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賽Live/7局上張育成長打開局但沒得分 中華5:3西班牙
明後2地下雨!228連假高溫達30度 下周鋒面通過驟降8度
巴菲特股東信沒提一件事 專家解讀:恐在等美股崩跌「迎接熊市」
中芯
華為先進AI晶片製造良率提升 已從20%拉升到近40%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兩名知情人士說法報導,中國大陸華為科技公司所能生產的最先進AI晶片的「良率」,已由一年前的20%提高到接近40%,是支持大陸先進晶片自主的一項關鍵性突破,為中國建立AI產業運算基礎設...
中芯擴產新進展!京城二期擬建項目總投資2250億元
中芯國際位於北京的晶圓廠項目「中芯京城二期」,建設進展迎來重要關鍵點。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網站發布,亦莊新城一處工業用地項目競拍結果公布,建設單位為中芯京城,擬建專案總投資不低於人民幣500億...
大陸科技股「7巨頭」 騰訊居首
中國大陸科技七雄出爐,華泰證券在最新報告中首次提出「中國科技股七巨頭」—小米、聯想、比亞迪、中芯國際、阿里巴巴、騰訊、美團。這七家公司涵蓋硬體製造、雲計算、半導體、智能終端、本地生活等核心領域,其中...
陸科技七雄出爐 「港股股王」騰訊市值4.3兆港元居首
中國科技七雄出爐,華泰證券在最新報告中首次提出「中國科技股七巨頭」—小米、聯想、比亞迪、中芯國際、阿里巴巴、騰訊、美團。這七家公司涵蓋硬體製造、雲計算、半導體、智能終端、本地生活等核心領域,其中以騰...
陸半導體價格戰結束?中芯:不主動降價
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調整價格戰策略,中芯聯席CEO趙海軍12日在業績說明會上明確表示中芯國際不主動降價。他說,在地化生產帶來了更多的市場需求,但同質化競爭使得結構性過剩的產能即使在市場回暖的情況...
美國科技圍堵、自身產能過剩 陸晶片設備採購量可能降低
面對美國的科技圍堵,加上自身產能過剩的問題,市場分析認為中國晶片製造設備的採購量在經過連續的成長後,今年將會下降。整體支出可能降至380億美元(約新台幣1.24兆元),年減6%。路透社報導引述加拿大...
中芯迎急單 Q1不看淡
中芯國際聯席CEO趙海軍昨(12)日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在大陸國家刺激消費政策帶動下,客戶補庫存意願較高,消費電子、互聯、手機等補單、急單較多,今年第一季將淡季不淡。趙海軍表示,目前整體客戶產品庫存...
低於市場預期 中芯國際2024年獲利年減逾4成
中國半導體龍頭中芯國際11日公布最新的財報顯示,根據國際財務會計準則,2024年中芯收入全年淨利僅4.9億美元(約新台幣160億元),年減45.4%,主要由於投資收益及資金收益下降所致,表現低於市場...
中芯沒勁!去年獲利減45% 全年淨利僅160億元
大陸晶圓代工一哥中芯國際昨(11)日公布2024年業績快報,全年營收為80.3億美元,年增27%,不僅創下歷史新高,還穩居全球第二大純晶圓代工廠地位。不過,去年全年淨利僅4.9億美元(約新台幣160...
中芯去年第4季淨利潤年減38% 產能利用率為85.6%
大陸晶圓代工一哥中芯國際,11日收市後公布2024年第4季財報。受到銷售晶圓數量增加、產能利用率提高及產品組合變化影響,淨利潤為1.08億元,年減38.4%;營收為22億美元,年增31.5%。毛利率...
港股大漲 小米、中芯股價攀高
亞洲股市昨(4)日開盤普遍大漲。截至收盤,恒生指數漲2.8%,恒生科技指數表現尤為亮眼,單日漲幅達5.06%。其中,AI概念股、半導體、汽車等類股漲幅居前,小米、中芯國際盤中均創歷史新高。DeepS...
力積電(6770)樣樣都做、樣樣不精?他看衰營運再提「4字箴言」
台廠力積電(6770)去年第3季因認列苗栗銅鑼廠虧損,每股稅後純損0.69元,虧損幅度較第1、2季大,累計前三季EPS為負1.27元。有網友分析力積電在半導體市場的營運現況及未來挑戰,並對其多元業務...
中芯國際市值將追上台積電?星國資產管理公司創辦人認為有3關鍵
新加坡畢盛資產管理公司(APS Asset Management)創辦人兼聯席首席資訊長黃國輝表示,儘管中芯國際技術受到限制,未來仍可與台積電1兆美元市值相比,關鍵在於擁有龐大的工程人才庫,以及擁有...
北京、上海國資公司 砸百億成立積體電路併購基金
在川普即將就任美國總統,中美科技戰風雨持續之際,近日北京相關大陸國資背景公司聯合上海國資,共同設立總規模達人民幣30億元(約新台幣135億元)的積體電路裝備產業投資併購二期基金。財聯社報導稱,北京正...
地緣政治影響AI晶片發展 西方圍堵陸、輝達與台積獨走
在OpenAI推出ChatGPT引爆人工智慧(AI)革命後,AI產業發展一日千里,基於它在整體產業中的全能適用度,世界各國無不大力投資。有些企業搭上順風車,在這波新一代工業革命中引領潮流;也有些企業...
美、陸晶片戰蔓延 美媒指陸在一方面更佔優勢:對美晶片製造商帶來風險
美中晶片戰正蔓延,華爾街日報分析,美國在尖端晶片上明顯占上風,但中國在應用於家電及汽車的傳統晶片上有優勢。雖然中國的傳統晶片尚未席捲全球,但對美國一些晶片製造商帶來風險。華爾街日報21日報導,當美國...
美中晶片戰 中在傳統製程晶片漸占上風 為美企帶來隱憂
在美中持續不斷的晶片戰爭中,美國在最尖端的技術方面明顯占上風,但在較低端技術的領域,中國可能正在取得優勢。儘管美國的出口限制阻礙中國在先進晶片方面的發展,但中國一直積極擴張生產所謂的傳統製程晶片(l...
美媒:華為新手機表明中國晶片發展停滯
華為11月發布新款Mate 70系列手機。紐約時報報導,新系列手機Mate 70表明,華為在過去一年裡在採用先進晶片方面進展甚微。美國媒體紐約時報報導,在中美兩國爭奪先進技術控制權的地緣政治競爭中,...
吃下全球64%市占!台積電全年營收戰新高 游庭皓:2025僅需擔心兩事
「護國神山」台積電大咬AI等高速運算(HPC)應用紅利,本季與全年營收有望飆上新高。財經作家游庭皓也在臉書發文指出,2025年台積電的風險只剩兩個。「台積電吃肉,剩餘的只能喝湯?」游庭皓表示,過去一...
華為攻5奈米 陷入瓶頸
諮詢公司TechInsights最新拆解報告顯示,華為最新推出的Mate 70系列旗艦機所採用的晶片與前一代手機幾乎一致,並未如部分人士般預期轉進5奈米製程,顯示這家大陸科技巨頭的半導體技術進展停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