移出,部分新興市場股市也被攪動、變成受災區。東南亞股市(泰國、印尼、馬來西亞)今年以來在全球股市中敬陪末座,即是例證。其中,印尼因經常帳和財政「雙赤字拉警報」,股市一度單日大跌7.1%、觸發熔斷機制,過去半年合計已急挫19%,指數跌到比疫情前還低。

101 雜誌
聯合報系記者許正宏/攝影

4步驟檢視損益表 挖掘成長股

你還在聽信明牌?Out了!學會自己分析財報,才能掌握投資主動權。暢銷書《操盤人教你看財務報表》作者、曾在鴻海集團、台灣東洋集團擔任財務長與董監事的劉心陽,運用多年實戰經驗拆解財報核心邏輯,手把手帶你解讀財報,讓你輕鬆掌握獲利關鍵,投資更有勝算!

1043 雜誌
台股。(聯合報系資料庫)

2策略波段操作 可轉債拉高勝率

隨著全球貿易戰升溫,股市震盪加劇,今年以來,台股加權指數一度下跌逾4%,美國標普500(S&P 500)指數更是跌超過6%。面對市場劇烈波動,投資人紛紛尋找防禦性的標的,而攻守兼備的「可轉換公司債」,將更能受到市場矚目。

62 雜誌
展望2025年,預計AI仍能持續扮演動能角色,支撐台灣出口在製造業下行時維持相對...

台灣經濟將逐季走高

台灣2024年12月出口435億9,000萬美元,為歷年單月次高,年增9.2%,寫下連14紅,主要受惠於全球景氣復甦、人工智慧(AI)等新興商機、旺季效應、農曆春節提前拉貨,以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前急單等5大利多。

157 雜誌
示意圖/ingimage

如何解決財富傳承3挑戰?

當提到「家族財富傳承」,許多人第一時間會認為,這是屬於金字塔頂端富人的議題。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妥善規畫財富傳承不僅能保障資產價值,還能避免家族紛爭,確保財富的長久延續。所以財富傳承,不只是億萬富翁的專利,以下族群和資產狀況的人,也應該認真預做評估:

217 雜誌
在全球人工智慧(AI)產業驟然間爆紅的新創企業DeepSeek。路透

AI戰局亂 如何調整投資策略?

中美戰場2025年延燒至AI領域。1月20日就在川普(Donald Trump)宣布投資5,000億美元大搞人工智慧(AI)基礎建設的隔天,中國AI低成本模DeepSeek問世,一時之間全球市場震盪。

388 雜誌
示意圖/ingimage

62%年輕族群都選擇的理財工具

近年來台灣被動型指數股票型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簡稱ETF)投資市場蓬勃發展,規模已躍居亞洲第3大,成為過去5年來全球成長最迅速的ETF市場。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與中山大學財管系最新的投資意向調查,高達62%的20歲至29歲年輕族群會選擇投資ETF,比率超過投資股票。另外,中國信託銀行發布《2024臺灣家庭理財暨世代退休大調查》,也發現ETF已超越儲蓄險,尤其是年輕族群更是接近5成,顯見ETF已成為民眾投資與理財的重要工具。

206 雜誌
陸股示意圖。(新華社)

陸股上「牛背」?

看好陸股的呼聲再次響起!過去半年,國際資金陸續轉進估值相對偏低的中國股票,從美國上市的中概股買到香港掛牌的國企股。亞洲外資買超陸股金額甚至連續3個月超越近2年最被外資青睞的印度股市,港股短線(3個月、半年、1年)漲幅因此拿下亞洲冠軍,恒生中國企業指數近1年漲幅更達台股漲幅的2倍。

158 雜誌
近年來,瘋買美股的國人不斷激增!(路透)

創辦人領軍 長期績效勝大盤

近年來,瘋買美股的國人不斷激增!根據證券商公會統計「海外複委託有效開戶數」,從2022年379萬8,100萬戶,在2024年底達到近590萬戶;而複委託全市場交易更火熱,2024年全年交易金額高達超過7兆8,300億元、年增率近75%,創下歷史新高。在其中,投入美股市場的資金就獨占逾7成之多。

337 雜誌
近年來高息型ETF的百花齊放。(聯合報系資料庫)

用高息型ETF 打造月月收息組合

因應近年來高息型ETF的百花齊放,《Smart智富》「真.投資研究室」推出《人人都能學會靠高息ETF年年加薪全圖解》,其中不僅帶領股市新手認識ETF基礎概念、分類與投資眉角外,更針對具代表性與討論度的人氣高息型ETF進階介紹,並加入獨家的「峰哥點評」,讓你輕鬆掌握每檔標的的重點攻略!

754 雜誌
近5年來,台股加權指數頻創新高,但震盪更加劇烈,尤其在2022年空頭來襲時,不少...

用「一線投資法」平均年賺20%

近5年來,台股加權指數頻創新高,但震盪更加劇烈,尤其在2022年空頭來襲時,不少股票重挫超過20%。

195 雜誌
美股示意圖。圖/路透

投資美國股市的優勢與風險

當今的市場環境,許多預測者常隨著調查和數據公布起舞而改變看法——導致市場波動度提高。因此,當我們考慮投資時,「掌握我們已經知道的、釐清我們需要知道的,以及找出我們可以依靠的」,是應對市場不確定性的基礎,也才能做出合適的資產配置。

339 雜誌
買房與結婚一樣,決定的當下或許需要多點衝動,但在拍板定案前,是否有較為理性分析的...

別太衝動 2面向理性評估買房計畫

買房與結婚一樣,決定的當下或許需要多點衝動,但在拍板定案前,是否有較為理性分析的方式,平衡人生中這項重要的決策呢?

113 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