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大師黃日燦從一頓飯看醫師價值 北榮院長陳威明:不成為美停醫院

台北榮總大師講堂今天邀請台灣產業創生平台創辦人暨董事長黃日燦,其演講專題為「台灣企業升級轉型的賽局」。黃日燦演講中提及目前健保制度下,台灣醫師不僅是勞苦功高,更是十分清高。北榮院長陳威明更自我解嘲說,北榮現也在努力轉型,就是停車場又蓋了一個,美食街擴大營業,希望貼補醫院支出,這點希望政府可以聽到,北榮不能成為「『美停』(美食街、停車場)醫院」。
身為律師的黃日燦演講時,以小故事推崇醫師懸壺濟世、受人敬重。他說,很多人說,人的一生應該要認識「三師」-醫師、律師及會計師,許多人拿律師和醫師比較,但他的老婆很早就讓他知道,「完全不能比」。
過去,在美國工作的時候常約朋友在家聚餐,但有時工作忙碌趕不回來,就會被老婆說,「你是當主人,為什麼為遲到?當律師會有什麼臨時狀況,也不會死人阿」。
反觀,某天黃日燦接受一位婦產科醫師朋友邀請,到對方的家中用餐,結果,醫師朋友臨時有病人無法趕回來,他老婆就說,病人已經在等了,大家應該要諒解,結果等他吃完了,醫師朋友這時回來,在場所有朋友的太太還幫忙熱餐。所以,醫師、律師哪一個比較好,十分清楚。
黃日燦說,平時律師工作勞苦功高,但經過新冠疫情,並了解健保制度後發現,台灣的醫師不僅是勞苦功高,更是十分清高,在健保制度下,還願意從醫的人真的十分有心,為了這個優良的傳統可以繼續維持,避免將來好的醫師會愈來愈少,健保制度一定要改。
黃日燦舉例,早年在美國工作時,有次牙痛就醫,醫師說,已經破格讓他盡速就醫,但仍需要二周以後才能看牙,「二周後,我哪受得了,還不如自己把牙齒拔掉」,台灣好的健保制度必須保留但須改革。因此,他勸好朋友前健保局總經理張鴻仁應該出書,講出健保制度的問題,張隨後即出版「政府不敢告訴你的健保危機」,讓2024年總統參選人都要表態,不過「革命(健保改革)尚未成功,同志們需要一起努力」。
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說,健保制度實施30年來,能夠成功靠的是醫事人員的犧牲奉獻,他舉例,他的兒子現在在美國史丹佛大學的醫學中心骨科,該科申報一年費用是570億台幣,但手術量和北榮骨科相較是小巫見大巫,北榮的手術量遠高於美國史丹佛大學的醫學中心,但申報金額卻是差別很大,即便如此,台灣的醫師還是願意吃苦耐勞,照顧病人。
陳威明自我解嘲說,在今天「台灣企業升級轉型的賽局」的演講中,北榮現也在努力轉型,就是停車場又蓋了一個,美食街擴大營業,希望可以貼補醫院支出,但這一點希望政府可以聽到,北榮不能成為「『美停』醫院」。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