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動員赴北檢聲援!蔣萬安也會到場 北市警急調200警:不得集會
核二廠爆採購弊案 檢廉兵分17路搜索約談廠長、業者等6人
高鐵首見「過站不停」 駕駛連犯2錯被帶去尿檢?高鐵回應了
分級醫療
醫中部分負擔擬調升至20% 專家:落實3配套強化分級
個別醫院總額新制引發各界疑慮,衛福部健保署昨對外說明,最快下半年提出新的診察費給付制度及相關措施,署長石崇良日前受訪時指出,現行醫學中心部分負擔比率約16%,研擬將未經轉診至醫學中心就診民眾部分負擔...
健保署配套…複雜個案診療費 下半年擬增
新制上路,大型醫院合理地限制醫師門診量,已成趨勢。對此,健保署石崇良認為,這有其必要性,如一個診次收治一百多人,平均每患者診療時間僅二、三分鐘,這代表病情單純,理應下轉至地區醫院、基層診所。石崇良接...
洪子仁/急診壅塞是健保制度失靈警訊
近期急診室壅塞問題再度浮上檯面,病床推上走廊、醫護人員超時負荷已成常態。大家不應將此視為單一事件或季節性流感的衝擊,更不能寄望衛福部一場會議結論或臨時調派人力便能解決。急診室的擁擠現象,反映整體醫療...
分級醫療難推行…民眾仍往大醫院跑 專家:應拉高費用
健保開辦至今30周年,國人滿意度高達9成以上,但近日急診壅塞、醫護出走,各界疾呼分級醫療沒做好,民眾紛紛集中到醫學中心,小病也往大醫院跑。台灣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表示,114年健保總額突破9千億...
分級醫療/醫勞盟:就醫指引恐緣木求魚
醫院急診壅塞,衛福部研擬民眾就醫指引,希望落實分級醫療。不過,前健保局總經理張鴻仁表示,就醫指引對民眾無強制力,會有多少效果有待評估, 要想減少民眾到急診就醫,「那還有得拚了」。「急診壅塞、分級醫療...
分級醫療9年 醫學中心擠更多人
我國於一○六年起推動分級醫療,迄今九年醫學中心看診率卻不降反升,且下轉病人偏低,一一三年三六四四多萬人次至醫學中心看診,但下轉患者僅九萬多人,比率僅千分之二點五。醫界、專家均表示,欲落實分級醫療,須...
分級醫療4/健保署規畫修訂轉診支付標準 醫院下轉加碼
民國106年起推動分級醫療,依衛福部健保署統計,106年西醫基層門診量占整體各層級醫療院所64.3%,依趨勢推估,去年占比應為61.4%,但實際為64.1%;另慢性病人於基層診所就醫件數比率,108...
分級醫療3/衛福部擬就醫指引 專家憂恐「緣木求魚」
醫院急診壅塞,衛福部長邱泰源日前表示,將研擬民眾就醫指引,依病症選擇適當醫療機構,指引將由專科醫學會與專家共同制定,期望落實分級醫療。總統賴清德也說,民眾版就醫指引提升獲取分級就醫資訊,確保獲得妥適...
分級醫療2/解急診壅塞 張鴻仁:診斷正確才能下對處方
衛福部統計,去年全國民眾門診總就醫次數高達3億886.7萬,相較民國106年統計,各層級醫院為醫學中心、地區醫院看診率攀升,區域醫院、西醫基層下降,其中醫學中心增幅最高,但下轉病人偏低,近期醫院急診...
黃國昌拜會盧秀燕未見蔡壁如 原來在台北為護理師發聲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昨天拜會台中市長盧秀燕,未見台中市政府前顧問、民眾黨中央委員蔡碧如,原來是在台北參加護理學會活動。蔡壁如今天表示,我國護理環境不友善,學弟妹相繼離開職場,「分級醫療、家醫轉診30年來...
分級醫療淪口號 桃衛生局長嘆:不能魚與熊掌都不選擇
急診壅塞問題延燒,桃園市衛生局長賈蔚今直言,分級醫療雖被視為解方,但推動30年成效有限,民眾不願放棄就醫選擇權、政治人物畏懼選民反彈不敢堅持、醫療機構擔憂營運衝擊而觀望,淪為各界口惠而實不至的「老藥...
綠色通道轉診 醫師不樂觀
近日衛福部為紓解急診壅塞,啟動部立醫院綠色通道,期建立聯防機制,讓病人分流下轉。但專家表示,醫學中心下轉困難,多因地區醫院跟區域醫院滿床或關床,無法收治,導致患者只得上轉。雖然已建立「綠色通道」,但...
落實分級設急救中心救急診
近日因為流感與諾羅病毒盛行,造成許多醫學中心急診壅塞。然而日前行政院擬定的三項因應措施,包括強化醫學中心院內的病床調度,加強區域醫院聯防機制以及強化民眾分級就醫的資訊,似乎流於形式。此外,衛福部長也...
邱泰源視察急診 基層批走馬看花
為解決急診壅塞危機,衛福部長邱泰源昨先後突襲視察台大醫院、北市聯醫和平院區、亞東醫院、部立台北醫院及雙和醫院等急診部門,瞭解各醫院院內病床調控狀況。但基層醫護批評,邱至急診時,慰問患者「你好,我是部...
急診室隱藏版英雄!檢傷護理師快速評估病情 資深人員看「面相」就能判斷
來急診看病需等多久?為了讓病情最急迫的病人可以及時得到救治,病人在到達急診後,先由急診醫護人員依據檢傷分類標準,快速評估病人病情嚴重度,以此決定看診順序。「檢傷護理師」扮演重要角色,不僅是第一道專業...
擴大在宅急症難解急診壅塞 病團籲設民眾版重症指引
因應急診壅塞,衛福部提出強化分級醫療,要民眾輕症別到大醫院就醫,醫界則拋出擴大在宅急症照護,讓感染症病人在家接受治療,讓出醫院床位。不過,病友團體憂心,在宅急症即使擴大,適用對象仍相對限縮,目前塞床...
急診塞嗆醫後自我檢討 林靜儀:不該對譏諷回文有反應
醫院急診壅塞,有醫師在社群平台呼籲衛福部重視,但次長林靜儀卻向對方說「呵呵,所以你的小腦袋裡,政府按一下鈕事情就會完全改變了嗎?」該醫師傳出已決定離職,更遭立委點名下台。行政院長卓榮泰今上午表示,將...
加護病房缺床 護理師連上13小時做到想哭
急診塞床,一位難求。一名護理師在社群平台提醒民眾這段時間務必顧好身體,因為加護病房(ICU)滿床,許多重症患者即便有背景也進不了,只能在未具備健全設備的普通病房接受ICU處置,她說「我已連上十三小時...
急診壅塞結構陳痾 陳昭姿:上中下游紓解
針對急診醫學會發聲明提醒政府,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見,盼政府協助解決,衛福部長邱泰源受訪時雖簡單表示,會請各醫院協助調整急診和門診的住床比例,但民眾黨立委陳昭姿接受本報專訪時強調,住院床位不足...
醫護不是政府的提款機
全民健保制度邁入第三十年,《聯合報》二十二日也刊出關於健保三十年相關報導。然而卅年來,台灣分級醫療卻始終停滯不前。健保署最近宣布,醫學中心門診營收占比不得超過百分之五十五,否則將處罰。以台大醫院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