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朱立倫批賴清德為台獨曲解歷史 民進黨反酸天災當前仍在政治操作

俄羅斯交通部長才被普亭開除 幾小時後竟離奇身亡

大罷免成敗之關鍵 關稅、中國與綠醜聞

針對影響大罷免的關鍵,學者分析認為有藍營支持者認知、關稅戰影響、中國與民進黨是否有醜聞等因素。(中央社示意圖)
針對影響大罷免的關鍵,學者分析認為有藍營支持者認知、關稅戰影響、中國與民進黨是否有醜聞等因素。(中央社示意圖)

針對大罷免27日起投票,學者施正鋒7日受訪時指出,藍支持者不懂罷免怎麼投可能是成敗關鍵,雖然藍白近來合作增加,但綠為了明年選舉也會積極應戰;學者陳俐甫受訪時說,美國關稅戰、中國的干擾與民進黨形象,將對中間選民怎麼投罷免會有決定性影響。

大罷免將於7月26日與8月23日進行投票,各方都在設法號召支持群眾投票,總統賴清德更舉辦「團結十講」,聲稱向民眾說明團結的重要性,並在演講中批評在野黨濫刪預算,更大的紛爭要用更大的民主解決等,但引發兩極討論,有人認為總統不該親自號召罷免,有人認為政府本應清楚說明立場。

民進黨以逸待勞?

對此,東華大學退休教授施正鋒受訪時表示,民進黨在這次大罷免可以用來操練2026年九合一大選,並挑選可以提名的對象,因此是以逸待勞、穩賺不賠;國民黨的問題是支持者對大罷免不太了解,以為不去投票就是反對,而罷免成功只需要25%選票,民進黨基本盤大約35%,因此各地都會積極動員、以求表現。

他分析說,國民黨之前的戰略有錯,不確定要主打個人、政黨對決抑或是攻擊總統賴清德,個人層面上,國民黨雖在雙北、台中有執政,但南部縣市很多沒有執政,因此反制罷免失敗了;政黨對決上,民眾黨支持者可能認為事不關己,會缺乏積極行動。

關稅戰結果很關鍵

「最近國民黨比較有重回正軌!」施正鋒說,民眾黨也開始幫忙,但他提醒藍白陣營不要輕忽,民進黨一直鴨子划水、資源又多,未來若挾帶資源鼓吹罷免,還是可能會成功。但他認為賴清德的「團結十講」論述,包括南島語族等民族觀很混亂,可能會對罷免成功有反效果。

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受訪時則說,他認為有3大因素影響大罷免是否成功。第一是國際局勢,美國對台灣的關稅稅率就會影響,上次川普對台灣實施32%關稅時,民調普遍都不好,若關稅結果不好支持罷免的動機就會下降;若關稅談判結果好,就可以變成「罷藍可增加對美溝通。」

中國干擾多反效果

「中國向來是台灣選舉的主要變因!」陳俐甫說,國台辦近日還呼籲民眾不要支持大罷免,連戰鬥藍的趙少康都不滿,要求中國不要干涉。而過去從反送中、飛彈危機,中國干涉向來都會影響台灣選舉的選情,近來在台海航線、禁限制水域有不少衝突,若中國持續搗亂,就可能會讓中間選民出來支持罷免。

陳俐甫說,另一個是民進黨是否有出現貪腐弊案?他認為國民黨隨著近來連署出包,罷免的理由很充分,再出包的催票率不會高,但若民進黨有出現瑕疵,會讓中間選民擔心「罷了1個藍委,結果綠委也差不多壞」,即是中間選民會因為藍濫刪預算、推動爭議法案而不投給藍,但若綠有爆發弊案,就可能也不會出來支持罷免。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罷免

延伸閱讀

影/批賴清德三腳仔 民團籲正視七七抗戰歷史

酸賴總統成大惡罷「豬隊友」 趙少康:一定要講完剩下六講

賴清德宣講逆轉罷免?曹興誠認離題:論述應納抗共保台

丹娜絲預計影響大 賴清德要求颱風離開才能休息

相關新聞

看不慣!前綠委許國泰力挺牛煦庭 怒轟民進黨「一點修養都沒有」

726罷免投票倒數,國民黨立委牛煦庭今在龜山舉辦「戰獨裁—龜山大團結演講會」,立法院長韓國瑜、桃園市長張善政、桃園市議長...

自比「政治星探」 韓國瑜讚牛煦庭:罷免優秀立委還有天理嗎?

7月26日大罷免投票,立法院長韓國瑜今晚現身桃園龜山為國民黨立法委員牛煦庭站台,現場湧入上百位熱情支持者,座無虛席,韓國...

罷免將投票...最高檢邀檢警調 完備查察工作

26位立委暨1位市長罷免投票即將於26日舉行,全台共10縣市先後於7月13日、7月26日及8月23日舉行罷免投票,中選會...

添火力!馮光遠推「非選舉公報」列被罷藍委功績 紀錄片、書集醞釀中

24名國民黨立委、新竹市長罷免案將於7月26日投票,資深媒體人、「給我報報」創辦人馮光遠7日與網路媒體沃草合作推出「大罷...

大罷免大成功非選舉公報上線 馮光遠盼提供陸戰文宣援助

大罷免行動已經進入第三階段,為提供各罷團及個人陸戰文宣即時援助,給我報報創辦人馮光遠發起的「大罷免大成功非選舉公報」今天...

台東「挫賓行動」指控縣府辦說明會護航黃建賓 縣府否認

台東縣政府7月26日將辦國民黨立委黃建賓罷免投票,罷團指控縣府黨政不分,在各地舉辦縣政說明會宣講反罷免,會場高掛反罷免布...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