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嘉義縣國中棒球隊赴台東參賽 國3台南白河段撞樹枝翻車8人全受傷

2025台灣蘋果BTS方案起跑!贈品自由配最多8選1省1萬6 優惠資格一次看

F-5榮退/見證軍機變遷 揭空軍21架「一號兩機」幽靈機

運動部9月掛牌 人事卡位戰開打…大熱門被爆公務出國攜妻

被爆公務出國卻攜妻同行,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昨列舉單據表示妻為自費。記者董俞佳/攝影
被爆公務出國卻攜妻同行,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昨列舉單據表示妻為自費。記者董俞佳/攝影

鏡週刊昨爆料,指教育部政務次長張廖萬堅公務行程出國,卻攜太太同行,並享受通關禮遇、搭乘使館公務車,且已非首次,引發爭議。張廖萬堅回應表示,太太所有費用均自費,完全未使用公務資源,自己也僅由體育署支出機票及團體保險,如所言不實,願意辭職。

體育署升格「運動部」,將在今年九月掛牌,張廖萬堅、體育署長鄭世忠、奧運金牌李洋等都是首任運動部長熱門人選,近期更屢屢出現人事討論與各種風聲;如今爆出張廖萬堅公務出訪卻帶妻子的爭議,被外界解讀是運動部人事卡位戰提早開打。

鏡週刊報導,張廖代表台灣出席帛琉體育盛會,太太陸美良亦同行出國,且全程享有與公務員相同待遇,包括由體育署公務人員引導登機報到、使用禮遇通關與機場貴賓室等設施。且有目擊者透露,夫妻倆與體育署官員同搭班機出發,並於帛琉當地共乘大使館公務車出入。

張廖萬堅昨秀出帳單與刷卡單表示,自己僅個人機票及團保費用二二四元是由體育署支付,當地住宿費、餐費、生活費、出差日支費,都未申請,交通也未使用大使館車輛,是到當地自費雇用司機及車輛,且不會再申請任何補助;甚至,公務宴請對方喝咖啡、吃飯,都是自掏腰包。他強調,由於自己沒有助理,太太外文能力不錯,能協助翻譯,因此同行,但完全自費。

張廖萬堅還說,自己坐的是商務艙,也幫太太刷卡買商務艙,太太當然用貴賓室;去的時候,他也問過體育署,太太使用公務門通關是否合乎規定,體育署說合乎規定。

至於法國巴黎舉辦帕運時,張廖萬堅和陸美良身影也被拍到,張廖解釋,女兒在巴黎求學,太太去探望女兒,當時巴黎大使館剛好舉行歡迎派對,太太是第一天晚上跟自己會合,期間協助翻譯,此外沒有再參與其它的公務行程。

張廖強調,清白不容扭曲跟汙衊,他因運動關係,帶太太從事外交,是完全自費,沒有動到半點公務資源。對於運動部長一職,他也表示,自己從來沒有主動爭取,希望運動部的成立,不要蒙上政治鬥爭的陰影。

不過,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王鴻薇表示,民進黨沒有重視社會觀感,不久前,監察院前秘書長李俊俋因濫用公務車請辭下台,結果民進黨官員都沒有在怕的,是不是「過得太爽了」?民眾黨立委劉書彬表示,儘管張廖萬堅聲稱完全使用個人旅費,然而包括機場通關、搭乘公務車皆有享受禮遇,其身為政府官員應該避免公器私用,自行究責與處分應該是比較好的做法。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也表示,確實造成社會觀感不佳,應當檢討;但官員出訪攜家人同行,至今沒有清楚規範,希望這件事能讓公部門好好檢視,未來才能有所依循。

運動部 王鴻薇 張廖萬堅 吳思瑤

延伸閱讀

張廖萬堅敏感時機遭爆料 首任運動部部長李洋呼聲高

張廖萬堅出訪帛琉攜妻同行 吳思瑤:觀感不佳該檢討

遭爆公務出國攜妻同行 張廖萬堅:不會卡公家一分一毛錢 如不實願辭職

遭爆公務出訪行程攜妻同行 張廖萬堅:妻子所有費用均自費

相關新聞

政院:台美關鍵議題有共識 雙方洽約下一輪實體談判

美國總統川普持續宣布各國的新對等關稅稅率,目前仍未包含台灣。行政院10日透露,我方尚未接獲關稅通知信,而行政院談判團隊7...

農業部嘆預算遭砍難救助 張嘉郡:喊窮請說明錢花哪?

丹娜絲颱風災損引各界關注,農業部長陳駿季指出因預算遭砍,恐難即時補助農民。國民黨立委張嘉郡感嘆,救災之際,卻有人為政治操...

不認藍特別條例有「各讓一步」 吳思瑤批:加碼獅子大開口

立法院正在審議4100億元的「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藍營內傳出提出朝野應各退一步想法。民進黨...

賴清德「團結十講」來台中6講?台中商業會:延期哪一天未定

台中市商業會今天說,賴清德總統近期啟動「團結國家十講」,原訂12日受邀到台中發表第六講,今天商業會接獲總統府通知,總統因...

丹娜絲颱風農損狂飆21億 7縣市啟動現金救助及低利貸款

丹娜絲颱風重創中南部縣市,根據行政院統計,全台停電戶數逾92萬戶,截至今日整體農損更上看21億元,災害防救辦公室10日公...

罷免傅崐萁文宣涉抄襲?國民黨控混淆視聽 民進黨稱公民團體創意

國民黨花蓮縣議會黨團今天指控民進黨將藍營散發的「請您一定要投票不同意罷免」反罷免文宣,以幾乎相同風格改為罷免文宣,涉及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