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觀
聯合報社論/終戰代替抗戰,賴清德是中華民國總統嗎?
今年八月十五日,是對日抗戰勝利八十周年紀念。但身為中華民國總統的賴清德,不但用日本角度的「終戰」一詞,取代中華民國立場的「抗戰勝利」,甚至絕口未提「中華民國」,連「中國戰場」也被以「太平洋戰場」一筆...
賴總統「終戰」發文惹議 他點出親日史觀讓賴陷「雜質」困境
賴清德總統今天在臉書發文,紀念二戰「終戰」八十周年,但未提及「抗戰」一詞。醫師沈政男說,「終戰」是源自日本天皇發表的「終戰詔書」,是美化日本對盟軍「投降」的公告,中華民國官方與教育部國語辭典,並無「...
15年vs.百年 日本對「那場戰爭」史觀為何記憶陷分歧?
8月對日本是最殘酷的月份,1945年8月從6日至15日被投下兩顆原子彈後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結束80周年,日本怎麼面對「那場戰爭」?對戰爭時間竟有15年和100年的認知差異,紛歧至今未解。日本自我標...
觀察站/賴政府對抗戰失憶 損失的不只是歷史真相
今年是抗戰勝利八十周年,中共早已有大肆操辦慶典的準備,相關布局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五月訪俄後即高調開展,昨天盧溝橋事變紀念儀式「升格」由政治局常委蔡奇偕多位高官出席,明顯也是配套,凸顯重視抗戰歷史。五...
賴清德團結十講暗諷在野立委是雜質 執政黨的雜質比在野黨少嗎?
「We have a voice. We have been heard.」任何的聲音,都應該被傾聽。任何一個成功的演講需是「像一個朋友一樣對我傾訴」。賴清德總統的「團結國家十講」不但離這個標竿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