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梅雨鋒面來了!今全台明顯降雨 吳德榮:下周二鋒面再來

留學政策會不會再變? 準留美台灣學生:拿到美簽也不安心

涉非常規交易套利上億 銅料大廠名佳利負責人500萬元交保

早產

中日混血KoKo出生僅619公克 巴掌勇士順利出院

中日混血男嬰「KoKo」在23周又4天下極度早產,出生時體重僅619公克,歷經子宮頸閉鎖不全、腦室出血與氣胸等重大生死考驗,高雄長庚醫院跨科團隊132天接力守護,終能以3220公克體重健康出院。台籍...

生活

孩子還小卻面臨退休…61歲爸4歲兒老師也誤認爺孫 曝高齡育兒殘酷面

根據日媒「HugKum」報導,日本產經新聞娛樂版「zakⅡ編集部」副總編中本裕己在56歲時,首度成為人父。如今61歲的他在社群媒體X上分享這五年來的育兒經驗,包括體力、經濟與社會眼光等多方面的挑戰與...

全球

產婦不放棄見證生命奇蹟 彰基守護103天成功接生早產兒

「每個人、每間醫院都叫我放棄。」家住雲林的「小美」懷胎17周,夜裡胎兒就趕著出生,趕緊叫救護車送到原本產檢的診所,以胎兒不到200公克,尚非醫學上可存活的孕齡,建議她放棄,她不死心轉到區域醫院也說沒...

生活

早產兒基金會母親節前夕送暖 關懷住院早產安胎媽媽

母親節將至,對部分面臨早產風險、需住院安胎的孕產婦而言,這一天卻可能伴隨焦慮與不安。為讓住院中的安胎媽媽也能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支持,台灣早產兒基金會舉辦「2025年母親節安胎媽媽關懷活動」,由基金會...

生活

雙重傷害!2孕婦早產嬰雙亡…醫院誤給遺體 孩子早下葬母悲痛掘出

巴西醫院發生離譜醫療失誤!院方誤將2名嬰兒屍體調換,為喪嬰母親再次帶來悲痛!當地2名孕婦,早前分別誕下早產的嬰兒,惟嬰兒出生不久後離世。其中1位媽媽到醫院領取嬰兒的遺體,並安排下葬後,翌日才收到院方...

全球

大陸早產兒器捐引發討論 台大醫:醫學進步總在法律前

歌手Tank(呂建中)因器官移植需求,赴中國大陸接受心、肝雙器官移植手術,引發國內器官捐贈討論,有醫師找出大陸近年發表國際期刊論文,以早產兒作為腎臟捐贈者,在醫界備受討論。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今天表示...

生活

健保7大新制5月上路 首度給付食品

衛福部健保署昨召開「健保醫療服務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共通過七大項重大給付,包含預立醫療諮商補助對象擴大、居家血液透析納健保、術後復原加速康復計畫擴大、早產兒食品給付、基層護理人員加薪、...

生活

健保七大方案5月上路 首次給付「食品」照顧早產兒

衛福部健保署今天召開健保共擬會議,除了急診相關給付調整外,通過多項給付包含生產給付增加、預立醫療諮商(ACP)補助對象擴大、居家血液透析納健保、基層護理人員加薪、術後復原加速康復計畫擴大、早產兒食品...

生活

21周胎兒小腳「掉出來」!媽媽硬撐1個月 奇蹟早產兒出生僅750克

每個新生兒的誕生都是相當不容易的事,中國大陸一名孕婦懷胎21周時發現寶寶的腳伸出子宮,努力多撐了1個月才生下這名「超早產兒」,幸好經過醫護團隊照料,寶寶順利長大、健康出院。根據江蘇廣播電視總台《荔枝...

兩岸

10個就有1個早產...23周巴掌仙子蛻變少女 其母捐百萬做公益

台灣早產兒基金會今在高雄文化中心舉辦2025早產兒回娘家暨親子園遊會,380多位早產兒歡聚一堂,琦琦23周出生,身長僅23.5公分、490公克,是極低出生體重的巴掌仙子,琦琦媽李明芳說,孩子克服生命...

