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榜首一半…全台薪資排行「這縣市」墊底 縣府說話了
何時開獎?川普關稅信還沒來 星展點出台灣真正挑戰是「它」
最新文章
最多瀏覽
專欄/陳瑞杰:醫療照護現場的智慧改造
曾服務長庚醫院外傷重症中心長達20年,後接任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又擁有醫學資訊研究所碩士頭銜,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陳瑞杰是臺灣少數兼具醫療、管理、科技三方領域的專業人才。他一手擘畫北醫的智慧醫療轉型,曾連續3年帶領北醫拿下國家新創獎,他濃縮過去經驗,分享智慧醫療與數位轉型看法。
智慧醫療新紀元 工研院攜手醫療體系打造臨床試驗綠色通道
從實驗設計、申請審查到臨床數據驗證,創新醫材的臨床試驗需克服層層關卡。面對全球數位醫療市場的高速成長,工研院攜手北、中、南四大頂尖醫療體系,共同啟動「臨床試驗綠色通道」,優化流程、提升效率,為新創醫材打造從研發到臨床的快速通路,助力臺灣在智慧健康產業的國際競爭中掌握先機。
Touch Taiwan 2025科技新趨勢
顯示器產業年度盛會Touch Taiwan 2025日前盛大登場,聚焦前瞻顯示與跨域應用。今年的「創新技術館」專區結合企業與研發能量,展出多項關鍵技術亮點,橫跨半導體封裝、Micro LED顯示、智慧車用、5G通訊與人機互動,全面展現臺灣在高階技術與智慧應用的創新實力。
臺美交流布局全球通訊商機 MWC臺灣館首秀高軌衛星通訊
世界局勢瞬息萬變,通訊韌性是國家應變關鍵。工研院今年攜手中華電信與臺灣企業共同參與世界行動通訊大會,展示「5G開放式架構NTN基站系統」、「5G/6G先期專網智慧解決方案」等先進技術;並與美國開放架構政策聯盟進行策略夥伴交流,展現臺灣實力之餘,更深化國際合作,為產業打開全球通訊市場。
革新金屬廢水處理 金屬離子捕捉材NaPoGlass
電鍍產生的金屬廢水,過去數十年都只能用傳統的化學混凝法,不僅流程繁瑣,成本也高又耗能。工研院瞄準產業痛點,全球首創新材料「NaPoGlass」,打造具奈米孔洞的玻璃材料,可高效吸附廢水中的金屬離子,兼具碳排低、無汙染特色,廢水、金屬和孔洞材料皆可循環使用,榮獲2025愛迪生獎金牌獎肯定。
從開放架構到智慧應用 MWC 2025看見電信業新風貌
年度通訊盛事「MWC 2025」於西班牙巴塞隆納登場,聚焦5G-A技術演進、衛星與地面網路整合,以及AI在電信管理與服務創新中的關鍵角色。工研院團隊親赴現場,直擊全球電信產業最新趨勢,帶回第一手情報,全面解析業界如何以開放架構與智慧技術迎戰變局、創造新商機。
減碳80%產速提升5倍 H型鋼構低碳自動生產製造技術
扮演建築要角的H型鋼構,傳統使用電弧銲的人工銲接方式,不但費時費力,也極度耗能,還要處理大量廢棄物,無法有效提升產能。工研院與台灣光罩攜手打造「H型鋼構低碳自動生產製造技術」,一次解決多項產業痛點,榮獲愛迪生獎銀牌獎肯定。
臺灣勇奪18座愛迪生獎 獲獎數全球第二
2025年愛迪生獎(Edison Awards),臺灣再次交出亮眼成績,拿下18座獎項,獲獎總數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這18項驚豔全球的技術,涵蓋智慧交通、綠能科技、精準醫療與智慧製造等領域,不僅展現臺灣的研發實力,讓國內的科技能量再次被國際看見,也為產業升級與創新應用帶來更多契機。
專欄/臺灣創業趨勢與觀察
全球創投市場呈現高度集中態勢,資金主要流向少數大型機構與特定區域,根據荷蘭創投數據機構Dealroom.co統計,截至2024年底,美國就獨占57%的創投資源,而臺灣則與日本、韓國等經濟強國分食亞洲區僅11%的資源。在這樣的市場格局下,如何在有限資源中突圍,成為全球創業者關注的關鍵議題。
邁向數位淨零雙轉型 TIMTOS 2025大秀臺灣工具機研發實力
工具機產業是製造業的基石,其技術發展關乎全球製造競爭力。「2025台北國際工具機展」(TIMTOS)吸引超過千家企業,展現臺灣技術實力。工研院在此次展會中發表21項高階工具機關鍵技術,涵蓋H型鋼構雷射銲接、AI高精度五軸工具機、超高速力感測器等創新技術,並陸續導入國內工具機廠商,為臺灣產業注入新量能。
打造智能資安防線 Janus自動化網路控管技術
資安防護不應只停留在防火牆層級,依賴系統評估誰是好人、壞人,不如從行為控管著手!工研院研發的「自動化網路控管技術Janus」,透過專利的物聯網行為識別技術,自動生成白名單,排除異常行為,榮獲2025愛迪生獎銀牌獎肯定。
電動車隊的神隊友 智慧充電: 電動車電網友善充電管理
在電動車快速普及、電網壓力日益加劇的時代,如何聰明充電、穩定供電,成為電動巴士與物流車等大型電動運具營運的關鍵課題。工研院開發「智慧充電:電動車電網友善充電管理」,不僅突破技術瓶頸,成功降低營運成本與電力契約需求,榮獲2025年愛迪生獎銀牌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