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免費貼圖9款!女神李珠珢陪你180天 人魚漢頓終身免費用
為何增設台灣總部 黃仁勳妙答:「我們需要更多的椅子!」
NBA/雷霆下半場打爆灰狼!西區冠軍賽G1大勝26分
高教
聘任爭議/大學法遭挑戰?教評會外設「第四審」引反彈
《大學法》規定教師聘任需經系、院、校教評會「三級三審」機制決定,但南部一所國立師資培育大學擬在既有機制外,增加新聘教師候選人須到「行政主管會報」面談一關,校方說此舉是為讓篩選更審慎,但校內教師質疑這...
大專校院籲立法院通過200億特別預算 承諾不漲學費
行政院日前編列200億元「強化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特別預算,規劃用於高教育才攬才、支持創新創業以及精進校務經營等面向。國立大學校院協會、國立科技大學校院協會、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
5協會籲立院支持高教特別預算 承諾凍漲學雜費
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等5高教協會今天聯合呼籲立法院支持200億元的「強化高等教育人才培育」特別預算 ;大專獲得補助後,也承諾此段期間不調漲學雜費。國立大學校院協會、國立科技大學校院協會、私立大學校院協進...
萬年不升等/升等年限壓力爆棚 學者:別開太多戰線
目前多所大學仍維持限期升等規定,有些甚至升等條件嚴苛,譬如要求升等副教授前的5年內要有至少5篇以上的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的研究水準,不僅對年輕助理教授不公平,也讓他們升等壓力爆棚。資深學者建議年輕助理...
萬年不升等/陷教學研究兩難 10年升副教授是尸位素餐?
「限期升等卻只看研究,忽略了大學教師的教學和服務兩項責任。」以還有6年條款的國立成功大學為例,就有助理教授因為研究論文卡住,到第十年才升上副教授。學者認為,有些萬年助理教授不升等並非「擺爛」,而是因...
萬年不升等/他樂當助理教授 立志不升等就不用求人
目前多所大學仍維持「限期升等」規定,但也有學者立志當「萬年助理教授」,因為升等要經過層層審查,「江湖行走」,難免有不可預期的人事利益衝突,「不升等就不用求人,不用委屈自己」,且職級高低不等同於實力強...
預算1500萬-2000萬元可買北市宅?業者曝這二區可逾30坪
永慶房產集團統計,台北市1500萬至2000萬元總價帶中,以北投、文山區能購得最多坪數,平均皆逾30坪;相較下,大安區僅能購得17.6坪,坪數最小。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北投區因房價相對親...
三口之家看過來!北市這兩區1500~2000萬元買30坪
根據實價登錄中古屋資料,台北市購屋總價以1500萬元至2000萬元最多,對需要較大坪數的新婚族、三口之家來說,如此總價帶可在台北哪一區買到最大空間房子?永慶房產集團統計各行政區在總價帶1500萬元至...
晚熟學者/40歲砍掉重練讀博士 幼教師中年轉職經驗法則
張唯宸是一位資深幼教老師,也是一位菜鳥助理教授。原本在公幼任教的他,40歲時決定念博士「砍掉重練」,4年後取得學位,應聘大學專任助理教授,之後便辭去原本的教職,轉到大學任教。中年轉職,從幼教轉高教,...
晚熟學者/45歲念完博士 半工半讀12年也能成學術績優股
根據統計,逾三成博士年過40歲才取得學位,過去認為太晚畢業恐壓縮生涯發展高峰期,不過現在學術環境改變,晚熟學者也能成為學術績優股,成功扭轉傳統線性思考的學術發展職涯。原本一直在業界打滾的黃國宏花了1...
頂大博士班報考屢創高 能解決高階學術人才斷層困境?
頂大博士班報考人數這兩、三年越來越多,甚至創近年新高,不過頂大教授坦言「要看好,實在很難」。大學不愛聘本土博士,博士後研究的缺額又稀少,若只是用高額獎學金吸引學生報考,高階人才斷層問題恐怕還是無解。...
生成式人工智慧在高等教育品質保證與評鑑實務應用之國際觀察
人工智慧的發展實已行之有年,從2014年生成對抗網路(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GANs)的發明,到2016年AlphaGo擊敗人類圍棋冠軍,這些零星的事件因...
東海攜手泰國王后母校易三倉大學開課 培育東協高階管理人才
梵蒂岡天主教泰國易三倉大學頒發「特殊貢獻獎」,給對泰國產業發展及教育提升具有歷史性影響與卓越貢獻的金仁寶集團總裁許勝雄、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東海大學也與泰國天主教易三倉大學經2年籌備,正式啟動台泰雙...
祖克柏稱「讀大學要三思」 逾半Z世代同感大學學歷無用
在大學錄取率接近百分百的台灣,「窄門」彷彿成為歷史名詞,但是衍生出新的煩惱。美國最新調查發現,將近半數的Z世代跟千禧世代,認為學貸和生成式AI對職場的重塑,讓他們對大學望之卻步。雪上加霜的是,大學中...
少子化衝擊…連醫學大學都招不滿?高醫大董事長發警訊
少子化衝擊高教!高雄醫學大學北區校友會今天(4日)在台北舉辦聯誼會,高雄醫學大學董事長陳建志表達憂心,今年高一生是近5年人數最少的一年,三年後將衝擊高教招生,尤其少子化的衝擊將讓高教招生面臨難題,學...
博班招生/退休潮引資源爭奪 逕修博士申請教職更有利
台大近5年「逕博(逕行修讀博士)」人數從159人增至201人,其中不少是「學逕博(學士逕讀博士)」,取得博士學位的時間平均可節省1至2年。成大近年優化逕博獎學金條件,每人每月最多可領4萬元,114學...
博班招生/高階教育新趨勢浮現 台大報考人數創4年新高
過去社會瀰漫唱衰博士氛圍,畢業後出路是最大問題,多投注幾年歲月,不見得能換取更優渥的就業保障,連不少頂大博士班也招生慘澹。不過,近期頂大博班招生回溫,台大114學年報名人數創4年新高,清大博報名人數...
博士生換指導教授引發對簿公堂 師生如何自保、避糾紛
北部一所國立大學博士班魏姓女學生,和原指導論文的黃姓副教授對簿公堂,原因是博士生申訴被副教授脅迫簽署保密切結書,另申訴被副教授霸凌。黃姓副教授認為博士生申訴內容加油添醋不實指摘,並營造她利用教師地位...
勇鷹高教機飛行噪音 居民頭痛
國防部委託漢翔公司生產的66架「勇鷹」高教機陸續交機,近日機場附近居民發現,新型高教機飛行噪音比舊型高教機AT-3大很多,一起飛就聽見猶如戰鬥機的巨大聲響,精神壓力大,憂心33架全數進駐後日子更難過...
告別學術圈/職涯發展沒盼望 相對剝奪感逼走文學博士
「人生和職涯的黃金時期被求取大學專任教職的等待消磨」,深感學術路沒有盼望,留美文學博士石牧民46歲時決定出走,在中年告別學術圈,跟高教系統說再見。他坦言,求職過程中的「相對剝奪感」是他放棄的關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