生活

500組早產兒家庭齊聚高雄 期待社會關注照護問題

台灣早產兒基金會今天在高雄市文化中心舉辦「2025紫耀高雄 小腳丫親子園遊會」,基金會董事長張瑞幸說,今天有500組早產兒家庭參與,也期待各界能更了解早產兒並給予幫助。早產兒基金會今天攜手國民健康署...

生活

全國首例腸病毒重症 高雄早產女嬰確診伊科病毒11型

高雄市出現全國首例腸病毒併發重症確診病例,個案為一早產女嬰,上月底嗜睡、餵食困難,本月4日出現嗜睡、呼吸急促、血氧下降,住進兒科加護病房,經採集腦脊髓液檢驗,確認為感染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所幸女嬰...

生活

22周胎兒長罕見肺腫瘤 北榮排水救命

28歲黃女士在懷孕22周時,產檢發現胎兒肺部腫瘤,進一步安排高層次超音波檢查,確定胎兒右側肺部發育異常,為先天性肺部呼吸道畸形(CPAM)。在決定繼續懷孕後,台北榮總婦女醫學部團隊藉由胎兒腹水抽吸、...

元氣網

年夜飯怕浪費硬吃傷腸胃 營養師教健康進食法

農曆春節期間民眾與親友團聚享受天倫之樂,不過飲食沒有節制,除了可能導致體重上升、血糖波動等影響,尤其很多人怕浪費,不想要剩菜就努力吃完,反而增加腸胃負擔、適得其反,除了適量進食,也可遵循蔬菜、蛋白質...

生活

500克早產兒順利成長出院 美籍父母感謝馬偕醫院團隊

台北馬偕兒童醫院今天舉辦記者會,歡慶住院304天早產兒拉拉出院返回美國,拉拉的爸媽帶著早產兒拉拉與馬偕醫院院長張文瀚、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主任張弘洋等醫療團隊,一同切下象徵新生的生日蛋糕並合影留念。拉...

生活

22周早產兒拉拉住院304天順利出院 醫曝每年活不到2人

6個月的「拉拉」(化名)張著咕嚕嚕的大眼睛探索世界,可愛的模樣讓外人很難想像,她是名早產兒,出生時僅22周又3天,體重500公克。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主任張弘洋說,「這個周數是早產兒出生後是否能存活的...

生活

少子化祭生育獎勵留人? 北市:領完一年內就遷走達1成5

台北市長蔣萬安上任後,加倍第一胎生育獎勵金,加碼至四萬元,不過議員顏若芳接獲陳情,表示有孕婦因早產無法領到獎勵金,提案希望解除10個月設籍限制,議員游淑慧則建議拿掉設籍時間限制,民政局坦言,的確沒有...

地方

童醫院耶誕寶寶寫真攝影 留下卡哇伊耶誕節回憶

童綜合醫院新生兒照護團隊為迎接將到的耶誕節,讓父母與孩子能擁有寶貴回憶,即日起到25日舉辦「耶誕寶寶寫真攝影」活動,每位新生兒被打扮成具耶誕氣氛造型,模樣可愛。童醫院嬰兒室護理人員發揮巧思,目前已為...

地方

雙胞胎出生差111天 創全國紀錄

雙胞胎出生間隔時間頂多幾分鐘,國泰醫院收治一名以試管嬰兒懷下異卵雙胞胎的產婦,第一個寶寶於孕期近廿周時早產,無法存活,另一胎兒獨活。產婦接受強效抗生素、子宮頸環紮術等治療,近卅六周時自然生產,與無緣...

生活

雙胞胎相差111天 40歲產婦靠子宮頸環紮術生下國慶寶寶

40歲的關女士,經由試管嬰兒成功懷上雙胞胎,但在懷孕19周時,突然大量破水,A寶在近20周時早產,無法存活。夫妻希望力拼保住B寶,在接受強效抗生素及子宮頸環紮術治療,臥床3周後出院,改門診治療。後續...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