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法說會報喜!台積電期夜盤衝歷史新高 盤中一度來到1165元

「車模林志玲」施打牛奶針身亡 名醫吳紹琥200萬元交保

【重磅快評】賴清德過境美國,過路費超行情?

賴清德總統預計八月出訪中南美洲友邦巴拉圭等國,並將過境美國紐約及德州達拉斯。圖為賴去年出訪畫面。美聯社
賴清德總統預計八月出訪中南美洲友邦巴拉圭等國,並將過境美國紐約及德州達拉斯。圖為賴去年出訪畫面。美聯社

賴清德總統預計8月出訪中南美洲友邦巴拉圭、瓜地馬拉和貝里斯,並過境美國紐約及德州達拉斯。巴拉圭已經熱情宣布賴總統即將到訪訊息,反而我國總統府不願證實,連中央社的相關報導都被拿掉。港媒南華早報則分析,美國可能為避免影響川習會而取消賴清德過境安排。顯然,賴清德出訪仍有變數。

賴清德上任一年,只在去年11月底到12月初出訪南太友邦,府方人士吹噓賴清德過境美國有多少外交突破,都不敵未能過境美國本土的冷落事實。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用關稅向全球開戰,賴清德不好造次。現在關稅戰開始分批告一段落,賴清德規畫出訪中南美洲,借道美國本土,也顯得順理成章。

但賴清德出訪計畫的最大變數,仍在美中關係和川普本人。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上周在馬來西亞會晤中共外長王毅,被認為是為川習會鋪路;外界預估,川習會可能在10月底到11月的南韓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舉行,或在峰會前後往訪北京。8月雖避開川習會,但賴清德最近才以「團結十講」遭中共點名批判,他過境美國,對美中都是必須慎重處理的挑戰。

雖然港媒指出,美中關係若有所改善,美方可能基於不願影響川習會籌備,取消賴清德過境安排。不過,從另一方面看,也不能排除美國利用賴清德過境,提高美中共叫價籌碼;前提當然是賴清德過境言行不能失控,並可能附帶中共軍演「海峽雷霆—2025B」登場。

但賴清德能否過境,或過境美國規格,川普的態度還是最大的變數。

川普交易式外交正在重塑美國與世界的關係,美台關係、美中關係都不例外。賴清德過境美國,不論會被川普看作川習會絆腳石,或美中談判籌碼,賴清德都必須付出相當的過路費,或過境美國門票。

報導指出,賴清德可能在行程中宣布向美國大規模採購民航客機,以及擴大投資計畫。但難道賴清德過境美國與台美關稅談判掛鉤了?

美台關稅談判,賴政府最早跪舔,從零關稅、買武器、台積投資、天然氣投資、放寬美豬美牛,到整合台灣投資美國隊,幾乎要脫台入美了,但川普發布了幾波新關稅國家名單,台灣卻遲遲沒收到新稅率的通知函。外界質疑賴政府是否刻意要求拖過七月廿六日才公布,以免影響大罷免?

如果賴清德考量的,不只是大罷免,還有過路費,那麼恐怕更會大大墊高這張過境美國門票的代價。國人都支持強化台美關係,但如果為賴清德一次過境美國,還回頭大內宣驕示國人,這張門票未免太超過行情了。

賴清德 美國 美中關係 川普

延伸閱讀

賴總統擬出訪過境美國…正值美中準備川習會 考驗華府與北京關係

劍指傅崐萁?賴清德「團結第七講」移師花蓮 閉門會議引關注

賴清德悄悄重啟演講 柳采葳:接下來也要偷偷摸摸進行?

國民黨質疑賴清德恐挑罷免前夕戒嚴 王世堅:不可能

相關新聞

綠委林俊憲提袋遭爆中國製 鄭正鈐問綠營:要檢舉還是道歉?

新竹雙罷發言人林志潔與領銜人戴振博7月8日帶著印有藍委鄭正鈐人像、中國浙江製造的濕紙巾競選小物到北檢告發違反國安法等罪。...

準颱風薇帕預估周末來襲 賴清德第七講不去花蓮了

賴清德總統原訂本月19日到花蓮進行「團結十講」第七講,傳出是閉門演講,因距離罷免投票日時間近,被外界視為劍指國民黨立委傅...

民眾黨立委議場排隊搶遞案 備「虐兒零容忍」海報

為了18日立法院會搶先遞案,民眾黨團今天再度出擊,待城鎮韌性演習結束後,下午2時就派員前往議場排隊。民眾黨團雖未透露明天...

大法官該封殺或放行在野陷兩難 翁曉玲:必須慎選人選

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將於725經立法院投票表決,在野究竟會全面封殺或部分放行,為外界關注。7名大法官被提名人中,只需通過2...

被爆文宣提袋中國製 林俊憲反諷:罷免投票前牛鬼蛇神都出馬

新黨北市議員侯漢廷今爆料,疑似林向中國大陸帆布袋廠商製作的購物袋,他質疑為什麼愛台灣的林俊憲不委託台灣商人製造?也隔空向...

林俊憲認了文宣購物袋大陸製 稱不織布非敏感性禁輸入品

新黨台北市議員侯漢廷今爆料,民進黨立委林俊憲疑似向大陸帆布袋廠商製作購物袋。林俊憲發聲明表示,「提袋確實是中國製,至於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