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後小心爆發類鼻疽疫情 去年奪24命

丹娜絲颱風強風豪雨,中南部災情慘重,多處積水、淹水。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去年強颱凱米襲台後一個月內接獲六十九例類鼻疽確診個案,造成十三人死亡,擔憂爆發類似疫情,提醒民眾清理家園,務必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
羅一鈞表示,類鼻疽係由類鼻疽桿菌引起,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常見為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汙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但也可經由吸入受汙染的塵土、土壤或水滴感染;颱風後疫情常為吸入性感染,於颱風後一個月內確診個案明顯。
症狀為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容易引發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及時投以適當抗生素,國內近五年統計類鼻疽致死率為百分之四點五,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屬高風險族群,如有發燒、胸痛、咳嗽,務必盡速就醫。
疫調顯示,去年全年累計一一九例本土類鼻疽案例,廿四例死亡,致死率百分之廿,創歷年紀錄,前三名為高雄市八十九例(十八例死亡),台南市十四例(死亡四例),台中市五例(死亡一例)。今年一至六月累計十七例本土類鼻疽,為歷年同期新高,集中在一至四月,共有十三例,應與去年下半年四颱接連襲台有關,潛伏期較長的病例於今年初陸續發病。
去年強颱凱米襲台後一個月,共接獲六十九例類鼻疽確診個案,其中十三例死亡,致死率達百分之十八點八。羅一鈞表示,這次丹娜絲颱風過境期間不長,但中南部地區仍可能爆發類鼻疽疫情,長者、慢性病患者務必提高警覺,在整理家園時,應穿著雨鞋或防水長靴,配戴防水手套及口罩,不可赤腳或穿拖鞋,才能減少感染風險。
此外,風災後一周為登革熱防治關鍵期,民眾應主動巡檢居家環境,仔細巡視戶內外容器,清除積水及容器,若有廢棄浴缸、水族箱等大型廢棄容器,可連絡清潔隊協助清運,以降低社區病媒蚊密度及感染登革熱風險。
羅一鈞表示,風災地區蓄水池如遭汙水侵入,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飲用前應先徹底煮沸。整理居家環境時,可用市售含氯漂白水稀釋一百倍擦拭;廚具及餐具應煮沸消毒,或以十公升清水加四十毫升漂白水稀釋進行消毒,最後以清水沖洗乾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